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誠實其實就是笨。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越誠實的人死得越難看。社會,需要精明的人。這個年代,誠實的人已經(jīng)不吃香了。做生意虧本,和人交往被騙,談戀愛被對方瞧不起……
咱們先來看一個故事吧。話說某個寺廟的方丈年老了,方丈于是想從甲乙兩個和尚中選一個來接班。他把甲乙兩個和尚叫來,對他們說:“我這里有兩籮筐的谷子,你們一人拿一籮筐的谷子去種,到明年秋天,誰收獲的谷子最多誰就是方丈?!?/p>
第二年秋,甲和尚挑來了滿滿一擔的谷子,乙和尚卻兩手空空。方丈對乙和尚說:“我的班就由你來接吧?!奔缀蜕胁唤猓瑔枮槭裁??方丈說:“其實,一年前我給你們的是煮熟的谷子,根本種不了的?!?/p>
甲和尚為了討好方丈,明知是熟的谷子種不了,卻還是自欺欺人地去別的地方挑來一擔谷。乙和尚卻實事求是,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在我們小鎮(zhèn)里,有三五家五金商店。前幾年,我喜歡和其中一位姓黃的女老板買諸如鐵釘、燈管、電線啊之類的東西。反正我家里需要用的小東西,只要她那里有的我必定跟她買。因為,黃老板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好,人很熱情。
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對她的看法徹底改變了,也從此不再和她買一件東西。事情是這樣的:那段時間經(jīng)常停電,為了方便晚上起床,我跟她買了一個充電的手電筒。她給我介紹了一個紅色的電筒,說這電筒很好用,沖一次電可以用一個星期。我說,假如用了之后發(fā)現(xiàn)不好我可以拿來換嗎?她爽快的說可以。我本想讓她寫張發(fā)票做為證據(jù)的,但轉(zhuǎn)而一想,她和我都是老熟人了,那樣一來會顯尷尬的,于是就作罷。
電筒用了幾天后我就發(fā)覺它根本不藏電,充一次電最多能用20分鐘左右,我有點后悔了,想換,但是覺得十來塊錢的東西換了挺傷和氣的,就沒換。一個月后,妻子硬是逼我拿電筒去換,說我不會買東西。
見了黃老板,我說明了來意。她左看右看那電筒驚呼:“你這電筒不是在我這里買的,我這里從來不賣紅色的電筒,你看我賣的都是綠色的?!蔽乙豢矗衽_上還真全是綠色的電筒。任我怎么解釋她就是不承認。我窩了一肚子火,一出門就把電筒“啪”一聲摔個粉碎。立下毒誓從此再也不買她的東西。
黃老板看似精明,賣出去的東西她拒不承認。她以為這樣做就可以減少10多元的損失。殊不知,她的眼光也太短淺了。只看眼前小利而沒有顧及到長遠利益。假如說她給我換那個電筒,我肯定還繼續(xù)和她買東西,那么她一年賺我多少錢?10年,20年,30年……賺我多少錢?而且,她對我的好我會一傳十十傳百的告訴別人 ,那么,這是一筆多大的財富?。?/p>
誠實不是愚蠢,誠實,有時可以給你帶來不可估量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