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也是發(fā)展中國家第一次承辦奧運會。從歷屆奧運舉辦城市體育場館的利用情況中總結經驗,提高北京奧運會后體育場館及設施的利用率。避免體育場館閑置,擺脫以往奧運會主辦城市“高投入、低回報、高浪費”的窘境,避免2008年后北京經濟出現大起大落,對財力有限的發(fā)展中國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示范作用。
[關鍵詞] 后奧運經濟 奧運場館 利用率
一般認為,奧運會后大約三年到五年的時間,稱為“后奧運時期”,基本上是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后期和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前期階段。為了十六天全球矚目的奧運會,主辦城市需要在會前進行為期八年轟轟烈烈的建設工作。然而,當這史無前例的宏偉莊嚴時刻成為過眼煙云以后,如何對這些投入巨資的體育場館群進行賽后的經營運作和日常管理,將是政府、場館業(yè)主和所有場館經營管理者必須面臨和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奧運會后各主辦城市體育場館利用情況
奧運場館及設施是奧運會遺產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奧運會后人們關注的焦點。大規(guī)模和高規(guī)格的場館建設雖然可以為奧運會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保障,但卻極易在賽后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主辦城市越多地利用現有的比賽設施,所承擔的風險就越小。
1.雅典奧運會后體育場館的利用情況。目前,絕大部分場館還沒有開始進入正常的運營軌道。主要是由于賽前政府都將精力放在防范場館工程的工期延誤上,未能顧及賽后場館詳細利用計劃的制定。賽后有關當局又在場館及設施的所有權的問題上一直爭執(zhí)不休,所以賽后場館利用不理想。
2.悉尼奧運會后體育場館的利用情況。悉尼奧運場館賽后短期內經營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奧運后可供承接的各類活動和賽事的數量有限。從根本上說還是悉尼的人口較少,國內人口對場館設施的需求不足,加上悉尼承辦國際賽事的數量有限,所以很難把場館充分地利用起來。另外,個別場館也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如主體育場和籃球比賽場地的附近都有類似功能的設施,這也加大了賽后經營的難度。而通過轉變經營思路,將場館的利用形式多元化,結合國際和國內的經濟發(fā)展需求,將場館聚集區(qū)的功能合理定位,大大提高了賽后體育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利用率。
二、奧運會后各主辦城市體育場館利用情況分析
通過綜合對比各主辦城市奧運后場館的利用情況,可以發(fā)現賽后場館利用情況的優(yōu)劣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
1.場館的投資主體:如果大量的場館設施都由政府投資,雖然能實現較高的社會效益,但如果賽后利用情況不理想,高額的建筑和維護費用往往容易造成財政負擔,雅典、悉尼、漢城(首爾)都出現了這個問題。
2.體育場館前期的建設規(guī)劃是否考慮到賽后當地居民活動和賽事需求:場館建設的數量、選址、場館內部的設施規(guī)劃和裝備水平能否匹配賽后居民活動和賽事的需求直接關系到場館的利用狀況。奧運場館裝備先進,維護費用高,如果賽后主要服務于居民需求,往往造成利用困難。
3.賽后的管理主體:漢城(首爾)和雅典都是政府的行政機構進行管理,巴塞羅那是委托政府下屬公司經營,后者的經營狀況要好于前者。
4.賽后的經營內容:多元化的業(yè)務可以大大提高場館的利用水平,賽后絕大部分城市都考慮到了當地居民的需求,承接了文化、體育、會展等多項活動。
三、奧運會后提高國內主辦城市體育場館的利用措施
1.居民的休閑健身需求和體育競技表演及體育訓練組成的體育產業(yè)對體育場館設施的需求。目前我國體育產業(yè)發(fā)展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社區(qū)化、大眾化傾向。城市體育場館建設與布局必須形成以社區(qū)體育中心和城市體育公園為基礎、區(qū)級社區(qū)體育中心和體育公園為中層、大型體育場館和大型體育主題公園為高層的結構體系。北京獨特的歷史文化對舉辦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賽后將有一大批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體育設施,城市的基礎設施和相關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舉辦大型賽事的硬件設施有充足的保障。
2.演唱會、音樂會、居民文化活動等組成的文化產業(yè)和事業(yè)對場館設施的需求。大多數體育場館賽后仍然以體育休閑功能為主,但其承擔文化娛樂活動的功能也不容忽視。北京作為國家的文化中心,一方面有著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和文藝團體,另一方面有著龐大的文化需求群體,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文化產業(yè)中與場館利用最為相關的是演出市場,包括各種音樂會、演唱會、聯歡會、歌舞劇演出等,體育場館是這些活動重要的載體之一。
3.會展業(yè)對體育場館的需求,另外可能還有其他一些零散的商業(yè)或社會需求。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擁有眾多跨國企業(yè)、駐華使館、知名高校、國家機關,是國內最主要的信息和技術集散地,具備會展業(yè)發(fā)展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根據其他奧運會主辦城市的經驗,各主辦城市會展業(yè)在奧運會后長期持續(xù)增長,很多主辦城市都成為國家級和地區(qū)級的會展中心。奧運會后,隨著北京市國際知名度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北京市會展業(yè)將成為北京市重要的服務行業(yè)之一。
參考文獻:
[1]奧運歷史的記憶——歷屆奧運會場館回顧[J].城建檔案,2008,(2):17~20
[2]黃偉:2008年后北京奧運遺產研究_提升奧運場館設施利用效率的策略[J].東方企業(yè)文化,2007,11:66~67
[3]宋麗維:從市場開發(fā)視角探討我國賽后奧運場館的合理運營[J].商場現代化,2008,2(5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