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黃瓜貯藏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溫度、濕度和空氣中的成分。貯藏期間應(yīng)對這三個因素給以特別注意,一定要保持10℃~13℃的溫度和85%以上的相對濕度。每次采收前要充分澆水,黃瓜吸收水分利于貯藏。最好清晨采收,采收時不能碰傷瓜條(包括瓜刺)。貯前挑選瓜條勻直,大小適中,不老不嫩的瓜,刺多的黃瓜要用軟紙包好輕拿輕放,老熟的,過嫩的,損傷及病害的瓜條均不宜貯藏。
1.沙埋貯藏。黃瓜采摘后,取細(xì)沙沖洗去泥土,放于鍋中炒干,冷卻至室溫,噴水濕潤。在缸底部鋪一層沙放一層黃瓜,一直鋪7~8層。在10℃左右條件下可貯存20~30天,色澤及鮮度基本保持不變。適用于一般家庭的少量貯藏。
2.水缸貯藏。貯藏場地選在陽光不能直射的陰涼處。將洗刷干凈的缸倒入約10~20厘米深的涼水,在離水面高7~10厘米處放置一木條釘成的“井”字架,其上鋪秸稈等物以保證既能承載黃瓜又有一定空隙使缸底的水汽通過。然后將黃瓜逐層擺放其上,直到離缸口約10厘米。如果缸較深,可擺放一定高度后再設(shè)一個木架擺放。最后用牛皮紙封嚴(yán)缸口,或用麻袋蓋住再加一木板。天氣轉(zhuǎn)冷后,將缸埋入地下一部分。如果天氣變得更冷,可再進(jìn)一步深埋或用草袋圍住缸的四周。這種方法在10℃~16℃的條件下可貯藏30天,質(zhì)量和鮮度都很好。
3.土窖貯藏。挖1.5米寬,深2米的土窖(長度隨黃瓜的多少而定)。窖內(nèi)采用架式貯存,貯存架用木桿或竹竿搭成3層,架上鋪放濕草氈或稻草(草氈等應(yīng)經(jīng)石灰水浸泡消毒)。每層貯存架可放3~4層黃瓜。用蒲席等物把窖口蓋嚴(yán)。窖內(nèi)相對濕度保持85%以上,溫度保持10℃~15℃,夜晚可掀開蒲席進(jìn)行通風(fēng)換氣(開口大小因情況而定)??煞峙虢逊峙鲜?,每批貯存1~2周,可延長供應(yīng)期2個月以上。貯存期間注意檢查,如發(fā)現(xiàn)發(fā)蔫變黃等應(yīng)及時挑出。
4.水窖貯藏。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qū)也可水窖貯藏。方法基本同土窖貯藏,只是在窖中間挖一小水溝,小水溝與窖外水溝相通以便灌水。黃瓜可架存于水道兩邊或直接擺放在水道兩邊,層層平放,堆放高度不超過50~60厘米。擺后最好用地膜把黃瓜蓋上。前期夜晚低溫時適當(dāng)通風(fēng),后期可在白天通風(fēng),始終使窖溫保持在5℃~10℃之間。
5.其他貯藏方法。中國農(nóng)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防腐劑或保鮮膜處理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可貯存20~25天。具體做法:黃瓜采收后用0.03毫米厚的塑料小袋包裝或裝筐后外套塑料袋,用防腐劑、克霉靈熏蒸處理(每千克黃瓜用量0.1毫升),或用碘制劑、CHC防腐劑0.02%處理后,在10℃~120C條件下貯存一般可存放20~25天,商品率達(dá)80%以上。用專用的黃瓜保鮮膜包裝黃瓜,放于12℃條件下可貯存20~25天。
新茶貯存四法
胡 輝
生石灰貯存法
生石灰貯存茶葉是最常用、最方便的茶葉保管方法。方法是用無臭無味的小口馬鐵桶或干燥潔凈無異味的瓦壇、陶罐,將生石灰裝進(jìn)布袋后封口成石灰袋。茶葉放入前,先用文火焙炒一下,目的是使茶葉充分干燥,至晾冷后用薄牛皮紙包襄,再用細(xì)繩扎緊后即將其分層排列于壇或罐四周,而將生石灰袋置壇或罐中央,石灰袋上需再覆蓋茶葉一包。茶葉裝滿后,以牛皮紙堵塞壇口,在壇口上加蓋草墊(用以吸潮)后封存于干燥的室內(nèi)。
放置茶葉與生石灰的比例大致為5:1,過一階段后,當(dāng)塊石灰大部分風(fēng)化時,應(yīng)及時調(diào)換石灰,這樣才能保持茶葉的干燥度。
保溫瓶貯存法
保溫瓶貯存茶葉是最方便簡易的貯存法。方法是直接將茶葉裝入熱水瓶內(nèi)或冰瓶、保暖杯內(nèi),注意茶葉要盡量裝滿,以排除瓶中的空氣,再在瓶口外裹以膠布即成。也可用棕色的玻璃瓶或深色的塑料瓶保存茶葉。即在瓶中裝入約七、八成茶葉,在茶葉上塞上一團(tuán)干凈無味的紙團(tuán)后擰緊瓶蓋,再用蠟封住口,或用膠帶紙密封瓶口。
木炭貯存法
可用一千克干燥的木炭(最好白炭),裝于潔凈的布袋中,扎口后放進(jìn)瓦壇或小口馬鐵桶中央,將用牛皮紙包襄好的茶葉,分層放置布袋的四周,至壇裝滿后用牛皮紙封住壇口,再蓋上草墊即可(木炭可隔二個月?lián)Q一次,以保持干燥)。
常溫貯存法
可利用防潮性能強(qiáng)、無味無毒的聚乙烯塑料食品袋或用鋁鉑茶葉袋或茶聽、茶罐存放。一般存放三至六月,茶葉不會變質(zhì)。也可將茶葉裝入小型鐵罐頭內(nèi),加蓋并再用膠帶紙封口,外面再套上塑料食品袋扎緊,置于溫度約5℃左右的冰箱內(nèi)冷藏。要注意防止茶葉在冰箱內(nèi)受潮或其他異味的侵襲,可保持茶葉一、二年不變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