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書、畫”是中國人在文化上的四件佳事,“吃、喝、玩、樂”是中國人在生活中的四個樂趣,其中的“喝”就是飲酒。
中國是酒的王國。酒,品種之多,產量之豐,皆堪稱世界之冠。中國又是酒人的樂土,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族不分漢滿蒙回藏,飲酒之風,歷經數千年而不衰。在中國,酒常常被當做一種工具。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知心而寓之酒,人們更多的依靠飲酒而追求酒之外的東西。青梅煮酒是為論證誰是英雄;杯莫停的將進酒,為的是與爾同消萬古愁;竹林里狂歌的七賢,為的是借酒避難。酒在中國人眼里更多的是被當作一種交際的工具。所以在中國的酒文化中,缺乏對于酒本身進行科學而系統的理論分析和品評,更在意飲用他后帶來的美妙作用。
酒,對中國人而言,不只是一種飲品,還是一種文化,對酒的稱謂也有敬謙之稱,敬稱者如瓊漿、玉液,有趣的是謙稱,比如水酒、小酌、薄酒等,這都是我們中國人邀請他人做客的謙稱,可決不是說自己的酒質量不好。
中國人歷來重客薄己,寧可自己吃較差的酒飯,也得讓客人吃好喝好。所以當中國人說“略備兩三小菜”,那一定是非常豐盛的酒席;一說略備“水酒”,別以為是度數低、價錢便宜的,肯定是好酒。所謂“水酒”,就如同“寒舍”、“拙妻”、“犬子”一樣,充滿了中國文化的謙虛。
在西方,飲酒的目的往往很簡單,為了欣賞酒而飲酒,為了享受美酒而飲酒。當然,在西方葡萄酒也有交際的功能,但人們更多的是追求如何盡情地享受美酒的味道。
法國人飲酒喜歡細品,他們一定要把酒從舌尖慢慢滑到喉頭,因為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也嘗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飲。法國的香檳和葡萄酒是世界聞名的。香檳為喜慶準備,只要遇到喜慶之日,法國人就打開香檳,共同舉杯慶祝。但香檳不宜與烤肉同用,因為煙味會奪走酒味。
飲用法國的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時,有“白酒配魚,紅酒配肉”的不成文法則。而且白葡萄酒不宜太冰,紅葡萄酒不宜過溫。另外,酒杯也有學問,高腳杯可使手掌與酒保持距離,也就是不升高酒溫。想做“酒博士”很不容易,法國有幾個學校專門培養(yǎng)這種學生。
德國以啤酒著名,啤酒節(jié)、啤酒園、啤酒香腸、啤酒地下屋……德國人是變著法子享受啤酒。德國啤酒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裝一升!此外還有“啤酒冷”與“啤酒尸”的說法,令人摸不著頭腦?!捌【评洹毙稳萑寺渎浯蠓?,“啤酒尸”指那些喝得太多而躺在路邊的人。
墨西哥人也很愛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們的飲料也是美食。墨西哥啤酒別具一格,他們的啤酒是龍舌蘭做的,呈乳膠狀,而且釀好后當天就要喝掉。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飛機到墨西哥,飲上一大杯龍舌蘭做的啤酒,絕對是一件開心的事。
和老美去酒吧喝酒聊天是件很有趣的事。因為每當大家三杯下肚之后,一些有的沒的、通常不會講的小秘密或是一些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都可以在這時候聽到。所以這是一個能夠交到知心朋友的好地方。只不過老美的酒吧通常都不是很舒適,不但很吵很擁擠,空氣也很糟,而且還常常有人喜歡站著喝酒,所以去了幾次之后反而很懷念家鄉(xiāng)那些又高雅又氣派的酒吧。
〖編輯: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