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佳節(jié)時,彩燈高掛,親人歡聚。這樣的時刻,對很多家庭,都充滿了期待也濡染著溫馨。節(jié)和家,原本是一樣的,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有家人哪里都可以過節(jié);無論身在何處,只要親人在,哪里都是家。
然而,家和親人,這樣美好的字眼,在2009年的春節(jié),卻有了別樣的滋味。
不久前,一位北川兒子給地震中絕處逢生的媽媽和已遠在天國的爸爸寫了一首詩:多想在一片干凈的海灘上蓋一座心愛的小屋?。嘞胗幸豢瞄L滿閃燈的節(jié)日的樹/一張在漲潮時就飄走的明信片。漲潮的時候/海水沒過臺階/蹲下來/放生一條孤芳自賞的小魚/懷念已經(jīng)來不及去愛的父親……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正是一個失去家園和父親的孩子無盡的憂傷和懷念。對于北川,以及四川的很多地震災區(qū),我們有太多的牽掛和祝福,有太多的柔腸百結,無法釋懷。
當我們這一期雜志捧到讀者手中時,正是鞭炮聲聲,萬家團聚的春節(jié)。我們希望它是一縷冬日的暖陽,帶給災區(qū)姐妹溫暖的問候;我們希望它是一個永恒的記憶,記載著永不退色的懷念;我們更希望它是一只飛鴿,傳導我們的心聲……
永遠的珍藏和懷念——
5·12大地震,讓北川縣婦聯(lián)損失慘重??h婦聯(lián)主席王玉華、副主席張海英、辦公室主任張林玲和前任婦聯(lián)主席胡殊明都在地震中遇難了,只有已退居二線的原婦聯(lián)副主席母賢容至今還在堅持上班。婦聯(lián)辦公樓深陷地下,所有辦公設施及檔案資料全部被毀……
然而,她們的音容笑貌猶在,讓我們永遠記住北川婦聯(lián)的姐妹們吧!
王玉華,羌族,45歲,北川縣婦聯(lián)主席。她高高胖胖的,嗓門也大,工作起來風風火火。地震前一周,她還跑去宜賓、綿竹等地考察竹編市場,為北川的婦女姐妹尋找致富的門路。地震中,她的女兒也死了,在小學當老師的丈夫雖幸免于難,但在地震中受了傷,由于失去了妻子和女兒,日日憂思,如今已經(jīng)急瞎了眼睛。采訪時,我們欣慰地得知,在婦聯(lián)的幫助下,一個重慶來的善良女子正準備和他相伴生活。
張海英,46歲,原北川縣婦聯(lián)副主席,地震前剛調(diào)到政協(xié)工作。她是那么地熱愛生活啊!在上班的路上瞬間就被永遠地埋在了廢墟里,她的丈夫也不幸遇難。他們的女兒在上海交大讀書期間,作為交流學生,到法國留學。父母遇難后,女兒回來處理父母的后事,其場景讓無數(shù)的人動容落淚。
張林玲,二十幾歲,北川縣婦聯(lián)辦公室主任。美麗高挑,能歌善舞,常被同事們開玩笑地說是北川婦聯(lián)的形象代言人。她的離去,給母親、孩子和丈夫帶來了深切的災難,她的孩子剛滿兩歲。
胡殊明,羌族,52歲,北川縣原婦聯(lián)主席。按規(guī)定,退居二線的胡主席已經(jīng)是彈性工作制了,但是,她仍然像以前一樣,早來晚走,很多工作都是默默地親力親為。那天,她和幾位同事在辦公室遇難。她的丈夫也沒能幸免。令他們在天國里欣慰的是,大學畢業(yè)在重慶工作的女兒,已經(jīng)回到北川報考了公務員,她要繼承父母的事業(yè),為新北川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想把那些婦聯(lián)同事的照片都刊發(fā)出來,以之懷想,遺憾的是,我們最終也未能找到,北川縣城全部被毀,她們的家也不在了。但是,我們會記住這些可愛可敬的姐妹,銘刻在心的是永遠不會淡去的珍藏和懷念。)
