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jīng)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今天,我將開始閃光的青春,與那灰暗的過去永遠告別。
——林文救助的一個戒毒女孩的博客摘錄
林文是一名普通的大二學生,卻有著不平凡的經(jīng)歷:8歲時,她就和媽媽一起開始了禁毒防艾工作;14歲,她正式注冊并成為當時全國年齡最小的禁毒防艾志愿者;今年剛剛20歲的她,被團中央評為第六屆“中國百優(yōu)青年志愿者”,是歷屆惟一一個年紀最小的百優(yōu)青年志愿者,并當選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聯(lián)合授予的“攜手兒童青少年抗擊艾滋病”青少年愛心大使,并被授予2007年度中國“十大法治人物”。
8歲兒童化身禁毒小天使,
讓失落的心迷途知返
找到林文頗費了一番周折,當我們聯(lián)系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時,才得知學校大二的學生現(xiàn)在在佛山的順德校區(qū)學習。在李教授的幫助下,我們終于見到了她。事實上,筆者很難將這個有著清脆聲音的可愛小姑娘和禁毒防艾這一沉重的社會使命聯(lián)想在一起。然而,正是這個柔弱的小女孩,卻有著傳奇般的經(jīng)歷……
1989年,林文出生在福州,母親文國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代,在司法部門工作。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文國英目睹毒品帶來的危害,出于一種社會責任感,志愿加入了禁毒行列,并堅持至今。因與當時身為軍人的丈夫分居兩地,母親只得帶著無人照料的年幼女兒一起進行幫扶志愿工作。
1997年,只有8歲的林文第一次跟著媽媽走進戒毒場所。看到那些瘦骨嶙峋的吸毒人員,有的正因毒癮發(fā)作顫抖不??s成一團,有的哀聲絕望地痛哭時,林文驚呆了。雖然不知道毒品具體是什么東西,但在小林文看來,卻能把好好的哥哥姐姐變成這樣,可比童話里的巫婆可怕多了,她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善良的小姑娘想:“毒品太可怕了,我能不能跟著媽媽一起幫幫他們呢?”
從那時開始,林文就開始了她的禁毒防艾之路。小林文滿臉天真可愛的笑容,親昵地叫著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就連吸毒人員都為此不解,這個娃娃,怎么像天使一般的美好呢?也許,正是林文年幼的關系,讓他們回想起了自己最初的純真和逝去的美好。逐漸地,大家都和林文熟悉起來,比起母親,林文似乎更容易和戒毒人員相處了。
小程是林文接觸到的第一個吸毒人員,當時她只有21歲。她來自美麗的安徽,在廈門打工時被朋友引誘染上毒癮。為了吸毒,她花掉了自己多年辛苦打工的積蓄,不斷借錢,欠下了朋友親戚不少的錢,甚至被家人所拋棄。小林文看見她,便主動跟她聊天:“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林文,你可以叫我文文?!笨墒菍γ娴呐⒉焕頃^,眼神暗淡。小林文感受到一股冰涼的氣息,她看到坐在對面的這個姐姐好瘦,手臂上布滿了毒癮發(fā)作時自虐留下的香煙燙痕,一個一個,如同一雙雙猙獰的魔鬼的眼睛。小林文的心震撼了,小小年級的她頓時充滿了同情,她抿著小嘴認真想了一會,問道:“姐姐,你想家嗎……”
哪知,這個女孩淚流滿面。她抬起頭,看看眼前這個小娃娃稚嫩的臉,囁嚅著干裂的嘴唇:“我想,真的?!薄敖憬?,你不要哭,你要堅強地戒毒,回家人身邊,好嗎?”女孩感動地點點頭。
小林文十分同情程姐姐的處境,每次媽媽去看望小程時,她總是要媽媽把她連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小零食帶去送給小程。在小程戒毒最難熬的那段日子,林文的心被牽動著,程姐姐那痛苦的表情回繞在她的夢里,醒來后,她想給姐姐寫一封信??僧敃r她才上小學一年級,許多字都不會寫,于是,林文就用拼音代替生字。當程姐姐打開這封特別的戒毒信時,滴滴淚水打在信箋上,那一刻,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擺脫毒魔,重新做人!如今的小程已經(jīng)結婚擁有幸福的生活,但是這封信她依然仔細地保存著,保存著她和林文之間的友誼。
