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長江天險的特殊情報人
看過《渡江偵察記》等影片的人,都會感到驚奇,在國民黨軍隊鐵桶般的防御下,敵人的情報是怎么落到我軍手中的呢?
這里有兩位特殊的共產(chǎn)黨人功不可沒。一位是北伐老將吳仲禧,曾任過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師長。此人膽大心細,足智多謀,機敏過人,在汀泗橋、賀勝橋和武昌戰(zhàn)役中,以機智英勇的過硬本領(lǐng)而成為赫赫有名的驍將,因而取得了蔣介石的高度信任,他以中將的身份進入國民黨軍事首腦機關(guān)。
另一位是國民黨元老許崇灝之子許錫纘,其叔父曾是蔣介石的直接上司,因為這層關(guān)系,蔣介石對許家的后代不得不另眼相看,加上許錫纘儀表堂堂,年輕有為,深得宋美齡的喜愛,自然也博得蔣介石的青睞。1943年10月,由蔣介石親自提名,許錫纘被首推到美國留學。1946年仲秋,許錫纘以優(yōu)異的成績學成回國,蔣介石對他進行一番考核后,將他留任國防部第六廳二科中??崎L。
這一職務對許錫纘來說求之不得,雖不能直接接觸情報,但他可通過關(guān)系接觸各種軍事機密。特務對他不放心,狡猾的保密局局長毛人鳳這個老派軍統(tǒng),給他配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特務,想以色情收買他,從他身上找出破綻,許錫纘經(jīng)黨組織同意后,來個將計就計,以假對假。結(jié)果。許錫纘不僅未被女特工擊中,反而從她口中得到了不少重要情報,使敵人的陰謀未能得逞。
1948年,徐州地區(qū)正醞釀著長江以北的一場大決戰(zhàn),蔣介石點名將吳仲禧調(diào)任徐州剿共總部,這一人事變更對吳仲禧是如魚得水,他可以直接掌握軍事情報,對共產(chǎn)黨的工作更為有利。他一面積極應付本職工作,作秀于人,讓蔣介石放心,一面立即與身在香港情報分局的地下黨負責人潘漢年取得聯(lián)系,于是許多重要情報不斷經(jīng)他手中發(fā)出,傳到我軍手中。
1949年1月“徐蚌會戰(zhàn)”之后,國民黨京滬衛(wèi)戍司令湯恩伯集中兵力固守長江天塹,即向沿江的十個軍長下達命令,明確準確位置、任務及后勤補給等項。湯恩伯在備戰(zhàn)會上再三強調(diào),這是重要軍事絕密,誰要泄露,格殺勿論。然而,他做夢也不會想到,隱蔽在他部下的吳仲禧正是中共地下黨員、我軍的絕密情報員。受蒙的湯恩伯對他深信不疑,客觀上讓大量的情報都落在吳仲禧手中。就這樣。敵人的情報一份不漏地及時地被吳仲禧用電臺轉(zhuǎn)給了香港分局。
情報的不斷泄密,使國民黨高層大為不安。一天深夜,湯恩伯突然召開緊急會議,似乎有針對性地面對吳仲禧說:“我們內(nèi)部有人通共?!眳侵凫闹幸惑@,但他馬上鎮(zhèn)靜下來,泰然自若地回答說:“不可能。絕不可能??偹玖钣H自把關(guān)的要人。還能有什么問題?”湯的眉頭皺了幾下,轉(zhuǎn)過臉自圓其說:“我想也不可能,雖然我防范甚嚴,但非常時期不得不防?!睆拇耍瑴珜η閳蠊ぷ鞴艿酶鼑懒?,事事親手把關(guān),使得吳仲禧有時感到十分為難。
就在這個時候,許錫纘以他特有的條件也向敵軍核心部位靠近,并加緊行動。然而。就在這至關(guān)緊要的時刻,國民黨政府見大勢已去,準備將總部南遷廣州。作為國民黨核心情報機關(guān)人員的許錫纘是非去不可的。他想:這一去,長江的情報就成問題了,怎么辦?略假思索,他急中生智,來個主動請纓,要求留守長江為黨國效力,決戰(zhàn)到底,并故意咬破指頭在紙上寫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雙關(guān)語。