不久前我們采訪了北川縣婦聯(lián)主席尚興瓊,這個地震后數(shù)天被任命的新的北川婦聯(lián)主席,同樣帶給了我們深深的震撼。
叫一聲“北川媽媽”不言棄,守護別人也照亮自己
2008年5月12日中午,吃完午飯休息了一會兒,北川縣工商聯(lián)黨組書記尚興瓊和丈夫李白安一起上班,丈夫所在的縣教育局與工商聯(lián)只相隔幾步路,恩愛的夫妻倆總是結伴同行。秀麗的北川縣城層巒疊嶂,美麗如畫,清澈的澗江河汩汩流淌,一切都安寧而美好。他們沿著熟悉的街道走過去,一路上不停地和那些相識的面孔打著招呼。
丈夫進了教育局,尚興瓊繼續(xù)向自己的辦公樓走去,身后三五步遠是原縣婦聯(lián)副主席張海英,她們笑著招手點頭。對于尚興瓊來說,縣婦聯(lián)的那些同事,熟悉得就像自家姐妹。
突然,一個聲嘶力竭的聲音在喊:“地震了,快跑!”本能的,尚興瓊往前沖了一步,也就是這一步,救了她的命。幾分鐘后,北川沒了,家園沒了,親人沒了,朋友沒了……
兒子,你為媽媽擎起了天
尚興瓊的兒子李安民20歲,1米80的個子,高大英俊。2006年9月,安民以647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建筑系,兒子一直是尚興瓊夫妻的驕傲。5·12地震后的第一時間,安民就開始瘋狂地給父母打電話,然而通訊中斷。這個高高大大的孩子獨自一人放聲大哭。潛意識里,他覺得爸媽兇多吉少。那天夜晚,他在學校的操場上坐了一宿,他一邊流淚,一邊不停地給父母發(fā)短信,卻沒有任何回音。孩子無助地胡思亂想著,暗自許愿:菩薩保佑我的爸爸媽媽吧,讓他們活下來!
那一夜,安民的老師和同學也遠遠地陪著他。
5月13日,天一亮,安民背起書包,他要坐最早的飛往四川的班機,回北川找父母。老師和同學圍成了人墻攔著他:“安民,那里還在余震,你回去太危險?!比欢灰沟募灏竞?,誰也攔不住這個固執(zhí)的大孩子了。安民流著淚往外面沖:“他們就我這一個兒子啊,我得回去給他們收尸啊!”
那一天,經(jīng)歷了生生死死的尚興瓊在晚上7點過趕到了綿陽,她的手機已經(jīng)有了信號,而且短信爆滿,是兒子和他的同學、老師們發(fā)的:“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在哪兒?”“媽媽,求求你給我回個短信吧,我要回來救你們”。“媽媽,堅持住,不要喊,保持體力,7點救援人員就到了”,“媽媽把手機關了省點電,等待救援……”“媽媽,我馬上坐飛機回來了,你們一定堅持住……”尚興瓊眼淚奔涌而下,此刻,一直沒能聯(lián)系上丈夫和親人,覺得凄苦無依的她,仿佛觸摸到了兒子溫暖的手,那只手一直拉著她站起來,挺立起來,別倒下。
半夜11點,兒子從上海回到了綿陽,母子緊緊擁抱著:“媽媽,你別著急,我會去找爸爸的?!眱鹤舆煅手鴧s不停地安慰著媽媽,兒子長大了,像一棵大樹一樣讓媽媽靠著。然而,事實上,尚興瓊和兒子并沒有時間去悲傷流淚,兒子甚至沒有休息一分鐘就加入到了志愿者的行列。
14號下午,滿眼血絲的兒子懇求媽媽:“媽媽。我們必須去找爸爸了,如果他還活著,我們?nèi)ゾ人€來得及?!北贝h城已經(jīng)變成了廢墟,看不到教育局殘留的一點影子,看不到親人的一點蹤影。母子倆聲音嘶啞著呼喊著,沒有回答,他們拼命地扒啊,雙手鮮血淋漓。兒子趴在埋著爸爸的那片廢墟上痛哭,那男孩子嘶啞的哭泣聲在北川灰蒙蒙的天空下飄蕩……黃昏降臨,精疲力盡的孩子向一個過路的叔叔要了三支煙,他說要給天堂里的爸爸點上……
