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飯是快還是慢呢?幾分鐘能吃完?為什么會吃得這么快?這些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認真地考慮過。但是,它們對于健康真的很重要。
網(wǎng)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一半人早餐時間不到5分鐘,甚至有部分人晚餐都吃得這么快。進餐太快會有什么麻煩呢?大部分人所想到的恐怕就是食物太燙可能傷食道,咀嚼不好可能傷腸胃之類。其實,從進餐太快這件事情當中反映出的問題,是相當嚴重的。哪怕胃腸很好、食物一點也不燙。
進餐快,麻煩多
第一個麻煩:食物的營養(yǎng)質(zhì)量太低。
什么食物吃得快?什么食物吃得慢?當然是精白細軟的食物吃得快,粗糙有纖維的食物吃得慢。如果一餐飯不到5分鐘就吃完,不用說,這一餐食物多樣化程度不高,其中蔬菜很少,水果也很少,沒有粗糧和豆類,基本上就是精米精面加上肉類為主,甚至干脆就是單純的泡面、漢堡、速凍餃子之類。這樣的飲食,營養(yǎng)質(zhì)量能達標嗎?維生素、礦物質(zhì)、抗氧化成分能足嗎?長期這么吃,身體能好嗎?
第二個麻煩:很容易發(fā)胖。
大腦攝食中樞感知飽的信息需要時間??谇缓臀咐锵鰜淼纳倭啃》肿樱瑢τ谑秤目刂浦陵P重要。過快進餐的話,進食數(shù)量大腦來不及控制,只能由胃的機械感受器來感知。然而,對于精白細軟的食物來說,到了胃里面覺得飽脹的時候,飲食已經(jīng)明顯超過了身體需求。
另一方面,有研究證實,同樣數(shù)量的食物,嚼得少、吃得快,就會更容易饑餓。早早饑餓,不僅妨礙工作效率,而且下一餐容易多吃,甚至兩餐之間就會主動尋求高熱量的零食、點心、飲料,見到高熱量的食物就特別沖動。因此,就更容易發(fā)胖。
第三個麻煩:將來患慢性病的危險增大。
精白細軟的淀粉類主食,又那么快速地吃完,血糖上升的速度可想而知,胰島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自然不利于預防糖尿病。同時,這類飲食還會讓血脂的控制變得更難。如果再運動不足,35歲之后會非常容易患上脂肪肝、血脂異常和糖尿病。
第四個麻煩:癌癥風險上升。
口腔的咀嚼絕非沒有意義,唾液的充分攪拌能夠滅活不少有毒有害物質(zhì)。如果放棄這一步,勢必會增加致癌物質(zhì)作用的危險。而且,精白細軟飲食本身,就不能供應促進致癌物排出的膳食纖維,也不能供應預防癌癥所必需的抗氧化成分。長此以往。癌癥風險當然會比其他人增大。
第五個麻煩:易患食道、胃、腸道和膽囊疾病。
這點人人都能理解,就不用多說了。
進餐快,主要是上班族。如今生活節(jié)奏這么快,怎樣才能讓他們吃飯的速度降下來?仔細一想,要想吃慢還真不容易。一方面,他們早上沒有時間吃得太慢,另一方面,形成了吃快的習慣,要管住自己的嘴,做到細嚼慢咽,的確需要很大的毅力。同時,在饑火中燒的時候還要慢條斯理地面對食物,從本能上來說就很困難。
當然,要想把吃飯的速度降下來,還是有很好的招數(shù)的。
早餐:分兩步吃。
早餐是真正時間不足的一餐。盡管按老話說,早睡早起身體好,早起半小時,吃飯就不必太快。但目前的現(xiàn)狀是年輕人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早餐時間自然被嚴重擠壓。這種情況下,建議早餐可以吃容易下口的食物,比如牛奶加面包,或者包子加豆腐腦,5分鐘解決“戰(zhàn)斗”。然后在早餐和午餐之間來次加餐,變相延長早餐的時間。
這就需要一點小小的準備,在包里放一個水果,一小袋堅果仁,或者一盒豆?jié){或酸奶。在10~11點之間,把這些東西拿出來,當成餐間零食吃。這次加餐,就等于延長了早餐的時間,既增加了食物的品種,補充了早餐的數(shù)量,改善了營養(yǎng)品質(zhì),同時還可以有效預防中午前的饑餓感,讓午餐時的自己面對食物不再急迫鯨吞,而變得心平氣和。
午餐:放松心情。