照樣被蒙在鼓中的蔣介石對他的臨危請命行為大加贊賞,說他不愧為黨國的驕子,軍中精英,當即批準他以國防部第六廳的代表身份出席重要會議。湯恩伯對他的舉動更是感到由衷欽佩,要他直接參與擬訂長江防御作戰(zhàn)計劃,還讓他會同第二廳、第三廳、兵工署等有關(guān)人員乘船沿江視察馬鞍山、裕溪口、蕪湖等渡江的布防形勢。這使許錫纘對長江防御軍情了如指掌。
3月28日上午,湯恩伯偕吳仲禧到三廳留守處召集緊急會議。許錫纘雖是與會人員,但并不知吳仲禧是自己人,他們相互交談全是一套官話。會上,保密局局長毛人鳳特地提出三條防御措施:一是將長江下游大批木船排成長隊,壓上石頭沉在江中,以堵塞江道;二是必要時在長江各渡口倒放汽油,燃燒成火網(wǎng)以封住江面:三是在長江南岸各渡口附近的村莊水井中放人毒藥。最后還宣布:第一、二條由部隊實施,第三條由保密局實施。
情況刻不容緩,萬分火急!會議一結(jié)束,許錫纘當機立斷,決定寧可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他借口軍務需要,自駕吉普車向上線人送去這一重要情報。第二天清晨,我軍早混在國防部撤退人員中的又一地下黨人,接到情報后乘坐前往廣州的飛機,通過廣州的一個特別渠道轉(zhuǎn)入香港分局。
4月20日午夜,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根據(jù)這一情報,發(fā)出橫渡長江的密令。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zhàn)軍和陳毅、粟裕指揮的第三野戰(zhàn)軍根據(jù)吳、許提供的情報,率領(lǐng)百萬雄師,飛渡長江,在五百多公里的戰(zhàn)線上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旗開得勝,一舉突破長江天塹。
當渡江的炮聲轟隆隆響起,“百萬雄師過大江”之時,吳仲禧和許錫纘兩位為我軍突破長江防線立下汗馬功勞的地下情報工作者,又馬不卸鞍地投入了新的戰(zhàn)場,一個回到上海,一個前往廣州。他們牢記黨組織的囑托,“你們默默無聞地在沒有陽光的地方進行工作,但你們的事跡都改變了歷史”,繼續(xù)在黎明前的黑夜里完成他們的特殊使命。
戰(zhàn)斗在總統(tǒng)府內(nèi)的英雄
解放戰(zhàn)爭,我軍勢如破竹,蔣軍節(jié)節(jié)潰退,一敗涂地。蔣介石自認為固若金湯的南京總統(tǒng)府搖搖欲墜。令他不敢相信的是,傾覆蔣家王朝老巢者,竟是我黨的一位女中共地下黨員。
1947年12月,蔣介石對我人民解放軍的幾大重點進攻均遭到慘敗之后,并不甘心,決定孤注一擲,作最后掙扎。他一方面暗中準備退路,另一方面對他的心腹反復強調(diào),令他們采取特殊手段嚴加防范,密切注意中共對他們的飛行員和“御林軍”進行策反工作。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我黨決定效仿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腹中之法,打進敵人內(nèi)部。這是一場極其復雜而艱巨驚險的斗爭,也是一場斗智斗勇的生死決戰(zhàn)。
這一重大任務派誰完成呢?黨中央認為,時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的陳修良是個合適的人選。她雖是個女同志,但年富力強,又智勇雙全。這一人選選定之后,即報請毛澤東審閱,毛澤東二話未說點頭同意了。具體實施這一工作的是沙文威和林誠兩人。沙、林二人是紅色諜報專家李克農(nóng)的得力助手和干將,他們一直在李克農(nóng)的麾下沖鋒陷陣,神出鬼沒,屢建奇功。