尚興瓊后來才知道,兒子又接連幾次跑回北川,到那片廢墟上撕心裂肺地呼喊爸爸,直到北川封城。
兒子開始吃素了,為了爸爸,整整49天。
陸陸續(xù)續(xù)有消息傳來,丈夫的兩個弟弟都受傷了。一個不能說話不能行走也不能自己吃飯,靠僥幸活下來的妻子照料,另外一個弟弟在妻子遇難后,自己精神失常了……婆婆今年70多歲,遭受了這樣的打擊,人整個都變了,一天呆呆的,眼神空洞。
對于安民來說,雖然爸爸走了,但媽媽還活著,這是上天的恩賜。兒子一直陪在媽媽身邊做志愿者,累了,母子倆就互相靠著休息一會。
愿我們有一雙堅強的翅膀能穿過風雨
“爸爸,好久沒有給你說話了,今天,琴姐姐在北京結婚了。本來你還要做證婚人呢。
可是,只能我代替你和媽媽來了,你不在了,媽媽為北川忙得不可開交。今天聽代阿姨講,你離開后,申伯伯經(jīng)常喝酒,喝醉了就在地上給你磕頭。我好崇拜你,爸爸。以前總覺得你不是所謂的成功人士,但是我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我這一輩子最崇拜的人原來是你。你的善良,淳樸,節(jié)儉,誠實,還有浪漫。我不得不把人生的坐標調(diào)到你當年的二十歲……
今晚我無處可去,我在北京的街上流浪,你在做什么?和紹安叔叔喝夜啤酒吧。等我找到超市,一起吧。我想牢記今晚在極度的孤獨無助之中對您的思念,還有愛。爸爸!”
這是兒子的一個博文,尚興瓊讀后,眼淚止不住地流,有多少北川媽媽和自己有一樣的心情?又有多少北川孩子,把傷痛深深地埋在心里。無處訴說?地震后,兒子的學校免掉了他的學費,上海市一個交通銀行的副行長,也經(jīng)常給兒子做心理輔導,但不是所有的傷痛都會隨著時間淡去。
回到上海后,兒子不再要媽媽寄生活費,自己在學校打兩份工,賺將近1000元錢來維持生活。過去,尚興瓊和丈夫每個月每人將近1100元的工資,一個人的工資寄給兒子,兩個人花另外一個人的工資,現(xiàn)在,尚興瓊要用這1100元生活,照顧婆婆,照顧丈夫的家人。家沒了。哪怕一個最小的生活品都要去買。尚興瓊和周圍的同事都捉襟見肘。不久前,兒子居然還給奶奶寄來了1000元錢,不知道孩子是怎么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暑假,兒子回到媽媽身邊,在一個臨時租住的一個小房子里,一張一米五寬的床,擠睡著母子兩個人。母親心里難過,兒子還安慰媽媽:“媽媽,和你擠在一起,讓我回到了小時候?!?/p>
尚興瓊至今穿的還是成都朋友送給她的衣服和鞋子,她甚至沒有積蓄,她和丈夫攢了一輩子的錢才買的一套房子,地震中也不復存在了,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媽媽,她再不能有一個溫暖的家給兒子。
夜深人靜的時候,尚興瓊覺得自己和許多北川干部一樣,都有過“活著真難,還不如死了輕松”的念頭。9月的一個晚上,尚興瓊和現(xiàn)在的鄰居、一個北川縣政府的女干部一起端著盆子在外面洗衣服,那女干部的丈夫也在地震中遇難了,一個女兒在成都讀大學。說起那些傷心事,兩個人一邊哭,一邊嘆息,甚至還探討起如何去死了,洗了一半的衣服扔了一地,兩個白天還堅強無比的女人抱頭痛哭……可是,冷靜下來又想:我們死了,孩子咋辦?北川還有比我們更難的人,不管怎樣也得堅強地活下去啊!
