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末年,有位秀才是個近視眼。一天,他正坐在窗前讀書,猛一抬頭,看到淡淡的窗紗上晃動著芙蓉花和牡丹花。他心中大喜:大概是小妹蹲在窗下舉著花在逗他呢!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書,輕手輕腳來到窗下,想抓住小妹。沒想到秀才撲了個空,窗下根本沒有人,倒是把棲落在窗臺上的蝴蝶和黃鶯給驚飛了。原來,秀才在窗紗上看到的僅僅是芙蓉花和牡丹花的影子。秀才靈機一動,立刻寫出了一句聯(lián)語,
日照窗紗,鶯蝶飛來,映出芙蓉牡丹。
接下來,秀才就想不出下聯(lián)該怎么寫了。幾個月里他苦思冥想,仍然設有任何收獲。
冬天來了,恰逢大雪過后,秀才在朋友的陪同下到郊外賞雪。他們路過小橋時,發(fā)現(xiàn)橋面的積雪上有些痕跡,有點像梅花、竹子的圖案。秀才急忙問朋友:“這是誰在雪上做的畫呢?”朋友立刻哈哈大笑起來:“好你個書呆子,你看看,這哪是人畫的呢?這是狗和雞踏在雪上留下的腳印啊!”朋友剛一說完,秀才也哈哈大笑起來:“我對上了!我對上了!”回到家后,秀才立刻在紙上寫出了下聯(lián):
雪落板橋,雞犬行過,踏成竹葉梅花。
這一副形象逼真、語言生動的對聯(lián),如用丹青繪在紙上,應該是兩幅極佳的圖畫。在這里,秀才運用了對聯(lián)構思中的重要手法——“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