在這之前,林誠早已做了臥底,工作于國民黨內(nèi)部,其公開身份是國民黨空軍第四醫(yī)院中尉航空醫(yī)官。林誠工作老練。可謂“老謀深算”。陳修良受命第一個要策反的對象是國民黨空軍轟炸機四大隊飛行員兼大隊長俞渤。此人為人正直,腦子好使,又具有較強的民族精神,且技術(shù)熟練,抗日戰(zhàn)爭中立過不朽戰(zhàn)功,在同行中是具有一定影響的人物,曾有“神鷹”之譽。林誠根據(jù)陳修良的密令,利用一切機會與俞渤套近乎,頻頻約會。一次在推杯換盞的飲酒過程中,林誠發(fā)現(xiàn)俞渤果然性情豪爽,他從其話語中隱隱感到他對蔣家王朝存有不滿情緒,不由心喜。
二人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林誠見時機成熟,一次專請俞渤到他家做客。飯前,林誠特意將話轉(zhuǎn)入正題。俞渤先是沉默,突然,茶杯在他手中顫抖幾下。林誠洞察對方心態(tài),不由一愣,一顆期待的心立即懸了起來。就在這時。俞渤往嘴中猛倒一口茶。對林誠說:“我愿意走棄暗投明之路!”話語鏗鏘有力,林誠如釋重負,心中平靜下來,他急忙抓住俞渤的手說:“歡迎,非常歡迎?!庇岵衬曀?,又忽然發(fā)問:“你能做主嗎?”林誠見事已至此,即向他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俞渤大喜。二人經(jīng)過一番溝通之后。林誠擔心機組其他幾位起義的把握性不大。俞渤毫不猶豫地說:“他們幾位是我的心腹,不會出問題?!绷终\即與他同飲。并祝他一路順風。
陳修良為讓工作做到萬無一失,在林誠的引薦下親自同俞渤談過一次話,進一步向他講清了我黨的政策。特地闡明“革命不分先后”的道理。俞渤更加充滿必勝的信心,他滿懷豪情地向光明大道邁出了第一步。
當晚9時,俞渤和同機四位伙伴,駕一輛軍用吉普車直奔南京大校場機場。不料負責警衛(wèi)的士兵攔住他們不準入內(nèi),說:“上方有令,一律要持特別證件才能進去?!?/p>
原來蔣介石整天惶恐不安。擔心眾叛親離,為防萬一搞了個突然襲擊,以為可以逃過厄運。幸好俞渤隨機應變,加上平日與這些衛(wèi)兵有過交往,編造了一個謊言又加好言相待,闖過了險關(guān),將車子開進機場,徑直來到514號B24轟炸機前。迅速上了飛機,騰空而起。
第一步“脫離虎口”成功了。但第二步要轟炸蔣家王朝的南京總統(tǒng)府,他犯難了,因為沒有塔臺指揮,是無法命中目標的??汕闆r萬分緊急,刻不容緩,他只能憑著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選定一個大方位投下了三噸重的重型炸彈。果然,由于坐標的差異,炸彈在燕子磯爆炸了,未能炸掉總統(tǒng)府。這次轟炸南京政府雖未成功,但卻為埋葬蔣家王朝炸開了墓坑,敲響了喪鐘。
第三步是起義成功后,B24起義機的降落地點,按我黨中央的指示,應飛往丹東機場降落。不料在飛行途中。出了意外,燃料不夠。俞渤焦急萬分,與機組人員果斷決定就近在石家莊求降。無奈石家莊我軍守備部隊事先沒接到任何聯(lián)絡信號,以為是敵人晚間偷襲,毫不客氣地以高炮進行攔截。而此時飛機上的燃料已近于零,炮彈又不斷在機翼下射過。俞渤知道是我方發(fā)生誤會。他急中生智,一面不停地向機場呼叫,一面在城市上空盤旋,終于讓我部認定,馬上放棄炮射,點燃一排火把,迎接飛機平安降落。
約兩個小時之后,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羅青長奉毛澤東、周恩來之命,熱情接待了俞渤一行。
俞渤駕機起義,如發(fā)生了一次強烈地震,大大動搖了總統(tǒng)府內(nèi)的軍心。