林文曾經(jīng)畫過這樣的一幅畫:畫的名字叫《丹頂鶴》,一只美麗的丹頂鶴被一灘灰黑色的污水捆住,潔白的羽毛變成了黑灰色,但它一直在不斷地掙扎想要飛起來。林文用丹頂鶴來比喻因為受毒品的侵害而痛苦著的人們,他們同丹頂鶴一樣在不斷地想要重新起飛。
12年禁毒防艾路,雛菊般的堅強與快樂
媽媽告訴林文:幫教吸毒人員,堅持比激情更重要。12年過去了,林文一直牢記這句話。
成功的戒毒幫教,不僅需要為戒毒者掃除重新做人的障礙,給戒毒者提供再生的希望和信心,同時也需要幫教者用無私的奉獻給他們的靈魂提供支撐的力量。
15歲的晶晶是吉林省長春市一輟學學生,9歲那年癌癥奪走了她心愛的爸爸,后來媽媽又下崗了。家庭的巨大變故使她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成了學校家里都“不受歡迎”的孩子。很快她和另一名單親家庭的孩子瑤瑤走到了一塊,在長春某大酒店被流氓盯上落入了賣淫團伙的手里,后幾經(jīng)周折來到福州。2001年國慶期間在某迪吧吃搖頭丸時被抓送進公安部門的強制戒毒所。
得知晶晶的遭遇,林文決心與毒魔搏斗,把晶晶姐姐從毒魔手中拉回來。然而當時正值期末考試,馬上就要放寒假了,晶晶姐姐也要出戒毒所了。如果她的心理問題現(xiàn)在得不到解決,一旦出去沒人管,對生活沒有任何的希望,只有茫然與無助甚至是絕望的晶晶依然會玩世不恭重操舊業(yè),感染艾滋病機率就會愈大。于是林文決定利用她們年齡相近的優(yōu)勢主動找她談心。面對自己小兩歲卻如此關愛自己的林文,晶晶從心底里感到很慚愧,也很感動。為了讓晶晶徹底戒掉毒癮回家上學讀書,林文還說服爸爸同意把晶晶領到家中吃住。她覺得,幫助晶晶姐姐戒毒,可以改變她的一生,永遠遠離艾滋病,這是一項非常崇高的事業(yè)。晶晶姐姐后來回了東北和她的媽媽團聚?,F(xiàn)在,她在給一家店里做服裝批發(fā)生意。她曾幾次給林文打電話說:“林文,你放心!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會吃搖頭丸的!”
小姑娘就這樣用一顆至誠炙熱的心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拯救心靈的美麗神話。
12年來,她和母親通過寫信、打電話、探望、上網(wǎng)等一些看似簡單的方式,與安徽、福建、湖北等10多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39名染毒青少年建立了幫教關系。最小的14歲、最大的四十多歲,定期尿檢、回訪表明全部保持二年半以上,17人達到聯(lián)合國三年半內(nèi)沒有復吸的戒毒標準,戒毒時間最長的已達11年?;貧w正常生活后,他們都成了林文的朋友,只要有時間,林文就通過MSN、QQ、電子郵箱等和他們進行交流,鼓勵對方重拾信心。
“最近在忙些什么?你最近心情怎么樣???有沒有遇到什么不開心或麻煩的事?”林文在網(wǎng)上的問候和鼓勵,讓這些特殊朋友的心暖烘烘的。
隨著禁毒幫教工作的開展,林文又開始接觸艾滋病這個“超級癌癥”, 2006年當選為聯(lián)合國預青少年防艾滋病“愛心大使”后,林文開始真正接觸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這一特殊群體。
周周是林文接觸的第一個艾滋病毒攜帶者。她是畬族人,家庭窮困。14歲那年,因為就差40元錢交學費,輟學了。于是,這個堅強的女孩南下廣東打工,并且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不幸的故事是從2001年開始的。那一年,19歲的周周來到廣州的一個服裝廠打工,賺錢供兩個弟弟念書。后來,活潑的她認識了王飛,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并同居了。
2004年,王飛忽然住院,他告訴周周,自己得了肺結核。為了避免傳染,不許周周去看他,只是每天在吃飯時間打電話和周周聯(lián)系。
2006年年初開始,王飛的電話消失了!直到5月的一天,王飛的表弟打電話給周周:“表哥他去了?!北淼苓€告訴周周一個更嚇人的消息:王飛真正的死因是艾滋病,臨走前還一直愧疚對不起周周。表弟提醒周周快去做個檢查。
接下來的事情,讓周周感覺天塌地陷:她自己也感染了艾滋病毒!回老家住進醫(yī)院后,周周每天晚上都在做噩夢,清晨醒來,枕頭都濕成一片。
林文很同情周周,提出要跟她見面。
林文忘不了一進病房時周周的眼神,那是一種木然、痛苦和恐懼交織的絕望。這讓林文無比心痛,她握住周周冰涼的手,告訴她:這是自己第一次見到艾滋病病人,心里有點怕,但是真的希望能和她成為朋友。
