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驊先生一聲長嘆,陳水扁終于宣布退黨并承認有海外賬戶這一天開始,他終于解脫了。
此前的兩年零八個月,他歷經(jīng)了12場官司,原告都是“總統(tǒng)”、“行政院長”、民進黨主席這些臺面上的人物,罪名大抵是誣告誹謗一類的案件。
他不但打贏了所有的官司,甚至還在應訴中學會了反訴,成為讓法官大為頭痛的角色。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原告與被告都是當年黨外時代的戰(zhàn)友。張友驊2000年做過陳水扁競選“總統(tǒng)”時的軍事幕僚;陳水扁坐牢期間,還給吳淑珍站臺選舉,甚至給陳幸妤補習過數(shù)學。
兩年前的“揭弊四人組”頻頻出手,陳水扁的女婿、律師、總管紛紛落馬,甚至被關入監(jiān)牢。(詳見2006年6月11日《南方人物周刊》“揭弊四人組”報道)
從那時起,身為四人組成員的張友驊就把矛頭指向了陳水扁,在和當權者的斗爭中,他的做法并不被所有臺灣人所了解,普通的臺灣人對他的評價相當極端。
只是這一次,當“臺灣之子”陳水扁低頭認錯后,情況有了一點變化。有人在捷運(臺灣地鐵)里和他說:“以前我覺得你們都是在胡說八道,但這次看來是你們贏了,雖然你們沒有證據(jù),至少你們個人就把一個卸任的‘總統(tǒng)’辦掉了,這在華人社會還是第一次??!”
聽到這樣的評語,張友驊哭笑不得,就好比這條漫長的揭弊路,“縱然我們勝了魔鬼,那又有什么呢?”
人物周刊:外界評論吳淑珍在此案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當年她是什么樣的?
張友驊:吳淑珍是陳水扁的大腦、賬房,所有的錢都是吳淑珍在收。
我?guī)蛥鞘缯淠伎钸^200萬新臺幣,1000張面額2000元的募款餐券,兩個朋友給面子各用一百萬買了500張。
那個時候就覺得吳淑珍收錢有點怪怪的,一件事分三個人做,我負責聯(lián)系,有人負責收錢,有人負責送餐券。看得出她對錢的事情很小心。
吳淑珍喜歡貪小便宜,陳幸妤小時候玩的益智游戲,玩了三個月還要拿去換,衣服穿了三個月都要去換。她鼓勵不收支票,收現(xiàn)金。
人物周刊:陳水扁這次東窗事發(fā),是否可以理解為因為他掌控了選舉資源,沒有監(jiān)督而導致的?
張友驊:應該說他是先有權,然后用權來換錢,再用錢來收買各個派系,再讓各個派系推他為共主。雖然他下臺了,但拿到好處的人都還是要為他吶喊。
人物周刊:民進黨經(jīng)此打擊后是否會泡沫化?畢竟這個黨已經(jīng)一輸再輸了。
張友驊:民進黨恢復元氣要等到阿扁關到牢里,現(xiàn)在民進黨是樹未倒,猢猻未散,阿扁一旦進去,那就是樹倒猢猻散,墻倒眾人推。
人物周刊:這次貪腐是否會牽出其他民進黨的大佬級人物呢?
張友驊:不會,民進黨的人和我說民進黨對不起陳水扁,但臺灣人民沒有對不起陳水扁。因為民進黨搞選舉,上上下下都拿了陳水扁的錢,這就是一個幫派政治,老大拿了錢給小弟用嘛,像沈富雄說他拿了100萬。
現(xiàn)在是把民進黨和臺灣人民做一個切割,以前說民進黨就是代表臺灣人民的,這才是對民進黨最大的打擊。
人物周刊:現(xiàn)在外界矚目馬英九的選擇,馬提出要成立跨部小組徹查,您的判斷?
張友驊:如果馬英九辦不下來,那就是要重創(chuàng)司法體系,馬是要賠上政治生命的。
這次陳水扁出問題,是瑞士方面提出的,不是臺灣本土啊。如果馬英九再處理成兩年前紅衫軍那樣的結果,你如何向國際反貪腐組織交代?如何向臺灣人民交代?
人物周刊:陳水扁在臺灣普通人心中的形象現(xiàn)在怎樣?
張友驊:直到現(xiàn)在為止,他在臺灣還有18個百分點的支持,但67% 的人相信馬英九能辦下來。馬英九這次上臺,經(jīng)濟上一團糟,興利是沒有做到,但除弊總可以吧。
如果弊都除不下來,那國民黨、民進黨都岌岌可危了。老百姓傷心的不是陳水扁,而將可能是馬英九辦不了。這就好比有一個不孝子,大家希望辦他,但警察卻說好了好了又放回家了,又天天毆打父母。
這個事件對于臺灣的民主政治來說是一個分水嶺,如果辦不下來,那新聞界也要心灰意冷了,那就和香港一樣,大家天天吃喝玩樂了。
人物周刊:國民黨也接受政治獻金,但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陳水扁這樣的問題?
張友驊:只能說民進黨是一個草莽型的政黨,國民黨至少是穿皮鞋的,要臉面。民進黨是穿草鞋的嘛。
民進黨現(xiàn)在也很痛苦,在輿論的逼迫下,中間選民已經(jīng)沒有了,現(xiàn)在淺綠也沒有了,他們的黨職人員和我說,我們現(xiàn)在除了擁抱深綠,還能怎么辦?只能去擁抱深綠,要自己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