蔣介石聞訊,氣得摔杯掀桌,大罵“俞渤娘希匹的不是好東西”。同時,對身邊的“御林軍”防范更加嚴密,并采取了相關(guān)措施。為了便于掌握兵力,蔣于1948年將九十七師與一○二師合并為四十五軍,歸南京衛(wèi)戍總司令張耀明節(jié)制,同時加封覃異之為副將。張耀明不僅是蔣介石的親信,而且是軍界的鐵腕人物,他除了擔任南京防衛(wèi)工作外,還負責南京與當涂間長江江防陣地和京郊守備任務,其重點是看好由王晏清負責的“御林軍”,使他們不落我軍手中。
為策反這支“御林軍”,陳修良頗費苦心,派誰去呢?她反復琢磨,最后鎖定沙文威的另一個干將陸平去完成這一艱巨任務。
陸平是湖南人,他的公開身份是記者。他有個老鄉(xiāng)叫鄧昊明(湖南永興人),平日與他關(guān)系密切。鄧昊明是九十七師師長王晏清的親娘舅,老同盟會員,為人剛直不阿,熱愛和平,是孫文主義的積極倡導者。鄧昊明的女兒鄧健帆是陸平的同學,也是激進分子,早在湖南教書時,由于不滿時政,發(fā)動學生罷課,曾被國民黨縣黨部逮捕入獄,出獄后跑到南京找過陸平。鄧健帆對陸平印象極好。陸平便利用這層關(guān)系,先找了她的父親鄧昊明、母親李君素,然后再會她的表兄王晏清。從此,他們經(jīng)常相聚,陸平成了鄧府的常客。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陸平逐步成了王晏清的朋友、摯友和肝膽相照的密友,他的諍言讓王晏清下定了起義的決心。王晏清決定見機而行。但也提了一個條件,要保證他家人的人身安全。陸平代表陳修良當即向他表了態(tài)。
然而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又遇上了難題。何時起義,投向解放軍何部呢?一切都迫在眉睫。越快越有利。就在1949年3月,陳修良將這件事匯報給黨中央。毛澤東、周恩來當即指示,要她直接與三野陳毅司令員聯(lián)系,由陳毅統(tǒng)一指揮。
孰料,狡猾的張耀明對王晏清產(chǎn)生了懷疑,在他返回江寧鎮(zhèn)駐地后對其進行扣押,并上報蔣介石。上方指令決定對他進行秘處。情況非常危急。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張耀明接到湯恩伯的急令,要他到上海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張耀明在臨走之前特意叮囑覃異之,要他嚴加看管王晏清,密切注意他的一舉一動,稍有異樣,當即處之。
覃異之對湯恩伯搞了一個口是心非。因為他與王晏清交情極深,從某種意義上講,王晏清還是他的救命恩人。他想,現(xiàn)在蔣家王朝末日將近,何不趁機來個以恩報恩呢?他決定豁出去救王晏清一把,并設計了一個假圈套。讓王晏清順利脫身。
王脫險之后,連夜返回到江寧鎮(zhèn),帶上家小和四千“御林軍”起義渡江。不料被國民黨聞知,立即派大軍追剿,王晏清沉著應戰(zhàn)??墒菓?zhàn)中因敵人用喇叭喊話,顛倒是非,進行挑撥,中途逃脫了一些立場不堅定的富家子弟,但其中精英終于突破最后一道防線。陳修良長長舒了一口氣。王晏清的到來,受到陳毅的熱烈歡迎和設宴招待。
1949年4月29日,在解放了的南京國民大會堂中,當二野司令員劉伯承、副政委張際春、參謀長李達走進會議室時,政委鄧小平指著身邊一位俊秀的中年婦女對劉伯承說:“伯承,這位就是策反南京飛機大隊和‘御林軍’的陳修良同志?!眲⒉袧M臉笑容地上前握住她的手說:“同志嫂,我們得謝謝你喲?!痹谂赃叺年愐阈χf:“這位同志嫂可傾了蔣家王朝的老巢啊!”說得大家都笑了。
1998年10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在上海市委領(lǐng)導陪同下專程看望了這位九十二歲高齡的“同志嫂”,并稱贊她為解放南京,為建立新中國,功不可沒。
(責任編輯 陳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