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晴以前覺得畢業(yè)進了知名外企就是天堂??蓭啄晗聛恚虐l(fā)現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一個樣—直到現在,她還沒搞清楚總經理所說的大Boss究竟是哪個層面的Boss。還有那升職的許諾,又漸行漸遠,甚至變得遙遙無期了。
人力資源采購大集中
許晴這幾天心情很好,因為總經理有一天下班前專門過來拍拍她的肩膀,說:“小許啊,這幾天狀態(tài)不錯嘛,再接再厲!”主管人力資源的譚經理還專門叮囑:“有時候,下班也加加班,多呆一段時間。你也知道,最近金融危機不景氣,大Boss專門下令,我們人力資源部要晉升一名9級的資深專員。你一定要努力,我很看好你!”許晴心里很是高興,心想:我這個6級的“老員工”總算熬到頭了,如果真有一天,不僅能做上副主管,還能在每況愈下的金融大環(huán)境下每月加上900“大洋”,要知道博識通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的海聞咨詢剛剛關閉了臨海分公司。這事兒聽了四年,也等了四年,終于等到了經理親口說出的那一天,總算有出頭之日了??墒?,作為臨海分公司的招聘專員,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棘手的事情還在后面。
博識通集團是美資全資公司,許晴所屬的是北方區(qū)臨海分公司,上頭有位于北京的北方區(qū)公司,有位于上海的中國區(qū)總公司,還有位于東京的亞洲區(qū)總部以及位于紐約的全球總部,一層一層,等級森嚴。別以為“等級”這個詞只在“國企”中適用,在博識通這樣的老牌外企,也是如此。許晴以前也不知道,覺得畢業(yè)能進這樣的知名外企就是天堂??蓭啄晗聛恚虐l(fā)現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一個樣—直到現在,她還沒搞清楚總經理所說的大Boss究竟是哪個層面的Boss。
就在這個月,因為金融危機的緣故,博識通集團突然決定將采購的權限上收至中國區(qū)總部,實施集中采購。人力資源部也不例外,以往放在臨海分公司的“畢業(yè)生招聘”、“高級Trainee計劃”和“頂尖獵頭”等項目的資金審批權限一夜之間就被“完全剝奪”。說實話,這樣一來,不僅許晴面對獵頭公司們少了說話的底氣,就連她的頂頭上司主管張雨桐也總覺得少了些什么,畢竟從北方到南方,存在相當的差異,她也不知道這樣的結果會給以后的招聘帶來多少改變。“只要不是挑戰(zhàn)就好。”許晴默默祈禱。
上級BOSS緊急介入
其實,臨海市的高端人才本身就十分有限,各個企業(yè)之間爭奪非常激烈,因此對于獵頭公司往往開出25%~30%“提成”的高價,有的特殊人才甚至高達35%。由于博識通公司是常年保持合作關系的“大客戶”,因此獵頭對博識通公司本身就有優(yōu)惠,一般給出20%~25%的較低價格。畢竟,博識通一般招聘的人比較多,薄利多銷也是一種經營策略。但是,張雨桐和許晴都明顯感到,獵頭公司推薦的“人才”質量似乎每況愈下,不僅各專業(yè)部門老總們的臉色每況愈下,連一些主管都滋生了不少怨言,積怨已久的結果就是都將矛頭指向了人力資源部。好在許晴與不少獵頭公司關系還算處得不錯,基本將推薦候選人的面試成功率保持在15%左右。要知道,在人力資源領域,一般的情況只有10%甚至更低,這還真得靠許晴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識人技巧。其實,根本原因許晴比誰都清楚:一分價錢,一分貨—你壓低價格,特別是低于市場價格,整個市場就不會為你努力干活:“這就是那只無形的手!”
