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吃東西才能維持生命,而食物必須通過胃才能消化成營養(yǎng)物質,運送到人體需要的地方去,人才能活著,才能做事情,可見胃對人體是何等的重要!胃如此支持我們的生存,我們反過來對胃又怎樣呢?現(xiàn)實中,饕餮大餐將胃撐得像氣球者有之,自比梁山好漢豪飲烈性酒者有之,慣常打掃剩飯把胃當“垃圾箱”者亦有之。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胃以及健康的損害是不言而喻的。
使胃永葆“青春”并不難,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養(yǎng)胃方法,同時也是胃病患者應掌握的護胃方法。
定時定量進食 養(yǎng)成定時定量進食的良好習慣,一日三餐(中間可加水果),每餐六七成飽即可,進食太多會加重胃的負荷;零食應少吃,否則會使胃工作紊亂;如果為了減肥而忍饑挨餓,則會損傷胃黏膜,這些都容易導致胃病的發(fā)生。
進食溫度適宜 飲食的溫度以不燙不涼(即40~50攝氏度)為宜。過冷飲食,會使胃黏膜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影響胃的功能,同時還會刺激胃蠕動,甚至產生胃痙攣;過熱飲食,則會燙傷胃黏膜。降低其保護作用,還能使胃黏膜血管擴張,導致胃黏膜出血。
食物結構合理 動物性食品、油膩食物、黏食等不易消化,過多食用會加重胃腸負擔,影響吸收;過細的米面等食物中,微量元素、維生素及纖維素含量較少,長期食用會造成機體營養(yǎng)不良,導致各種生理功能下降。因此,吃東西時最好合理安排葷素、粗細(糧)的搭配。
避免辛辣 經常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姜、蒜等,會使胃黏膜因受刺激而長期處于充血狀態(tài),進而引發(fā)慢性胃炎。因此,應少食這些食物。
補充維C 維生素c對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能促進胃發(fā)揮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因此,要常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橘子、西紅柿、檸檬、萵苣葉等。
飲料勿濃 不宜飲濃茶、咖啡,茶葉與咖啡中含有茶堿、咖啡因,咖啡因類物質濃度過高能刺激胃腺體,直接加重胃病,故沖泡時應偏淡。
細嚼慢咽 充分咀嚼食物,使其盡可能碎爛,可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shù)越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越多。唾液具有消化食物及殺滅細菌等作用,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戒煙限酒 吸煙可使胃部血管收縮,減少胃部血液供應,同時抑制胃黏液的分泌,加重胃黏膜損害。顯然,戒煙是必要的。適量飲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大量飲用烈性酒,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因此,可適量飲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但禁止大量飲用白酒。大量喝啤酒后正常人可引起慢性胃炎,已患慢性胃炎者病情可能加重或反復發(fā)作,因此啤酒也要少飲。
心情舒暢 人的情緒與胃酸分泌及胃的消化作用密切相關:情緒高昂時,常常胃口好,吃什么都覺得香;情緒低落時,即使美味佳肴,也會味同嚼蠟。進食時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可促進胃充分發(fā)揮功效。
精神集中 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若在進食的同時,還思考問題或看書、看電視,大量的血液就會流向腦部,這時胃腸道的血液供應就會不足。長此以往,將影響胃功能,導致胃病發(fā)生。因此,進食時應心無旁騖。
飲水擇時 飯前、飯后大量飲水,均可沖淡胃液,稀釋胃酸,使胃的化學性消化作用及胃酸的殺滅細菌作用降低。因此,因避免飯前、飯后大量飲水。一般建議在飯前半小時飲1杯水,這樣水分容易吸收,也有助于消化。
合理運動 飯后立即進行劇烈活動。會直接影響胃腸的血液供應,導致消化不良。因此,進食后應休息0.5~1小時后再進行活動。但也不要立即睡覺,否則食物在胃內存留時間過長,將影響胃的消化功能。
注意保暖 應根據(jù)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防止腹部著涼引發(fā)胃痛。
講究衛(wèi)生 注意飲食衛(wèi)生,做到便后、飯前洗手;生吃瓜果要沖洗干凈,避免食物污染上致病菌;不吃變質、霉變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