林文還把帶來的一束萬年青親手插在病床邊的礦泉水瓶里,說:“萬年青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頑強,不管是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只要給它水和陽光就能存活。而你有我們這么多的朋友關心你,我們一定行的!”從那以后和周周的交談,林文不用“你”、“我”等字眼,從來都是說“我們”。
前路漫漫,
愛心和汗水依舊會澆灌出蓬勃的生命
兩個月后,周周的主治醫(yī)師驚訝不已:這么短的時間,周周就恢復到了別人3年才能恢復的水平?!八瓦M來的時候,她的肺已經(jīng)沒有聲音了,但是她很堅強,再苦再痛都很配合治療,現(xiàn)在病情算是控制住了,隨時可以出院。但周周要終身服用專門的抗病毒藥,避免去人群密集處?!?/p>
出院后,周周最怕熟人的眼光。“在很多人眼里,染上這種病,肯定是自己生活不檢點。”她告訴林文,即使在住院,偶爾也會有幾個保潔員和其他病房的人在打聽自己的過去,“我很想告訴他們,我是個好女孩!”
林文深知:艾滋病毒攜帶者,最害怕的不是病痛,不是死亡,而是周圍人的冷漠、鄙視和自己的絕望。她耐心勸慰出院后的周周,和她聊流行歌曲,聊登山游泳……每每這個時候,周周的臉上總是浮現(xiàn)出燦爛的笑容。
林文很自然地走近艾滋病毒攜帶者,用關懷和行動去親近和幫助他們。她還努力地跟身邊的同學、朋友宣傳艾滋病知識,她想發(fā)動社會的力量構筑起一道替艾滋病人抵御社會輿論沖擊的堤壩。
愛是溫馨的,給人以歡樂和幸福,哪怕是千里一紙飛鴻,哪怕僅是只言片語的問候,或是點點滴滴的同情,縱使曇花一現(xiàn)也是人間之最大施予、最豐厚的恩澤。然而,當飽經(jīng)風霜歷盡滄桑之后,愛卻又何等沉重,而她卻說“贈人以玫瑰,手有余香”。12年的禁毒防艾路上,林文品味了太多同齡孩子無法承受的艱辛,然而她卻說這是她珍貴的人生財富。
林文的大學專業(yè)是醫(yī)學法律。如今已經(jīng)是大二的她,為人低調(diào),學習刻苦,但從來就沒有放棄幫助那些艾滋病人。在紅十字會的幫助下,采取結對幫扶的方式,林文與兩位艾滋病人結成了對子。她和媽媽會在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打電話,或者發(fā)信件問候對方,并了解對方的現(xiàn)狀,以支持他們更好地走下去。有時侯,半夜時分也會接到艾滋病人的電話,林文就在電話里耐心聽對方傾訴,勸慰他們。
她說:“吸毒人員、艾滋病人都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然而他們的人身權益比起其他人更是得不到保障,現(xiàn)在很少有人站出來維護他們的權利,我想今后能推動這方面的法律進程?!?/p>
數(shù)年來,林文和媽媽用愛心關懷戒毒者,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矯治方法,被專家稱之為“文氏關懷療法”。它的核心就是“把戒毒者的苦難看成自己的苦難”。無私的愛心點亮的是無數(shù)陰暗的靈魂,滴滴汗水灌注的是生命的源泉和力量。
的確,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而星星之火,亦可以燎原!
相關背景鏈接:
調(diào)查指出,艾滋病發(fā)展趨勢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未成年人和異性戀婦女成為新的受害人群。全球平均每分鐘有一名15歲以下未成年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全球15歲至24歲的艾滋病患者中,60%以上是女性。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說,目前,全世界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中,只有不到10%的人得到必要的援助,從而避免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胎兒。由于性別歧視和信息不暢,男女不平等造成越來越多的婦女感染艾滋病病毒。怎樣更好地宣傳艾滋常識、防治艾滋病,保護婦女兒童的安全健康,已經(jīng)成了整個社會刻不容緩的問題!
責編/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