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兒皇后”是西北這一帶與“花兒王”朱仲錄齊名的女歌手汪蓮蓮,她演唱的“花兒”韻味純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加上她多次在重要的花兒比賽中獲一等獎,所以,被人們稱為“花兒皇后”。而我和“花兒皇后”能夠“親密接觸”要得益于一次“采風(fēng)之旅”。
[關(guān)鍵詞]花兒 汪蓮蓮 康樂縣
“花兒”,又稱“少年”,是流傳于西北地區(qū)(甘肅、寧夏、青海)的一種山歌歌種。由于“花兒”多以花卉作比興,所以青年男女在對歌時,常親昵地稱對方為“花兒”(男對女)或“少年”(女對男)。這種本意用來稱呼情人的詞兒,后來逐漸變成了一種民歌名稱。“花兒皇后”是西北這一帶與“花兒王”朱仲錄齊名的女歌手汪蓮蓮,她演唱的“花兒”韻味純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加上她多次在重要的花兒比賽中獲一等獎,所以,被人們稱為“花兒皇后”。而我和“花兒皇后”能夠“親密接觸”要得益于一次“采風(fēng)之旅”。
2006年5月30日,在蘭州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老師的帶領(lǐng)下,我們幾個音樂學(xué)專業(yè)的研究生乘車趕赴林譚縣新城城隍廟的“花兒會”,希望通過這次實地采風(fēng),能對“花兒”這個山歌歌種有更直接。更深刻的了解。當(dāng)我們到了康樂縣的時候,得知附近有一個很出名的“花兒”女歌手汪蓮蓮,就臨時改變了原來的行程。專程去拜望她(在此之前,我曾在書上看到過她的照片和名字,但印象不深)。一路上我們向路人打聽她的家庭地址,不論男女老少反應(yīng)都強烈,雖然我已知道她有一定的名氣,但沒想到達到了這種程度,渴望見到她的愿望突然變的很強烈。由于她住在渭源縣峽城鄉(xiāng)較偏僻的土排村,車無法駛?cè)?,我們就改為步行,走了大約二十分鐘的土路,看到了一個鐵索橋(具體的說是用生了銹的粗鐵絲和木板搭成的簡易鐵橋),當(dāng)我踩到上面,看著橋下的湍急的河水,心里有種難以抑制的恐懼感,好不容易走過了像秋千一樣的橋,又走過了一個村莊,這才看到了汪蓮蓮居住的地方——蓮花山。通過四處打聽。我們找到了汪蓮蓮的家并見到了她,她高高的個子,中等身材,雖然已年近半百(48歲),但通過她臉部的輪廓和臉龐上綻放得笑容,仍能看出年輕時的風(fēng)韻。我們對她說明了此次的來意,猶豫片刻,她告訴我們關(guān)于花兒的一些特點和講究:“花兒”由于流傳地區(qū)不同,結(jié)構(gòu)、格調(diào)、風(fēng)格、唱法,也都有了很大的差別。為了區(qū)別它,人們習(xí)慣把它分為兩大流派。即臨夏“花兒”和洮岷“花兒”。臨夏“花兒”又叫河州“花兒”,流傳比較廣泛,在西北各省區(qū)都有流傳。洮岷“花兒”又叫蓮花山“花兒”,主要流傳在甘肅省境內(nèi)。汪蓮蓮主要演唱的是蓮花山花兒,蓮花山花兒屬于洮岷花兒,位于臨洮一岷縣,洮岷花兒分南北,南部用“安”代表最后一句詞,不唱具體詞。北部是蓮花山令,最后一句唱出來。其歌詞內(nèi)容豐富,見啥唱啥,即興創(chuàng)作,曲調(diào)固定,都是一個調(diào)子。演唱中最少要三個人唱,其中一個人唱,一個人遞詞,一個人和唱。
蓮花山花兒分單套,雙套,三轉(zhuǎn)腔。
單套:一句一押韻
比如《蓮花山的白牡丹》
蓮花山的白牡丹,娃娃不領(lǐng)門不看,
一年一趟蓮花山,把菜還讓雞吃完。
雙套花兒:兩句一押韻
比如:
蓮花山的水簾洞白石山的草干了。
不說吧你長得俊還說我的眼饞了。
把你的心上吃的重不管路兒遠(yuǎn)著哩。
你走我就把你送不怕男人管著哩。
三轉(zhuǎn)腔:兩句一轉(zhuǎn)(歌詞內(nèi)容轉(zhuǎn))
比如《蓮花山令》
我想你的心上急抓抓,想著滿炕鐵喀啦。
喀啦跳的五尺高。正跳著時你來啦。
知道你來我不跳,跳著把肋骨閃壞了。
花兒的禁忌是:在長輩面前不能唱:姑娘結(jié)婚之前也不能唱:在家不能唱。至此,我們明白了她的意思,就跟著她到了村外河邊,她叫上了她的表妹張春蓮和丈夫趙意立跟她和唱、遞詞。當(dāng)汪蓮蓮唱出第一句的時候。我就被這種山歌的原始美深深感染了,我終于明白了這么多人熱愛這種民間藝術(shù)的原因,并隱隱的體會到了以前見過的一首“花兒”歌詞的含義。
花兒本是心中話,
不唱是由不得自家:
刀刀拿來頭割下,
不死了還是這個唱法。
當(dāng)天,汪蓮蓮和她的搭檔(汪蓮蓮和張春蓮各拿一把彩色的扇子,趙意立在旁邊遞詞)一起演唱了很多“花兒”:《二牡丹令》、《三閃令》《唉啦啦令》、《山令》、《蓮花山令》《尕妹子是牡丹花中的王》(情歌)。我只能記得并演唱其中的一首《二牡丹令》:
中國哈地甘肅七十二個縣來吧,
二牡丹來呀二呀梅花,哎呀
滿山坡呀,漫洼子牡呀丹呀,
四方地個朋友來呀見面來吧
二牡丹來呀二呀梅花,哎呀
唱一首呀花兒子舒呀坦呀!
第二天,我們跟隨著汪蓮蓮去了康樂縣馬家峽端午節(jié)花兒會,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花兒會。那里三面環(huán)山,滿眼的綠色。難以想象。在黃土覆蓋的甘肅會有這樣一個地方。在通往花兒會的路上可以看到路邊是特色小吃和好玩好看的東西,就像是農(nóng)村趕集,到了山腳下抬眼望去,山坡上人們?nèi)宄扇旱淖谝黄?,戴著白色的帽子,撐著大大的花傘。我們剛到的時候“花兒”演唱還沒有開始,大約過了半個小時,隨著一句長長的“哎……”花兒會正式開始了,我不懂這里的方言,所以聽不懂她們唱的是什么意思,我只聽見空氣里充滿了“花兒”的純樸聲音,他們這種演唱熱情和樂在其中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們這些學(xué)院派的人在汪蓮蓮的領(lǐng)唱下,也跟著和了起來,一會的工夫,我們周圍就圍了好幾層人。他們或許是為了聽“花兒皇后”的演唱,或許是被我們的“業(yè)余”聲音所吸引,我心里充滿了激動,仿佛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中。到了和汪蓮蓮分別的時候,她最后給我們唱了一首《蓮花山令》,我依舊聽不懂歌詞的意思。但她的聲音卻留在了我的腦中,久久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