成都人民公園“保路運動紀念碑”后有一片銀杏林小徑,那里成了幫兒女相親的父母們的聚會地。付宏華在這里駐守了5年。
34歲的女兒因忙于事業(yè)無暇顧及終身大事,多次相親未果后,做母親的把女兒大齡未嫁的原因攬于己身:當年一味要求孩子讀書,才讓她錯失了人生許多美好的東西。
帶著深深的愧疚,付宏華在公園里數(shù)年如一日派發(fā)“請您譴責”的名片,淡藍色的小紙片上印著為人父母最無奈的自責。
名片的意義
2009年3月底,《家人》記者在小徑深處找到付宏華,見面的那刻不由想起在電話里聽到的她的聲音:沙啞,帶著小心翼翼的戒備。
“我不太想接受采訪?!边@是付宏華對我說的第一句話。
女兒劉丹其實條件很好:大學教師,身段窈窕,知書達禮,性情溫婉。一起參加相親會的朋友曾勸付把“尋婿”啟事上的“博士學歷”四字去掉,被她斷然拒絕:“女博士哪里不好?”她不知道網(wǎng)上那個調(diào)侃的段子,“女博士=滅絕師太”。
付宏華貼出的尋婿啟事有很多人看,只是質(zhì)疑的語氣屢屢讓她覺得自尊被對方踐踏?!肮べY有好多?”“怎么會30多歲了還沒談過戀愛?”“年齡這么大了,還對男方要求這么高?”“博士啊,好不好相處哦?”……那些挑剔的眼睛跳過白紙黑字的介紹,向付宏華詳細詢問諸如“實際收入有沒有五位數(shù)”、“學校應該要分房子吧”、“升職快不快”等“細節(jié)”。
付宏華的笑容越來越僵硬,她轉(zhuǎn)頭掩飾被屈辱感浸濕的眼睛。被貶低的是女兒,卻比自己遭辱更讓她難受。
女兒30歲那年,付宏華在尋婿啟事旁貼出了一封“請您譴責”的自責信,把女兒大齡未嫁甚至未戀愛過的錯歸咎于父母一味的嚴格管教上?!澳氵@是炒作還是負荊請罪?”同來征婚的父母們問她,雖然是句玩笑話,“負荊請罪”這個成語依然刺痛了她。她已經(jīng)全攬了女兒嫁不出去的錯,但內(nèi)心深處并沒有做好接受外人否定的準備。
你喝過中藥嗎?付宏華問記者。給女兒征婚的第二年,她把自責信印制成名片讓更多人帶走,“就像是把藥渣鋪在外面讓很多人踩才能帶走病一樣?!?/p>
剩女的母親
安排女兒去相親成了付宏華的頭等大事。親戚,自己的朋友,丈夫的朋友,甚至在公園里只有幾面之緣的人,也曾被她慎重拜托。
明明應該三個人著急的事,最后變成了只有她一人操心。丈夫雖然從不把對女兒終身大事的焦灼寫在臉上,但每次敲定相親時間后,他總要反復詢問:“對方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你到底問清楚沒有?”你自己怎么不去找?她有時想沖著丈夫嚷嚷。
女兒性格像丈夫,少言,脾氣好,很少把心思寫在臉上??忌喜┦亢?,多數(shù)時間都在實驗室。因為工作規(guī)定,劉丹不能把電話隨身攜帶,付宏華要說服女兒出席一場相親會,必須親自跑一趟學校才能聽到回復。
付宏華的目標是爭取每個月都能給劉丹安排一次相親。她看過一些報道,知道有很多優(yōu)秀的海歸男也因為忙于事業(yè)和接觸的圈子太窄導致單身。這些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身家的男娃娃是她理想的相親對象,“可是這樣的事我怎么就沒遇到?”
女兒的年齡讓付宏華處于劣勢。優(yōu)秀的男人擁有挑選的主動權(quán),相親的時間地點多由他們決定。她不愿在這些小細節(jié)上留給對方“女方麻煩”的壞印象,總是一口答應。這是夾心餅干戰(zhàn)的序幕:左面是她不想得罪的男方,右面是越來越難說服的女兒。
你怎么又擅自決定時間,為什么都不和我商量下?女兒很生氣。母親有些心虛,也有點惱羞成怒的委屈:我這是為你好,你怎么就不理解?
