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引導(dǎo),剌激想象
在教學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盤古開天地》時,我讓學生觀察盤古頭頂天,腳蹬地的圖畫,想象盤古當時戰(zhàn)天斗地的情形,而沒有引導(dǎo)學生該從哪方面展開想象。于是,“有同學想到了盤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學想到了盤古當時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開;還有的同學想到了盤古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為什么還那么健壯?”等一些與主題不符的,表面的東西。后來,我說:“同學們,盤古開天地中也有許多故事,與《西游記》中孫悟空西天取經(jīng)所遇到的困難相似。”于是同學們驚呼一聲,展開豐富的想象:想到了盤古只手空拳打敗南疆欲神;一口氣把前來阻止分開天地的靈火神雀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從此再也不敢來搗亂;一腳踩死了引誘他的青蛙怪獸;還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快要鋨死了的小狗等一系列盤古對強惡決不手軟,對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也展現(xiàn)出盤古戰(zhàn)天斗地的勇氣和誰與爭鋒的英勇氣概。
二、創(chuàng)造機會,多讓學生想象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機會就讓學生想象,只有在學生經(jīng)常想象的環(huán)境下,一但讓學生展開想象,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從我所教學的小學二年級語文來講,由于是郊區(qū)小學,不可能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條件,我總是多方位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根據(jù)課文意思,想象出了許多我沒有料到的、天真無邪的畫面。比如講授《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學生想出了民族小學的學生在大青樹下做游戲的場面并作畫《校園一角》,展現(xiàn)出了民族小學學生豐富的課外活動。在教學完《風箏》一課后,學生通過展開想象或繪圖畫、小組談話的方式把自己融入課文之中,與課文中的孩子一起讓心在原野上奔跑,跟他們一起高興,一起瘋狂,一起懊喪,一起期望。有了前面的隨時培養(yǎng),在后面的教學中學生展開想象就如同家常便飯。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一想到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孩子們就會滔滔不絕地說出其他一些書上沒有的畫面:比如,青蛙呱呱地叫著,蛇懶洋洋地爬著,黑熊在春天跑步,東北虎在森林中咆哮;人們在秋天采摘著山葡萄、木耳,挖參的人群在深山中尋找著寶貴的人參,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一些天真爛漫的畫面,從而加深了對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渲染,讓小讀者更加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由此可見,想象也能讓沒有課件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展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語文課堂,能讓孩子們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心靈深處的圖畫。只要我們?nèi)グl(fā)掘、去引導(dǎo),就能讓課堂變成一個快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