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郭薔
對于形而下的飲食之說,是“吃飽肚子,免于饑餓”,對于形而上的美食家來說,讓味蕾來一次饕餮旅行,以達(dá)到養(yǎng)眼、暖胃、怡情、感懷之境……
金殿堂品法國鵝肝
走入澳門美高梅金殿酒店,感受到其豪華及藝術(shù)混合的裝潢,同時也要好好品嘗內(nèi)里的美食。最近,由周中師傅主理的金殿堂中餐廳就推出了幾款夏日新菜式,以中、西、日等不同材料,配合創(chuàng)新煮法,味道比傳統(tǒng)的更美味。例如用中式炒法加入日本燒汁煮出的燒汁爆牛肝菌和牛,加入法國鵝肝的傳統(tǒng)廣東金錢雞等等,味道濃淡得宜。
玉液芙蓉蒸鮮蟹鉗 ¥85
即叫即做, 1kg的大肉蟹蟹鉗先蒸熟,再以蟹汁加入有機蛋白中蒸出滑溜的“玉液芙蓉”,最后放上蟹鉗再打芡,又滑又鮮味。
鵝肝金錢雞 ¥85
由傳統(tǒng)“金錢雞”演變而成,以法國鵝肝代替原本的雞肝,花菇代替肥豬肉,香口之余也更健康。
濃汁芯皇雞 ¥146/半只
來自香港的走地雞,吃有機菜長大,脂肪少加上肉質(zhì)嫩,以秘制瑤柱雞汁浸熟,更能帶出濃郁雞味。
燒汁爆牛肝菌和牛 ¥232
云南牛肝菌7至9月最當(dāng)造,用甜甜的燒汁爆香,加入鹿兒島中等級數(shù)的和牛,吃起來夠腍而絕不油膩,非常入味。
桂花烏龍茶時菜 ¥29
菠菜、芹菜、冬菇等7款有機蔬菜先以魚湯煲熟,加入少許蝦米及魚松,吃時淋上清香桂花烏龍茶,雖然清淡但仍然有魚湯肉味。
地址: 澳門外港新填海區(qū)孫逸仙大馬路美高梅金殿酒店貴賓大堂地下
太子奧運會歐洲食材“競技”
奧運落幕后,香港各界紛紛推出奧運產(chǎn)品,就連酒樓食肆也有奧運菜以饗一眾愛吃之人。太子酒店早前推出“太子奧運會”半自助午餐及晚餐,最近換上全新的主菜及各式頭盤、甜品系列,繼續(xù)搜羅世界各地食材,融和不同國家的烹調(diào)手法,就像奧運會中不同種族人士的切磋交流,更能增加食物的味道層次。
a/英式茶味燉蛋(甜品)
蛋白加入了來自英國的Earl Grey茶再焗熟,入口幼滑,有蛋香也有陣陣茶味滲出,甜中帶點清新感覺。
b/意大利飯伴草莓(甜品)
意大利飯以奶油、糖等煮至軟綿,香濃而有嚼勁,再加入大大粒香甜的士多啤梨,飯作為甜食,味道也十分合襯。
c/燒羊架伴黑松露(主菜)
新西蘭羊架先烤表面封住肉汁,切開外脆內(nèi)軟,保留肉汁,再以矜貴的黑松露菌伴碟,味道濃郁。
秘制烤牛肋骨(主菜)
上等牛肋骨邊烤邊涂上秘制醬汁及香草,脆身而肉質(zhì)鮮嫩,伴烤過的菠蘿同吃,開胃又清新。
大堂酒廊
地址:尖沙咀海港城太子酒店大堂
經(jīng)典Café重新開幕