“你女兒對男方有什么要求?”媒人問付宏華,她一時語塞。劉丹從不和她討論這些,被問煩了就丟下一句“順眼就好”。但在做母親的看來,一個能配上她的男人,當有端莊的相貌、相媲美的學歷、一個不錯的職業(yè)、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以及產(chǎn)生共同話題的興趣愛好。這些標準在劉丹踏入34歲“高齡”后,付宏華也不曾降低過。
沉悶的女主角
劉丹偶爾也想過自己的白馬王子是什么樣子,但年齡越大,她便越相信隨緣才是最好的選擇。 邁入30歲“高齡”后,逢年過節(jié)的家族聚會上母親總會熱切地拉著她與長輩聊天。還沒有對象啊,7對方露出可惜的表情,“你怎么不早說,我們辦公室倒是有個不錯的小伙子,人家剛剛才介紹了女朋友給他?!彼恢勒f什么好,偏頭東張西望。母親臉上的失望太明顯,賠笑的聲音讓她聽著別扭。
長輩們介紹的“不錯的男娃娃”也沒見有多好,她甚至見過一個才和同事相親過的男人,驕傲得像只選妃的公雞。這樣的男人也優(yōu)秀?
母親曾親自跑來學校找她,安排她在學校的花圃里和陌生男人聊天。這場相親留給她的唯一印象是對方露出輕微的厭惡、用手輕輕扇去自己身上化學試劑味道的舉動。一個月后,她又見了一個口才雄辯的公務員。她不善言辭,不知道如何與這類男人打交道。相親完畢后,男方父母拒絕再見面:你女兒太木了。
33歲那年,她差點就遇到了心目中的人。容貌端正,銀行主管,雙碩士學位,愛看書,亦喜靜。初次見面后,劉丹做好了繼續(xù)交往的打算。但對方給她發(fā)來短信:我不想騙你,我不太喜歡異性。
這場相親讓劉丹啼笑皆非,她覺得自己的神經(jīng)已經(jīng)被各式各樣的相親對象鍛煉得很堅強。可母親無法釋然,她耿耿于懷,責怪自己沒有把好關(guān)。
現(xiàn)在逼著我去談戀愛會不會太晚了?“女孩子要自尊自強自愛”,戀愛在她生命的前23年是父母口中的禁詞。 最近距離觸摸愛情是在大學。劉丹經(jīng)歷過暗戀,也被男孩子追求過。每次臨到做決定時她就想起父母的勸告:大學談戀愛都是沒有結(jié)果的,你們太年輕,看事情看不透徹,最后造孽的都是女娃娃。猶豫中,暗戀的人有了女朋友,追求自己的男生也沒有耐心繼續(xù)等待,那些突然出現(xiàn)的愛情就像煙火,看一眼絢爛,她繼續(xù)過兩點一線的日子。
我走以后,她怎么辦?
拿走譴責名片的人不會當真譴責這個母親,他們出于好奇心領取了名片,然后隨手將之扔進公園的垃圾桶里,或干脆就拋棄在路邊。
“女兒單身本來就有壓力,你這么做不是讓她在外面更丟臉嗎?”記者勸她。在人肉搜索發(fā)達的今天,要找出劉丹的真實身份易如反掌。記者的話讓付宏華睜大眼睛,盡管她聽到許多現(xiàn)實里的批評聲,卻從沒想到這樣的后果。
在人民公園張貼尋婿啟事5年來,付宏華一共接到17個相親電話。最近有一個家長打來電話,聲稱兒子30多歲,供職于律師事務所。她托人去這家律師事務所打聽實情,結(jié)果不但事務所沒有這個人,甚至成都也根本沒有這個“律師”。她斥責對方的欺騙行為,對方卻回擊:老姑婆一個,還挑什么挑!
這句話直接刺到母親心里的傷,她想到女兒說的一句話:“那些人用看滯銷品的眼光看我?!?/p>
現(xiàn)在的生活你女兒沒覺得不好,為什么一定要她按照你的劇本來演?記者問她。
“老的都走了以后,她怎么辦?”出生、讀書、工作、談戀愛、結(jié)婚、生子、教育兒女……每個人生階段都有相對應的該干的事,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的付宏華認為沒有比這更科學的生活方式。 付宏華念念不忘要挑選一個和女兒有共同語言的女婿,劉丹和母親的交流卻越來越少?;丶視r,除了三餐,她都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她愿意和女伴們一起逛街娛樂,卻屢屢拒絕母親“一塊去買菜”的邀請。
我會認真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劉丹在電話里匆匆做出回應。她的內(nèi)心其實并不愿改變現(xiàn)狀,事業(yè)和閨蜜足以打發(fā)睡眠之外的所有時間。于是這樣的回答更像是個交代,為了讓操勞的母愛得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