但是,上??偛靠捎X得20%~25%的“提成”仍然偏高,盡管張雨桐她們報上去的數字是24%~28%,她們給與總部留出了一點“砍價”的空間。在她們看來,集中采購后的價格低于報價2%-3%就足矣,再壓低價格只能是“欲速則不達”??墒牵趲状螠贤ㄖ?,集中采購部立即把價格壓低4%,這已經是市場的底線,也是張雨桐和許晴的底線。但是,采購部的汪總仍然不善罷干休,他決定親自再來臨海市一趟。“看來這新成立的部門,都想跟上面邀功,非得做到山窮水盡、民不聊生不可?!痹S晴分析得透徹,張雨桐并不動聲色,只淺淺地說:“這個汪總,可不好惹,據說是是公司內‘上海幫’的二號人物,人精著呢?!?/p>
她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僅汪總來了,還帶了一位來自東京亞洲區(qū)公司的華裔Mr.陳,據說是博識通公司亞洲區(qū)總部的高級經理。兩人乘頭艙而來,雙雙下榻臨海最豪華的凱賓斯基飯店,與獵頭的談判就此開始。但何時才能結束,何時才能開始繼續(xù)候選人的供給?張雨桐和許晴心里都沒譜。
橫刀添亂
這段時間,恰恰是農歷新年之后,臨海公司一些高管和員工拿完紅利,紛紛跳槽,另謀高枝。這段時間,許晴忙得焦頭爛額:招聘、發(fā)布、維護,外聯、篩選、測評,打分、面試、匯總……兩三輪下來,許晴已經有些頭暈目眩,偏偏有時候經理們拿不定主義,還要四面、五面、六面。由此,許晴聽到與“面”有關的詞語感覺發(fā)瘋,食堂的“面條”她絕對不碰,連“方便面”都退避三舍。加起班來,咬咬牙,寧可叫更高檔次的外賣。
可是,集中采購部偏偏此時橫刀添亂。因為要跟獵頭公司們談判,汪總特地成立了一個“專家組”,組長當然是汪總本人,副組長是Mr.陳和臨海分公司的總經理寧明,秘書長是臨海分公司人力資源部的譚總,張雨桐和許晴都是組員。
談判自然在白天,而且一般都是出去談,一談就是幾個小時。許晴不僅要談,還要記錄,來來回回折騰,面試一般都見縫插針地設在中午和晚上。但是,汪總與陳先生的談判并沒有取得什么實質進展。第一天談判,兩人就被浩瀚獵頭高主管的一句“您知道臨海獵頭公司的行情是多少,您又知道在臨海,一個獵頭的成本有多少嗎”問得啞口無言。好在有許晴打圓場,事情才算蒙混過關。只是,許晴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卻讓汪總起了疑心。
汪總表面上不動聲色,內心卻打起小疙瘩來,他尋思:“你們分公司人力資源部怎么‘胳膊肘往外拐,調炮往里揍’呢,怎么還能幫著獵頭公司說話呢?一定早有預謀,很有可能串通一氣以權謀私!”當然,他沉住氣,沒有明說。事情往后的發(fā)展就更出乎張雨桐和許晴的預料了。
回馬槍
兩天后,汪總和Mr.陳飛回上海。許晴長出了一口氣,認真投入招聘工作??墒?,幾天后的浩瀚獵頭高主管的一個電話讓她吃驚:“你們公司那個上海來的汪總和陳先生怎么又回來了,這兩天天天把我約出來談,一坐就是三個小時,把我折磨得沒法!我接待也不是,不接待也不是?!薄罢O?他們回來,我們怎么不知道?。俊痹S晴將信將疑,云里霧里,可高主管決不是無事生非、無中生有的人?!拔疫€奇怪,他們談判為什么不叫上你們呢?”高主管也好生納悶。許晴更覺得疑惑,趕緊把情況向張雨桐和譚總做了匯報。譚總也好生奇怪,只是作為分公司的“下屬”,即便查到了當面也不好直說什么。
四天之后,許晴又接到浩瀚獵頭高主管的電話:“我服了,我投降了!我實在和這倆人耗不起了,天天來公司找我,要不一個電話就是一兩個小時,我實在抗不住了,為了應付他們,我其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工作暫停了整整四天!最后,只能向他們提出的13%妥協了?!痹S晴大吃一驚,“13%!怎么?高先生,你們還做不做了啊,這么低的比率根本沒有盈利空間啊!”對方也很痛快:“沒辦法,我們只能先這樣,只是以后能不能向貴公司推薦到合適的人,特別是推薦人的質量我們就不敢保證了?!痹S晴趕緊安慰道:“高先生,可別這么講,我們關系一直不錯,千萬不要因為這事情影響了我們雙方長期的合作。最近我們公司正好要擴大招聘范圍,還需要你們多多支持??!”倆人又寒暄了幾句。許晴聽出高主管興致很低、郁悶正深,又好生安慰了一會,才掛了電話。
果然,這天下午1點半,寧總和譚總都接到了發(fā)自汪總的郵件。待張雨桐和許晴看到時,已經是快下班的時候了,是譚總cc(抄送)的。汪總的口氣很狂傲,意思是你們臨海分公司做不到的事情我和陳先生都給做成了!想來,某位大Boss看到這種辦事的力度與結果,必定十分高興,很有可能就將他們晉升給辦了。
讓許晴不解的是,汪總和Mr.陳居然提出讓臨海公司負責報銷他們的出差費用和補助,每人每天談判薪水500美金,六天就是3000美金,而且住宿費用也高達12000人民幣,還有頭艙的機票、車馬費、餐飲費和公關費等等 “簡直是天文數字,不可思議,他們想錢想瘋了么?”許晴不禁脫口而出。張雨桐也很不痛快,卻又找不到發(fā)泄的途徑?!八麄冞@意思,就是我們無能!而且居然大言不慚地發(fā)給總經理,真不要臉!”面對一位怒發(fā)沖冠的主管,許晴也只有聽著的份兒,甭提這難受勁兒了。
愧對小趙
其實,譚總也明白,汪總這事兒簡直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本來臨海不少老總都因招聘的事情有所看法,如此雪上加霜的一刀,他所在的人力資源部必將面臨更大的壓力。于是,趁著北方區(qū)人力資源副總的空缺,他決定主動申請,準備“乘風而去”。當然,在臨海,這事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是,留給張雨桐和許晴的就是招聘者的極大空缺,特別是那些比較專業(yè)和資深的人才。博識通公司的談判過程就像“流言蜚語”一樣,一瞬間傳遍了臨海市的所有的獵頭公司。結果,在人力資源圈內,一聽博識通,獵頭都以之為“燙手的山芋”,紛紛避而遠之。并把以前給與博識通的推薦全部轉移給他的主要競爭對手,像信合咨詢與易眾顧問。畢竟,他們至少可以給到25%,以一位月薪10萬的中層經理計算,與13%足足多了12%,就是12000“大洋”!在現在這樣動蕩的環(huán)境下,哪家公司還嫌錢多呢?