對于尚興瓊來說,還有兒子撐著自己情感的天,但對于很多北川人來說,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自己最根本的希望——孩子。幼兒園沒了,小學沒了,中學沒了,這些對所有殘存的家庭都是滅頂之災。她還記得在九州體育館,尚興瓊在災民群里發(fā)現(xiàn)一個有說有笑的女人,很多人都不明白,這么大的災難,這個女人怎么能笑得出來。幾天后,尚興瓊帶著一批救災物資路過北川中學的廢墟,突然,前面的一輛車停下來了,一個女子踉踉蹌蹌地跑下來。手里高高舉著冰淇淋和棒棒糖,突然,她摔倒了,手里的東西掉了一地,爬起來,撿起地上的東西繼續(xù)往前跑,終于她撲倒在廢墟上放聲大哭,她的兩個孩子就埋在那里……尚興瓊認出了她,這個用說笑來掩蓋自己傷心絕望的女子。
每天在短暫的睡眠前,尚興瓊都祈禱自己能夢到死去的丈夫。對于地震中死去的親人,尚興瓊和北川很多干部一樣都有負疚感,因為當時都顧不上去尋找自己的親人。自殺的董玉飛如此,他在震后忙了幾天才看到上小學的兒子的尸體,由此對兒子充滿內(nèi)疚;尚興瓊同樣如此,她丈夫李白安的遺體至今都沒有找到。
兒子的短信每天照常發(fā)來:“媽媽,你不是鐵打的,累了就睡,煩了就歇,我不能再沒有你。”“媽媽,你決不能倒下?!薄澳愦饝业捏w檢你去了嗎?要是去了,就把體檢報告寄給我!”,“媽媽,我要求入黨了。地震后,我看到了黨和國家對我們?yōu)膮^(qū)付出的努力?!?/p>
兒子寫了一首詩給媽媽:放生一條孤芳自賞的小魚,懷念已經(jīng)來不及去愛的父親,原來最大的快樂,就是把自己的心/給自己最愛的人/即使已經(jīng)無緣聚首/也了無遺憾了吧……
尚興瓊給兒子回的短信是:親愛的兒子,媽媽永遠都不會放棄,為了你,為了我們的北川,愿我們都有一雙堅強的翅膀穿過風雨。
含淚堅守,為北川婦女構建新家園
2008年5月23日,北川縣委任命尚興瓊為北川縣婦聯(lián)主席,組建新的北川婦聯(lián)。隨后有兩位新同事調(diào)任過來,工作馬不停蹄地開展著。
時間一天天地在過,目前,尚興瓊和同事們的工作成果顯著:她們積極爭取中國兒童基金會的幫助,在擂鼓鎮(zhèn)等安置點建立了3個震后兒童保護活動指導站——兒童友好家園。每個兒童指導中心配備了價值10萬元的兒童用品,向受災兒童提供游戲、娛樂、教育、衛(wèi)生和心理支持的一體化項目,對管理人員進行了培訓。
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提供救助名單,向香港慈善總會提供104名殘疾兒童的名單,對方已同意資助30名,每個兒童資助現(xiàn)金4000元。地震后,有四種弱勢人群讓尚興瓊和同事們每天牽腸掛肚:一種是地震失去孩子的母親;一種是失去丈夫的妻子,一種是肢體傷殘的女人,還有一種是家園蕩然無存的可憐孩子。她們承受的苦難實在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
天氣一天天冷起來,尚興瓊和婦聯(lián)同事開展了“送溫暖活動”,同時爭取社會各界為北川婦女兒童捐贈衣物10萬余件,兒童學習用品5萬余件,婦女日常生活用品5萬余件,還與川大華西第二醫(yī)院的專家對受災婦女進行了“六送”活動。發(fā)放了女性衛(wèi)生用品和藥物。
2008年10月12日,尚興瓊陪同4名地震中面容嚴重受損的婦女接受成都華美醫(yī)院的專家醫(yī)生的義診。尚興瓊拉著她們的手說:“你們還會像以前那樣美麗,一切都會好起來?!?/p>
北川縣婦聯(lián),正是這個新組建的團隊,為許許多多的婦女姐妹帶來了生機和希望。尚興瓊主席就在冬日的暖陽里向我們描畫著她們構建的4個家園——
