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和發(fā)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已滲透到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中,尤其是網絡環(huán)境下實現了聯(lián)機編目,對圖書館的編目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編目工作中,查重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到編目的質量。如何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優(yōu)勢,尋求科學合理的分類查重方法與技巧,以避免漏查、誤檢現象,減少重復勞動,從而提高圖書查重的準確率,確保圖書館藏書建設質量,最終為讀者檢索圖書提供科學依據,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
1、查重在計算機編目中的意義
新書到館,首要任務是查重,查看在編圖書是否已有館藏記錄。對任何一個圖書館來說,查重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分類標引的質量,進而影響整個數據庫的質量。查重在計算機編目中是一項看起來簡單卻在具體操作中需要細致的重要工作。
1.1查重關系到編目工作的質量
在文獻的編目工作中,查重是首要環(huán)節(jié),它是類分文獻的先決條件。查重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編目工作的質量。這就要求編目人員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質和較高的業(yè)務能力、較寬的知識面及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高質量的查重工作一方面保證同一主題圖書歸入相同的類目、某圖書的不同版本、不同卷冊能夠集中,避免同書異號現象,使同種圖書的分類標引前后一致,
1.2查重可避免同書異號,保持文獻的一致性
圖書館的圖書最忌同書異號,這一現象的產生往往是由于編目人員對同一文獻內容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因此要求每一位編目人員對每一種文獻都要仔細查重,以便保持文獻的一致性。高質量的查重工作可以使同種文獻分類標志保持前后一致,從而避免同書異號、一書兩入的現象。
1.3查重可及時糾正錯誤,以免產生遺留問題
我們在查重的過程中,只要仔細認真就會發(fā)現以往遺留的錯誤,因此編目人員應當細致地查重,及時糾正數據庫中的問題記錄,以免產生遺留問題。
1.4查重為新書的分類起到輔助作用
在編目文獻的過程中,查重不僅能查出在編文獻是否是復本,還可對相同圖書或相關聯(lián)圖書進行輔助分類,便于圖書的集中管理和讀者使用,從而可以加快編目速度,避免重復編目,保證圖書館書目數據的質量。如:查《秘書工作案例及分析》,我們在檢索庫中查到《秘書工作案例》一書的分類號為C931.46,由此我們可推斷出《秘書工作案例及分析》可歸入C931.46。
1.5節(jié)約經費
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查重也是圖書編目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它可使有限的資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2、計算機查重的途徑
計算機查重,可以利用所有的書目檢索點來進行,通常用于查重的檢索點有題名、責任者、主題詞、分類號,ISBN等。在具體工作中,編目人員往往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不同的檢索點,只要考慮周全,能查準查全,可以不拘一格。下面僅舉例其中幾種,予以分別說明。我在查重時,首先考慮的是利用題名來查重,因為其查全率和查準率是最高的。
2.1用題名查重
用題名查重即根據圖書的題名來檢索圖書的入藏情況。它是讀者和編目人員檢索時最常用的檢索方法,題名查重不僅速度快,其查全率和查準率都較高。題名查重經常與ISBN號查重結合起來使用。下面談談題名查重的三種方法:
(1)全名稱檢索法。即將圖書的題名全部準確地輸入計算機進行檢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題名過于簡單,重復的可能性很大,需要比較的記錄過多,操作起來不便,如《商務英語》、《大學英語》等,對于大量重復的題名,可用題名加責任者的方法查重。這一方法優(yōu)點是查準率高,具有針對性,缺點是輸入漢字多,耗時。
(2)模糊檢索法,即前方一致檢索法。即只將題名的前一部分輸入計算機進行檢索,這樣就可以將館藏數據庫中題名前一部分與該圖書題名相同的圖書檢索出來,這是一種批檢索的方法,它的優(yōu)勢是可以盡量避免漏檢,特別是對誤差數據的漏檢,如《少數民族的風情》,以前著錄時,誤輸成了《少數民組的風情》,全名檢索將會顯示館藏缺少此書,但用模糊檢索法,只輸入“少數民”,則能成功查重,就可避免同書異號的情況了。通過這種模糊檢索,可將本館內收藏的不同版次的圖書予以集中。這種檢索方法檢索出來的大量命中記錄,對分類標引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便于將同類圖書集中標引。