吸引不少名人明星,位于中環(huán)置地廣場的Café Landmark,經(jīng)過3個多月閉門重新裝修,終于在7月尾以全新面貌登場,為慶祝Café重開,更推出一系列新菜式。裝潢跟以往截然不同,大家經(jīng)過一輪shopping后,在以簡約淺色為主調(diào)的用餐區(qū)或酒吧區(qū)用膳,感覺更悠閑舒適。并且新加入一列蛋糕專柜,陳列著不同款式的小蛋糕,味覺視覺皆是享受。
法式芝士焗蟹蓋 ¥220
經(jīng)典菜式之一,在新鮮蟹蓋上,加入法式香汁以及芝士,焗至金黃色,香濃而又不會蓋過蟹的鮮甜。
經(jīng)典Café重新開幕扒和羊架 ¥320
選用來自澳洲的優(yōu)質(zhì)和羊BB,羊膻味不明顯,而且肉汁豐富。不用腌過,只在表面輕輕灑上鹽和胡椒,就已經(jīng)能提升肉香。
地址:中環(huán)德輔道中12-16號置地廣場1樓
愛爾蘭瘋薯 猛“醬”云集
店名有愛爾蘭3個字,其實來自臺灣,薯條配料不像美國派般限于茄汁、燒汁和鹽,16款醬料以芝士醬、酸奶油和蜜糖芥末做主打,較特別的有藍(lán)莓沙律醬、百香果等生果口味,另有5款的粉,如甘梅胡椒、肉桂等,比連鎖店的味粉新奇。
薯條來自美國,稍粗身,薯味重,質(zhì)感較粉,不會過粘,薯條表面經(jīng)過加工,淋上醬汁一段時間亦能保持硬度。稍后會引進(jìn)低脂薯條,另設(shè)炸鍋以芥花籽油制作。
招牌芝士薯條 ¥30
采用荷蘭Memoire半軟硬芝士,即叫即煮溶成醬,芝士味濃郁,黏性強,有牽絲效果。
招牌酸奶油薯條 ¥25
沿用臺灣店配方,沒有美式酸奶油那么酸。
瘋酥洋蔥圈 ¥25
洋蔥圈全是完整一圈,較厚身,可自選任何醬汁。
焗馬鈴薯皮 ¥15/2個
一薯多吃,連皮焗,加入芝士片、胡椒、煙肉、巴西里葉。
地址:銅鑼灣謝斐道58號A鋪
日式串燒百年傳統(tǒng)滋味
在銅鑼灣新開業(yè)的樓上日式串燒店炭姬,老板在日本學(xué)藝多年,之后在上海、北京等地開設(shè)日式串燒店都獲得好成績。最近移師香港這個美食天堂,開業(yè)后果然吸引不少愛喝酒吃串燒之人。食材大部分來自日本,當(dāng)中以仙臺名物燒牛舌及牛舌定食最抵吃,而且煮法皆非常統(tǒng)。特制爐火更能模仿炭燒的火氣,串燒皆能做到外脆內(nèi)軟,肉汁四濺。
日本小青椒、燒雞肝、京蔥雞、燒雞肉丸、燒黑豚肉味美多汁。黑豚肉及青椒仔采用簡單的鹽燒,雞肉方面則會邊燒邊涂上店內(nèi)有100年歷史的醬料,增加風(fēng)味,而燒雞肉丸內(nèi)更釀有兩只鵪鶉蛋,特別滋味。
椰菜沙律 ¥58
椰菜洗凈后,簡簡單單地點個加入面豉、蒜蓉、醋等的秘制醬汁同吃,酸甜開胃,也可解除串燒的熱氣感覺。
燒牛舌 ¥98
仙臺傳統(tǒng)燒牛舌,選用牛舌的舌底部分,先出水再用鹽腌入味,燒至脆身,夠味也保持到肉質(zhì)爽口。
紅酒燴牛舌定食 ¥88(午餐時段供應(yīng))
牛舌以壓力煲煮1小時至完全腍身,再用番茄、紅酒等燴至入味,口感極腍,而且充滿番茄及酒香。
地址: 銅鑼灣軒尼詩道5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