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翔先生在《走看日本名物》里有那么一段氤氳的話語:“青紫紙傘下的漆黑發(fā)髻半隱半現(xiàn),水藍的和服裙擺露出兩截光潔的白襪,原色的木屐碎步輕敲著反射天光的潤濕青石板小徑,聲音漸行漸遠……瀟瀟細雨中的美女背影,是京都絕美的遐思?!?/p>
這青紫紙傘,說的就是日本和傘。和傘,是由竹子做傘骨,用面線穿牢,用油紙做傘面而成的。那模樣,類似于中國的油紙傘。但不同的是,日本的和傘,其色彩、圖案都極具日本特色,除了繽紛花色,還繪有很多舞伎、藝伎的嫵媚姿態(tài)。這樣唯美風情的和傘,當然不是人人都能隨便可以撐起來的,得有漆黑發(fā)髻、和服裙、原色的木屐搭配。所以,我在日本街頭閑逛的一個星期里,都無緣見著日本人撐和傘。畢竟紛亂多姿的現(xiàn)代社會,穿繁復如古書般的和服的日本人也不多見了,更別說還要一絲絲地梳理漆黑發(fā)髻了。自然地,在日本文化中,和傘更大量地出現(xiàn)在諸如藝伎、傳統(tǒng)舞蹈、茶道表演中了。
不過,最后一天,在東京游覽仲見世商業(yè)街時,我遇見了一間和傘店,有意思的是,店主干脆在旁邊的廊柱里,寫上“舞蹈的傘”。這間傘店里面,賣的和傘最少800日元一把,而大多數(shù)都是5000日元左右一把。這個店里傘的顏色,粉紅、淡紫、嫩綠、鮮紅、深藍、茶褐……完全就是一個:如花的世界。如花的世界,當然是合適在如花的舞臺上跳舞表演了。
與這舞臺上如花的和傘相比,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傘,實在素樸得讓人驚訝。
到達日本東京,幾乎每天都是三十八九度的高溫,火辣辣的太陽下,傘這個遮陽工具,自然就成了街上的主角。在日本潮流集散地的銀座街頭閑逛,我們這些團友撐的傘,赤橙黃綠青藍紫,眼花繚亂如萬國旗般。但是,日本人撐的傘呢?不論男人女人,不論孩子老人,顏色都極其單一,大都是黑色,小部分灰色,即使還有其他顏色的也大都是淺色調(diào),素雅純凈,洋溢出一派簡約美。而唯一有亮色的地方,就是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人撐的傘,都綴有黑色或白色的蕾絲花邊。人撐著傘在陽光下走動,那些蕾絲花邊呢,則一顫一顫的,讓時尚的銀座街頭,平添了幾分靈動和優(yōu)雅的氣息。
最后一個晚上,在新宿街頭,吃過晚飯后,我們正要相約去“歌舞伎町街”,突然就下起了嘩啦啦的大雨。我們紛紛躲到一商店前,一邊閑聊,一邊看雨中的街景。只見眼前飄著的全是一朵朵亮晶晶的白云。怪哉,這雨中行走的日本男女,手上撐的傘,顏色幾乎全是乳白色的。那是塑料透明傘來的。導游說,日本人雨天晴天撐的傘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日本人生活的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時尚潮流。雨天撐透明傘,年輕人覺得很青春很時尚,而且,透明傘比布傘容易干爽,適用性更強些,當然價格也更便宜些,一般是300日元一把;白天則撐布傘,而且是撐帶有蕾絲花邊的布傘,布傘不僅遮陽效果好,而且蕾絲花邊還可以曬亮心情呢。
另一點給我更深印象的是,相比舞臺上“如花的世界”的和傘,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那些黑色白色招搖一片的傘顏色,是簡單得沒有了什么詩意。不過,認真想想,日本的很多文化,都精致繁復得太過頭了,這不免帶有了表演的成分。畢竟,現(xiàn)實的生活,是忙碌的。表演可以很繁復,但生活,更多的時候,卻應該擁有一種簡約。從這點上說,也許,日常生活中使用顏色簡單非黑即白的雨傘,就成了日本人渴望回歸簡單生活的一種道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