(3)截詞檢索法。這種方法是用圖書題名所包含的名詞和詞組進行查找,對題名中帶有“年代或時間特征”的圖書,應去掉年份進行查重,以便將此類圖書集中標引。例如:《2006年: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報告》,用“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報告”進行查重,就可將“中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報告”不同年代的圖書予以集中。
2.2用責任者查重
責任者查重可當做判別記錄異同的重要依據。這種方法一般是在無ISBN號或題名不確定、題名過于簡單,查找不方便的情況下采用。用責任者查重操作簡單,計算機可將同一責任者所著圖書在本館的入藏信息全部輸出,查全率和查準率都比較高。例如檢索《商務英語》這本書時,同名的書太多,不如選擇責任者進行檢索,這樣就很容易找到同一著者所作的書。用責任者查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將同一作者的書集中著錄到一起,尤其是文學類圖書,方便讀者查找。責任者查重還常用在查重外國著者的著作,這是由于同一部外國作品往往因譯者不同而產生不同的題名:如《飄》,又稱《亂世佳人》,若還以題名和ISBN號查重,就很容易把它們作為不同種書處理,導致一書兩人,因此該類型應以責任者查重為佳,這樣才能將同種書的不同翻譯題名、不同版本作集中處理,從而達到查重的目的。
2.3用ISBN號查重
用ISBN號查重,可操作性強,簡單易行,可利用條碼解讀器掃描,省去輸入時間。通過這種途徑,能快速準確的查到是否已有館藏記錄,從而判定在編圖書是新書還是復本書。
3、提高圖書編目查重準確率應注意的問題
計算機網絡優(yōu)勢為圖書查重提供了多種途徑,但要提高圖書查重的準確率,在應用幾種常用的重重方法時,編目人員應采取靈活機動的檢索策略,注意到各種問題:
3.1用題名查重時,要注意以下方面
(1)正確處理標點符號、空格、數字、漢語拼音及外文字母是保證查重正確性的關鍵,它能使相同主題的書籍較為集中,速度快,還能起到參照作用。細致的查重能糾正數字與字符混淆導致的誤錄。館藏目錄數據庫,都存在著問題記錄,有時一個數字或一個符號的錯誤就可以使一條記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筆者曾以常用的索取號在館藏書目數據庫中檢索“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論”,怎么也檢索不出來。原來是編目員在編目時把I206.09錄成為1206.09。在計算機編目中這種數字除了1和I外,像數字0和小寫的英文字母0,反映在屏幕上,極難看出其中的差別,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錯,一個字符之差就可能使一條記錄面目全非。
(2)通過叢書名查重可以查到該叢書下的所有分冊圖書,使編目人員了解這套叢書包含的內容,從而根據本館實際情況決定是集中歸類還是分散歸類,否則可能會出現由于一套叢書的各分冊到館時間有先有后,各個編目人員觀點不一致,同一套叢書,有些作分散著錄,有些作集中著錄的混亂局面。但是現在有的圖書雖然冠以叢書名,但內容相差較大,各分冊是針對不同的內容來編寫的,這樣的叢書就不能作集中處理了。
(3)對多卷書的查重。多卷書,對于有單獨分卷題名且分卷題名有獨立意義但又未一次到齊的多卷書,可能出現有的編目員按總題名分類,有的編目員按分卷題名分類。對這類多卷書,既要用總題名查重,又要用分卷題名查重,發(fā)現有不一致的地方,要加以改正,要么作分散著錄處理,要么作集中著錄處理。
(4)用題名檢索,由于各編目人員對著錄規(guī)則理解的不同,會出現一種圖書的題名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出現不規(guī)范的題名文字,模棱兩可、容易引起歧義的題名。對于有歧義的題名,僅取一種意見是不夠的,應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有可能被理解成幾種意義,就要用幾種意義去查重,以保證圖書集中與分散的統(tǒng)一。
(5)含特殊符號的題名,計算機對有些特殊符號無法照原樣輸出,這種情況需選擇其他的檢索途徑查重。
(6)如題名過于簡單,如《素描》、《高等數學》、《英語寫作》等,需要比較的記錄太多,難于辨別,容易被同書名、不同內容的書籍所誤導,導致誤檢和分類錯誤,這種情況需用責任者或ISBN號組配查重。
3.2使用ISBN查重應注意的問題
ISBN號是國際標準書號的簡稱,雖然簡單易行,查準率高,但實際工作中會發(fā)現有一定的偏差。由于ISBN自身使用上的混亂、編目人員的錯誤輸入和計算機系統(tǒng)的原因,會出現漏檢、誤檢的現象,特別是目前圖書出版情況比較復雜,這些都會影響到ISBN查重的效果。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1)重印圖書的查重。我國在1987年以后開始用ISBN號,所以1987年以前的書在重印后會增加ISBN號,這就要求我們在查重時不能把ISBN號作為查重的唯一途徑,還要用其它的檢索點查重,遇到這種情況要在原記錄中增加010字段,將新的ISBN號加上。