午餐通常有至少1小時的休息時間,本來不必那么緊張。可為什么人們也吃得飛快呢?一方面是因為早餐吃得太少,中午面對食物就會狼吞虎咽,采取第一個對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另一方面,上班族往往在外吃快餐,食物本身以米飯、饅頭、面包等為主,容易下咽。菜量又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人們心情沒有放松,還沉浸在工作狀態(tài)當中,并沒有集中精力在吃飯這件事情上。
吃什么食物往往自己難以做主,但中午必要的放松卻是可以自己調(diào)整的。因此,建議上班族中午趁著吃飯的機會調(diào)整心情,暫時忘記工作,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飯上面。吃飯之前,先做個深呼吸,排除腦子里的工作和雜念,認真數(shù)數(shù)自己的咀嚼次數(shù)。吃了幾種食物,提醒自己每一口飯咀嚼15次以上,自然而然速度就會放慢。好好體會每一口的味道,不太好吃的食物也能變得好吃一些。
晚餐:蔬菜粗糧。
在各種食物當中,蔬菜和粗糧是最需要咀嚼、最占用就餐時間的。一般來說,上班族早上吃不到蔬菜和粗糧,中午的蔬菜數(shù)量也很少,全靠晚上來補足。所以說,晚餐給自己做一大盤子蔬菜,先把蔬菜吃下去一半再吃其他食物,自然吃飯的速度就慢了。如果加上一種粗糧就更好了。如此能有效地改善一日營養(yǎng)平衡,又能把晚餐的速度有效地降下來。
最能降低吃飯速度的就是生拌蔬菜,因為生的食物不好好咀嚼就咽不下去,所以需要的時間長。粗糧的主食吃起來也肯定比白米白面慢。比如喝燕麥粥的速度一定比喝白米粥慢,吃全麥饅頭的速度也比吃白饅頭的速度慢。
所以,只要找到合適的食物,5分鐘吃完晚飯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飯,心情更能放松,食物品種更為多樣。一餐飯的時間自然而然地就能提高到20分鐘以上。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還有一個招數(shù)也很有效:烹調(diào)時增大食品體積。
如果食品體積小,內(nèi)容多,就容易吃得快而過量。我們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把食物做得體積膨大,能量密度偏低。按這種吃法,每餐所要吃的食物體積增加了,速度會放慢,發(fā)胖的危險也會減小。
按照這個原理,用餅干替代一餐是絕對不合理的。而用雜糧粥來做主食就很好,因為體積大,一大碗粥當中的干物質(zhì)不到10%。就算你有能力很快喝完一碗,第二、三碗的速度怎么也不可能太快。而實際上,吃3碗濃粥才能相當于1碗米飯,那么不濃的粥呢?要吃四五碗??墒?,吃3碗粥的速度,怎么也比吃1碗米飯要慢得多吧,雜糧粥就更慢了。
另一個增加體積的方式是增加水果和蔬菜,它們都是高水分含量的食品。除了土豆,蔬菜含水量超過90%,高的可達96%,比如黃瓜、番茄、大白菜等。最好不要扔掉有嚼頭的皮和外層葉子。吃飯的時候多吃這些蔬菜,既不怕長胖,又可以降低速度。用餐時吃水果也是個不錯的辦法。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用餐同時吃水果,只要沒有冰過,完全無害健康!其實,按照這個原理,餐前喝湯也是個好辦法。它的直接效果就是讓吃進去的食物在胃里面進行稀釋,從而增加飽感。人一旦感覺飽了,進食的速度就會變慢。
在以上幾個招數(shù)的基礎上,再經(jīng)常提醒自己細嚼慢咽,進餐速度就能慢下來啦。如果有興趣體會食物的真正滋味,不妨試一試,按照食物品嘗的要求來吃:放進去半口食物,仔細咀嚼20次以上,把食物在舌頭上攤平,再卷動舌頭,讓舌上前后左右的味蕾都充分感知它的味道,再分兩三次咽下去。這么吃東西時,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平日根本體會不到的細微味道和口感,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