許晴深深地知道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連一個IT支持崗位的申請人都足足等了10天,簡直不可想象!幸好與浩瀚獵頭高主管的私人關系不錯,這才推薦了3個有2~3年工作經驗的候選人前來面試。三輪之后,許晴圈定了小趙:重點大學本科畢業(yè),在外企支持部門工作了兩年,評價不錯、績效相當、崗位對口。最重要的,他對薪水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僅提了3000以上;不像其他兩人都“獅子大開口”報了4000與7000元。“這是什么形勢啊,提出的要求還這樣不靠譜?”許晴心里暗想。
幾次深談,許晴確定了3099的月薪,張雨桐也批了。但是,到了譚總那邊卻受到了質疑:“能給3000的為什么多給這99元呢?”許晴用郵件解釋道:“畢竟小趙工作了兩年,績效也比較好,專業(yè)與崗位都很合適,而且他提的期望薪水也是3000以上。因此,本著節(jié)約成本的原則,就加了這么一點點。”譚總還算明白,大筆一揮也批了。但是,轉到IT支持部的劉總那里,又問了相同一個問題。等到解釋清楚,到了臨海公司覃蕊副總經理那,又解釋了一遍,甚至最終到了譚總那兒,也少不了。
許晴有些后悔,她覺得對不起小趙,當初真該寫上3300或者3500,要不就寫3888!
晉升不是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萬萬沒有想到,譚總申請北方區(qū)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的崗位獲得批準。這天晚上,公司舉行了一個歡送會。大家似乎都很高興,尤其是譚總,可許晴心里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輪到許晴敬酒時,眼睛里早已沒有了譚總的面容,滿腦子都是那個曾許諾過的晉升的機會。
臨海分公司新上任的人力資源總經理正是張雨桐,正是譚總傾力推薦。畢竟,如果沒有人及時接替,他也不能走得這樣痛快,莫不如順水推舟地順心順手,雖然張雨桐事實上并不能完全勝任。不同的是,現在招聘團隊只剩下許晴這一個“小兵”。以前許晴還可以“朝九晚五”,現在差點就是“朝三暮四”,天天都在11~12個小時。工資不見漲,壓力卻漲了不少。以前遇到什么問題還可以跟時任主管的張雨彤商議,現在人家做了總經理,距離卻遠了許多。見面除了點頭打招呼,臉色也變得冰冷起來。
集中采購的連鎖反應還遠遠沒有結束,正是由于集中采購的長期壓價導致博識通臨海分公司出現了幾年不見的“人力資源供給荒”,IT支持部、公司咨詢部和集團研發(fā)部都遇到了“將多兵少”的狀況,一時間工作壓力驟然增加,許多員工紛紛累倒、病倒。在其他公司還在為客戶資源犯愁的時候,博識通公司卻為無人可用、無人能用、無人敢用犯難。一時間,許多項目紛紛推后、延期甚至出現暫停。關于博識通公司的謠言四起,公司的良好聲譽受到極大的損害。最終,博識通中國區(qū)總部不得不從北方區(qū)、南方區(qū)等公司臨時抽調人馬前來補缺。用中國區(qū)總裁史哲夫的話講:“亡羊補牢,尤為未晚?!钡?,博識通公司卻因此損失了上千萬人民幣,而聲譽的損失就更不可估量。公司官方將結果歸于經濟不景氣的外因,沒有任何責任人受到追查和處分。其實明總、譚總、新任的張總還有許晴本人都心知肚明,只是誰也不愿提起,也不敢提起。
許晴還是一個人扛著招聘的重擔,多了不少壓力,也多了幾分孤單,說具體了是一種“無人喝彩”的孤獨。她才明白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而那個能說了算的大Boss到底是誰,她依然還不知曉。還有那9級升職的許諾,又漸行漸遠,甚至變得遙遙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