(2)不同裝幀形式的圖書查重。目前我國出版圖書的不同印刷形式、裝幀形式和開本,有不同的ISBN,題名、責任者內容完全相同,只是因為外表的不一樣。常見的有平裝、精裝、線裝等,不同的裝幀形式通常有不同的ISBN號,在這種情況下,只從ISBN查重的話,必然漏檢,這就要求我們還要從題名或著者等檢索點進行檢索。
(3)再版圖書與其第一版的ISBN通常不一樣,因此遇到再版書,查重時不宜從ISBN途徑進入。若在書的題名頁或版權頁中發(fā)現有二版或修訂版的字樣時,就用題名或著者進行檢索,找到本書的前一版,將他們的分類號分在一起,然后用版次作為區(qū)分就可以了,以方便讀者的查詢。但是不同版本如果內容作了更改、變化,可以認為是不同種書。
(4)同號異書的查重。有時用ISBN號查重會檢出多個結果。這是因為有些出版社用一個ISBN號出版一系列叢書的結果,這時在編圖書應按新增記錄處理。
3.3使用責任者查重應注意的問題
用責任者查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應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責任者重名情況較多,系統(tǒng)會出現大量的命中記錄,使逐條查找反而較麻煩,這時宜選擇其他檢索點。同一著作的不同譯本或不同版本,由于名稱著錄不規(guī)范,所翻譯出的責任者不同,往往會出現同一著者有不同的譯名,如“卡內基”與“卡耐基”,卡耐基為規(guī)范名稱,如果編目人員疏忽沒有加以規(guī)范僅用責任者進行查重,容易漏檢,此時查重就要考慮是否使用了規(guī)范的漢譯名稱。應用規(guī)范和不規(guī)范名稱兩種方式查重,并用題名組配查以確保查重的準確性。
用責任者檢索,還要考慮不同作者名字相同的情況。因為中國人姓名重復的現象非常普遍,如用責任者來檢索,經常會出現多個記錄,這種情況就需要使用組配或限定方式檢索。另外,在編目過程中經常發(fā)現,有些責任者的名字中含有計算機無法輸出的漢字,此情況可用拼音代替該漢字。
4、提高圖書編目查重準確率的保障措施
在網絡化、信息化、知識化的推動下,圖書館的工作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查重工作應加強管理,培養(yǎng)信息時代高素質的編目人員,確保圖書館圖書查重的準確率。
4.1編目人員工作態(tài)度是提高查重準確率的基礎
經過編目實踐得知,如果想要計算機查重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編目人員在查重時應具有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責任心,必須要有高度負責、認真仔細的態(tài)度,因為查重工作具有一定的彈性,一時放松查重,問題并不會馬上顯現出來,它的工作成效并不能靠定額的工作量來限制和提高,只有具有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工作責任心才能保證做好查重工作。在修改、追加數據入庫前要認真校對,盡可能地降低文字錯輸漏輸、記錄重復、分類號書次號錯誤等現象,以確保書目數據的質量,為圖書館其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4.2提高編目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是提高查重準確率的保證
由于各館的編目人員不是固定的,有時會根據工作需要作相應的調整。我們必須實行嚴格的崗前培訓,包括《中圖法》、《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等,同時還應提高編目人員的外語水平。編目人員要認真學習和了解計算機編目的著錄規(guī)則,同時也要熟悉本館的編目細則,查重時要按不同的途徑多查幾遍,或是利用其它檢索點進行查重,如此既可以查準、查壘,又可以糾正數據中遺留的錯誤。作為一個編目人員,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厚重的知識積累,有能力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查重,避免漏檢、誤檢,是提高查重工作質量和速度,提高書目數據庫整體質量的基礎。
4.3加強管理、制定規(guī)章制度是提高查重準確率的關鍵
嚴格切實的規(guī)章制度,是保證查重準確性的前提。為了保障查重的準確性,各館可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的查重管理規(guī)章制度,如:《圖書復本處理細則》、《圖書分類細則》以及《圖書編目細則》等,使查重工作有條不紊,有章可循,以保持編目方法的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編目人員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挑戰(zhàn),不斷地總結經驗,促進查重準確率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