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式”好男人
楊絳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描述她的父親:“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們子女從小到大,沒聽到他們吵過一次架。舊式夫婦不吵架的也常有,不過女方會有委屈悶在心里,夫婦間的共同語言也不多。我父母卻無話不談?!?/p>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曾由南洋公學派送日本留學,在辛亥革命后當過省級的高等審判廳長,還曾任京師高等檢察長。事業(yè)不可謂不輝煌,卻始終尊重妻子,愛護孩子,可謂是好男人的一個范本。
他事業(yè)有成,卻始終對妻兒保有平常心和真性情,如一棵大樹,給妻兒撐起一方綠蔭,讓他們自在地呼吸,歡暢地生活。真正素質(zhì)高,有涵養(yǎng),事業(yè)有成的男人大多是愛老婆愛孩子的,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外面得到了相應的認可和尊重,自尊心和成就感得到很好的滿足,所以,在家,更愿意表現(xiàn)自己輕松和隨意的一面,他們悉心呵護妻子,努力和孩子成為朋友,營造一種溫馨和睦,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讓家成為妻兒的避風港。這樣的好男人就是“綠蔭式”的男人,他們用能力和愛心為妻兒撐起一片綠蔭,讓他們生活得幸福。
刻骨銘心的缺憾之愛
在《飄》里,衛(wèi)希禮對于郝思佳,似乎是女人愛的第一個男人對其一生產(chǎn)生深刻影響的典型范例,郝思佳所渴望的愛情,一直沒有從衛(wèi)希禮那里得到,因為失望和極度的渴望,竟變得從任何別的男人那里索取起愛來,都特別地理直氣壯。
其實人的情感,在很多方面,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偏執(zhí),它絕不僅僅局限于男女之情。比方女作家杜拉斯,因為從小渴望母愛,而又沒有得到,這讓她的一生都充滿了一種理直氣壯的怪戾之氣。好在她是作家,有辦法靠寫作來得到宣泄,但對更多的平凡人來說,一段刻骨銘心的缺憾之愛,足夠讓他的一生就此深陷懷疑。
雖說愛情不是買賣,沒法放在天平上衡量,但在戀愛的事兒上,付出情愛嚴重不對等時,當然得有人承受更多的痛苦和失落。
這不是愛情失敗不失敗的問題,也不是挽救或不挽救的問題,更不是在乎或不在乎的問題。在她,是一段心甘情愿的虐戀,于你,則是焦慮不解的折磨。
孩子高考失利怎么辦
十幾歲的青少年在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上通常不如成年人,所以高考失利,對他們的打擊超乎尋常。不少孩子會選擇比較極端的方式來宣泄失意與苦悶情緒,比如長時間悶悶不樂,避見親戚好友,家長說幾句,便發(fā)生言辭上的激烈沖突,甚至離家出走,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由考試失利后產(chǎn)生的系列心理問題引發(fā)的。這時,家長的言語和行為方式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孩子。
父母在孩子的價值觀培養(yǎng)和自我形成中,無疑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鼓勵、支持和接受孩子的表達,并且讓孩子學會把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表達出來,可以很大程度地緩解壓力,并促進其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
做一個很好的聆聽者,但并不一味包容。當面對情緒低落的孩子,家長更需要通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幫助其樹立信心。不要隨意指責和埋怨孩子,更不要秋后算賬,說一些挖苦諷刺的話,否則孩子會感覺孤立、無助。
另一種情況是,家長過分敏感,只要孩子有點情緒低落,就覺得他需要尋求心理醫(yī)生的救助。其實心理救助并不只是來自心理醫(yī)生的幫助,而是主動給孩子提供一個空間,包括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后者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