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銘
(明)鄭宣
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閃光。
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
不求無諂無媚,不執(zhí)可圓可方。
不貪便是富貴,不茍何懼公堂。
鄭宣是明代養(yǎng)生家,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昨非庵日纂》,《坐忘銘》是其中的一篇。
前四句是養(yǎng)生之道。如果想要保養(yǎng)元氣,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常默”,因為古人有“多言傷氣”的告誡;如要聰慧內照,“少思”也有它的一定道理,若思慮過度,反而使人昏昏;如果百神和暢,“不怒”是至為重要的,因為怒則血脈逆而上行,擾亂人體正常的生理機制;如果要心地清涼,就得斷絕煩惱,因為煩惱會使人變得憔悴早衰。
后四句是處世之理。 “求”是人在欲望驅使下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有所求就難免出現(xiàn)低三下四的媚相,一味求財便少了精誠坦蕩,癡迷求色勢必行為齷齪,而權欲過盛的求官者,必然變尊重領導為討好上司,靠跑和送求得升遷,甚至會做出媚上欺下、弄虛作假等喪失人格的事來。
表面上看,處世似乎與健康沒多少關系。細究起來,也與健康密切相關。貪求過度,心理怎么能夠健康?心理不健康何來身體的康健?“執(zhí)”是固執(zhí)、執(zhí)迷不悟之意,就是好鉆“牛角尖”、自以為是、聽不得他人的意見,這自然也是影響健康的?!柏潯笔乔蟀l(fā)展的結果,求的欲望太強了必然要貪。不貪才能對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與條件感到滿足,而知足者常樂,心情愉悅利于健康長壽。不貪才能不亂“伸手”,免去了“被捉”的憂慮?!捌垺痹谶@里指見不得人的事,愧對良心的事?!安黄垺辈艧o愧于心,才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才會有健康的心理。
一篇《坐忘銘》,給人啟迪,讓人難忘。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受到嚴重挑戰(zhàn),各種誘惑不斷沖擊每個人的心靈的時代,熟記深思并用于篤行,既對心靈健康有利,也是身體健康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