心靈的家園:在北川,隨著生活一天天恢復正常,太多隱藏和壓抑的心理問題都彰顯出來。孩子、丈夫的離去,自己的傷殘。家園的被毀,讓很多人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生活秩序被破壞了,希望破滅了,生存失去了基本的目標。董玉飛自殺后,他的妻子整天呆呆地發(fā)愣。尚興瓊和同事們把她帶到成都,找到心理專家為她治療,數(shù)次治療后,董玉飛的妻子終于哭出來了:“尚姐,你放心,我會好好活下去,以后的生活還要靠自己。”太多的人需要心靈的關懷。于是,尚興瓊和婦聯(lián)同事一起,讓心理專家和災區(qū)的婦女、孩子融為一體,拉家常,唱歌。跳舞,在這個過程中給她們切實的幫助和心靈的撫慰。至今,座落在綿陽的西南科技大學等單位的數(shù)十名志愿者,還在北川為大家提供心理援助。心理健康的修復,已經(jīng)成了擺在尚興瓊和同事們面前的頭等大事。
兩個人的家園:地震后。北川出現(xiàn)了2000多個單親家庭。出于生活困難、情感孤獨,無法排解憂傷,他們開始以“最快”速度重組婚姻。譬如擂鼓鎮(zhèn),目前已有數(shù)十對正在嘗試,且有一對已領取了結婚證。雖然尚興瓊和大家不停地努力著,但現(xiàn)實還是讓她們憂慮:震后的單親家庭,男少女多。男人不怎么受年齡限制,選擇范圍大,女性多數(shù)只會找比自己大的。所以女性重組家庭困難重重。地震后,很多單身女性找到北川婦聯(lián),希望幫忙找對象。北川縣婦聯(lián)正籌劃著成立一個單身俱樂部,給這些單親家庭提供一個交往平臺。
多人的社會家園:在北川有很多人,地震奪走了他們的一切,包括親人和朋友,只剩下了孤身一人,孤獨而茫然。在這個人生的特殊時期。彼此的溫暖,社會支持的網(wǎng)絡,是戰(zhàn)勝苦厄的重要途徑。北川婦聯(lián)的干部們,深入到基層,到板房,建立社區(qū)網(wǎng)絡,成立互助小組、婦代小組,把大家組織起來,每天在一起活動,彼此傾訴,互相關心,重建新的社會關系。她們把每個人的名字都寫在墻上,寫下新的電話號碼,有事情可以相互尋求幫助。大家的臉上多了笑容,尚興瓊和同事們的心也一天天溫暖起來。
物質(zhì)的家園:震后,重建家園成了當務之急。尚興瓊和大家一起,向山東、北京等地輸送了婦女勞動力。在擂鼓鎮(zhèn)、曲山鎮(zhèn)集中點組織了500多名婦女進行電子產(chǎn)品加工等技能培訓,因地制宜地向受災婦女傳授羌繡技術,讓她們在家門口就有收入。同時和北川富山羌繡有限公司合作,在集中安置點培訓羌繡技術,首批600多名婦女參加了培訓,很快,產(chǎn)品參加了不久前的廣交會,訂單接踵而至。過去,一幅羌繡只能賣10元錢,現(xiàn)在,每幅繡品的交貨價格是30元,如果一天刺繡3幅,就有90元,每個姐妹月收入至少能達到1000多元。希望有了,家園也一點點建起來了。
編后話:
這是一次讓人無法忘懷的采訪。地震前后的北川,就像電影膠片一樣,不停地閃回在腦海中,讓我們無法入眠并痛徹心扉。
本刊總編許平女士曾經(jīng)在北川工作整整一年,那些秀美的山水,純樸的同事,深刻地留在她的記憶里,她無論如何都不能相信,照片上的廢墟和被泥石流沖過的地方,就是自己生活過的北川。她一個個地問起北川婦聯(lián)的姐妹,那些永遠離去的人們,很多都是她熟悉的朋友。而此刻,我們無法安慰疲憊的尚興瓊,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的,我們相擁著,緊握著手:大家在一起,溫暖相依。
不久前,北川的規(guī)劃圖已經(jīng)展示在我們面前,未來的北川縣城將建在安昌河畔,依山傍水,一個非常漂亮的城市。我們將和北川姐妹一起共同建設和期待著這個美麗溫暖的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