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機會去趟新疆,況且是跟南大EMBA的同學(xué)一起專為游玩而成行,真是難得。
幾十年來,除去工作出差,如此單純?yōu)橛瓮娑h行,這是第一次,總感到有些心虛,有些不踏實。
新疆真是太美了,幾日的游覽給了我太多的收獲。
懂得了如何辨別奔跑羊群中的公母羊:尾巴左右搖擺的是母羊,意即:不嘛!不嘛!尾巴上下?lián)u擺的是公羊,意即:來吧!來吧!
知道了跳維族舞的訣竅。男的舞姿告訴說:嫁給我吧!嫁給我吧!房也有了,車也有了。女的舞姿拒絕道:爹不同意,娘不同意,我也不同意!
目睹了“馬失前蹄”的驚險。飛馳中,騎在馬背上的同學(xué)突然隨著馬的前傾摔到地上,一時馬翻人仰,塵土飛揚,真叫人捏一把冷汗。直到問清楚人傷得不重,我這才想起該把這畫面留下來,于是拍了幾張照片。
見到了水向西流的河——喀納斯河。 “水向東流”,是我們正常的思維,耳中所聞目中所睹,水流都是向東而去的。這回卻開了眼界,喀納斯河的水源于喀納斯湖,流向西面。這條河,是新疆人的母親河,也是中亞人的母親河。是大自然巧奪天工之手造就了她,她又孕育了生活在河區(qū)的人類。她是我國的友誼使者,帶著中國人民的深情,流向哈薩克斯坦,沖向北冰洋。
體驗了絲綢之路的艱辛。雖然沒有風(fēng)雪封路、饑寒交迫、舉步維艱,但也累得夠嗆。一次騎馬兩個小時,行程不是在草原上,而是在時而陡峭、時而崎嶇的山坡溪澗之間?;蚵蕉?,或跳躍奔跑,兩個小時下來,腿僵硬了,胯下的皮也磨掉了一塊。大風(fēng)揚起的沙粒撲面打來,叫人睜不開眼。可謂是“體驗式旅游”的典型寫照了。
領(lǐng)略了賽里木湖的秀麗風(fēng)光。說句實話,來了這么多天,我更喜歡賽里木湖。賽里木湖位于博樂市境內(nèi),又稱“三臺海子”。它像一顆璀璨的藍寶石鑲嵌于西天山的盆地之間,湖畔草原寬闊,水草豐美;周圍雪山環(huán)抱、白云悠悠。明鏡一般的湖面,浩闊坦蕩、碧波粼粼。流連在湖邊草地上,享受著詩畫一般的湖光山色。頭頂上藍天如洗,朵朵白云蓮花般盛開:遠眺湖的四周,群山巍巍,森林如海,冰峰在日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從伊犁機場到賽里木湖,只有兩個小時路程,不很遠,適宜于像我們這樣遠道而來的旅游休閑者。我們駕駛了五輛北京敞篷吉普,沿湖一路結(jié)伴而游,一路笑語,一路美景,一路留影……
品嘗到了圖瓦人皮焦肉嫩的烤全羊以及奶酒、奶茶,哈薩克人的大盆雞,維族人的羊臉。雖是味道有些特別,但也不能不算是美味。吃慣了海鮮海味,過幾天這樣的生活,倒是別有滋味。
最讓我喜愛的還是硅化木。第一次看到硅化木,是在北京的大鐘寺古玩市場,當(dāng)時我愛不釋手,因價格太高而忍痛放棄。這次來到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扎,好多硅化木,我快樂極了,一下子買了十塊。這東西看著像木頭,樹干上節(jié)疤點點,開裂的樹皮與斷裂處的年輪都清晰可辨。黃色的、赭色的、灰白色的紋理,與真的木頭毫無二致。只是手感冰涼,沉重如鐵,讓你確確實實感覺到這是塊堅硬無比的化石。
硅化木是古樹的化石。在1億多年前的侏羅紀,由于地殼運動,地球發(fā)生了巨大的突變,海水消退,海底抬升,森林被埋入地下……樹木浸泡在含有二氧化硅的地下水中,密封在地底;經(jīng)數(shù)度滄桑,萬年更迭,最終硅化成化石。當(dāng)滄海成荒漠,經(jīng)風(fēng)剝與水蝕,隨著地殼的上升,化石又從深埋的地底層露出地面,遂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硅化木。
也許是硅化木有一種特殊的精神感染了我。我見到硅化木后就特別的喜歡。它無論怎樣歷難度險,無論怎樣改變,時間多長,都有一些不變的東西,永遠存在??v然已不是原來的木質(zhì)。卻還堅持著自己的形態(tài),經(jīng)過億萬年風(fēng)與塵,凝聚億萬年的堅硬和沉重,脫胎換骨,成為不朽的化石之身。但愿人們的親情、友情、信仰、追求也像硅化木一樣,歷經(jīng)再久也能永遠保持核心的內(nèi)涵,“我還是我”,這是多么美好和幸福啊!
更重要的,還是同學(xué)間的感情有了進一步的加深。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快樂在一起,擔(dān)心在一起……度過了一段難得的時光,特別是行程結(jié)束前,同學(xué)們即將分別,心中更是平添了幾分牽掛,難以割舍。這段時光將會成為美好的記憶,時常浮現(xiàn)在我們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