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生活方式會使筋骨變得越來越脆弱,譬如有人甩下頭就傷了頸椎,打個哈欠就閃了腰。所以,保護筋骨,不妨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
頸椎損傷源自勞損
中醫(yī)自古有“五勞”之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比绻?jīng)常保持一個姿勢,反復或過多地使用某些肌肉組織,就可能引起局部的積累性損傷。譬如長期用電腦會出現(xiàn)鼠標手、頸椎?。轰撉偌胰菀装l(fā)生彈響指;網(wǎng)球運動員易患“網(wǎng)球肘”等。
提示:生活中做些反向運動能使頸椎得到有效松弛,譬如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盼右顧,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增強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jié)的靈活性;又如常做頸椎操,方法是:站立時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目光平視。單頭部運動,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左彎右彎;前伸、后縮i順、逆時針環(huán)繞動作。每次5分鐘~8分鐘,再如游蛙泳,在換氣時,頸部從平行于水面向后上仰,將頭部露出水面呼吸。還可以活動頸部小關節(jié),增強頸部張力,緩解頸背部的肌肉酸痛。
韌帶損傷源自少運動
平時缺少運動或是久病者大多韌帶的柔韌度較差,更容易引起損傷。據(jù)臨床觀察,不少腰部扭傷的病例,都發(fā)生在彎腰拾物或打哈欠時。此外,外界的風寒濕氣也極易傷害筋骨。與男性相比,女性髖部寬大,膝、踝關節(jié)韌帶要承受更大的作用力,所以女性的韌帶較男性更脆弱。
提示:每天做些加強全身韌帶、關節(jié)、肌肉方面的柔韌性鍛煉。如臨睡前做拉伸韌帶的活動,從基本的壓腿開始,然后采取側式、坐式、臥式拉伸韌帶10分鐘~15分鐘。晨醒后做伸展運動,最簡單的就是伸伸懶腰。
此外,不要過早脫掉襪子或穿露踝部的襪子,更不要赤腳走在冰涼的地板上,容易受風寒侵襲;長時間穿太高太細跟的鞋子,也容易加重膝、踝關節(jié)的韌帶壓力。
骨骼受傷源自皮脂少
人體皮下脂肪和各個臟器周圍的脂肪有防震,保護骨骼、肌肉和內臟不受外界機械性傷害的作用。所以,骨骼首先要有一定的質感,骨質厚才能變得堅強:其次骨周圍要有脂肪作“軟墊”,這樣才不至于輕易受到傷害。
提示:中醫(yī)認為,腎氣充足則骨骼強健。所以保護筋骨,除了運動外,還要溫補肝腎,養(yǎng)足氣血,潤澤全身骨骼筋腱肌肉。如經(jīng)常進行快走、慢跑、爬樓梯等最簡單的負重運動,以及跳舞、蹋足球、打網(wǎng)球也能強健筋骨:經(jīng)常進行上下牙齒的咬合運動以及嚼食干果或叩齒運動,也有培固腎氣,頤養(yǎng)骨骼之效。
此外,不要過分節(jié)食,以免缺乏肌肉、脂肪及軟組織包裹在骨骼周圍,而造成骨傷害;平時適當選用牛肉、百合、胡蘿卜等食材煲湯,有補腎的作用:而在瘦肉煲湯時加入動物碎骨、百合、田七,則可促進血液流通,增強筋骨供給;如有舊傷,可用浸泡酒來外搽患處,能疏活氣血。
責任編輯 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