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回上海,常有朋友請客吃飯請到“麥當勞”和“肯德基”等洋快餐店,總是被我一口回絕。這些垃圾食品,報紙報導了,電影也出來了,如果天天吃麥當勞會吃死人的。洋快餐越開越多,只要站在市中心一個十字路口,總有洋快餐出現(xiàn)在視線之內(nèi)。
有一天,我走在南京路上,看見一個長隊延伸到馬路旁,抬頭一看,是“必勝客”(PIZZA HUT),低頭看表,下午3點。往前走幾步,看見“麥當勞”,也是人頭攢動。馬路斜對面又一家比薩店,顧客魚貫而入。此刻,中國餐館還沒有開門呢!
那天坐地鐵,座位對面掛著廣告屏幕,上面出現(xiàn)一碗粥,彩色畫面上幾個白字:肯德基的早餐,看得我一愣一愣。屏幕翻動,旅游、體育廣告之后,又見到那碗粥,又是“肯德基的早餐”,那不是皮蛋粥嗎?黑亮的皮蛋切成一粒粒浮在奶白色的粥面上。我們看來像琥珀,洋人認為是霉點,一千年的腐蛋,最忌諱最害怕。腦海里不禁晃動著“肯德基”創(chuàng)始人哈蘭·山德士先生的光輝形象,西裝白發(fā)山羊胡子,心里想:您怎么和皮蛋粥扯上了關(guān)系?
這一回,沒有朋友的邀請,我自己去了“肯德基”。早上9點整,我說,要一碗皮蛋粥。對不起,皮蛋粥賣完了。你們幾點開門?早上7點半。我看了看墻上的菜單,除了皮蛋粥,還有香菇雞肉粥、牛肉蛋花粥。玻璃門旁邊的墻上貼著大幅的照片,三碗不同的粥,色彩斑斕。我問,粥的生意很好,是不是?是。明天我再來。剛起步,里面有人說,還有最后一碗皮蛋粥。
粥裝在紙杯里面,透明的塑料蓋。皮蛋粥很稀薄,沒黏性,很像老上海的咸泡飯,味道鮮美,可以一口氣喝完。稀粥單價每碗6元人民幣,與三個拇指大小的油炸薯條合成套餐,價格8.5元。這樣的早餐為什么天天供不應求,我百思不得其解。轉(zhuǎn)而一想,也許是人們對于洋餐館供應中國粥的好奇,也許是中西合餐,互補長短,也許是“肯德基”到處林立,為愛喝粥的提供了方便?!翱系禄笔壑?,成為洋餐館一道亮眼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