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給你示范一下。”溫總理說著,接過了默克爾手中的球拍。幾個漂亮的揮擊、展轉,小球就像粘在球拍上紋絲不動,溫總理的嫻熟球藝引出了晨練人群的陣陣叫好聲——2006年5月,這篇《溫家寶教默克爾玩柔力球》的報道在國內引起轟動。柔力球也因此受到更多老年健身者的青睞。
柔力球的全名叫太極柔力球,是集太極、球類運動及舞蹈為一體的一種運動。運動者手持由拍柄和拍框組成的特制拍子,拍框內有一個能起緩沖作用、帶風孔的橡膠軟面,通過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將球拋來拋去。它可以二人對拋,也可單人獨練、幾個人互傳或隔網競技,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目前,這項運動在國內開展廣泛,愛好者眾多,還有全國性的中老年柔力球比賽。不少城鎮(zhèn)的廣場、社區(qū),幾乎都能看到練太極柔力球的老人,這項運動已經成了老年人的時尚鍛煉項目。 太極柔力球是一項太極化的球類運動,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蘊含了以柔克剛、以退為進、以巧擊蠻、以小勝大以及和平圓滿的思想內涵,它保留了太極思想和太極運動的精華,又加入了現(xiàn)代元素,并且使兩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一改硬性擊球的方式,而以將球納入球拍后的弧形引化過程為主要技術特征,這一特點成為其與網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其他架網相隔、持拍對打的球類運動的主要區(qū)別。在運動中,每一次的收力、發(fā)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對心理的修煉,使參與者享受到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無拘無束的境界和氛圍,及酣暢自如的肢體運動所帶給的快樂。
太極柔力球運動是一種全身性運動,它可以使頸、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鍛煉。特別是由于圓形動作的變化比較復雜,隨機多樣,對訓練中樞神經系統(tǒng)機能和發(fā)展多向思維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正確的弧形引化動作要求以肩為軸,肩、肘、腕保持一個弧形,因此整個上肢都不是緊張的,這有助于靜脈血的回流,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柔力球又是一種運動量可以靈活調節(jié)的運動,體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勞,以不變應萬變;體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變幻;初學者可以高接低拋,和平過渡;嫻熟者可以四處封殺,各展雄風。隨著運動水平的提高,果敢、堅毅、機敏、頑強的品格隨技藝逐漸形成。除了健身和競技外,太極柔力球還可以作為表演的手段,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出各種優(yōu)美的表演。
“柔”是柔力球的靈魂,要求練習者動靜適度、情舒神馳、輕靈飛動、剛柔相濟。老子說過:“貴柔之存?!币馑际?,有柔才能綿延至今。譬如自然界中的一些現(xiàn)象,狂風吹不斷柳絲,蜘蛛絲是軟的。但它的硬度是剛的2—5倍。拿水來說,世間能容、能藏、能變之物唯有水,其亦硬亦軟,或傲或嗔,載舟覆舟,潤物毀物,全在一瞬之間。中國人是比較含蓄的,講中庸之道,沒有那種外在的轟轟烈烈,而是一種內在的蘊力,一種對生命的透徹領悟和超凡的韌性,只有在東西文化差異中,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韌性和深度。柔力球恰好是一種內外雙修的運動,在演練中細心品味、仔細揣摩,可以悟出太極思想中退讓、平和、柔宛的精髓。若能做到得心應手,不但有益于健康,而且對正確處理生活中的人和事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