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英國溫莎公爵城堡內(nèi)圣喬治禮堂舉行了隆重的授勛儀式,威廉王子被封為“嘉德騎士”,成為自愛德華三世于1348年設(shè)立該騎士制度以來的第1000位的受勛者?!凹蔚买T士”封號只能由君主授予,除國王外,在世的人中只有24位能獲授勛,因此非常尊貴。
起源。在政局動蕩、戰(zhàn)事連綿的中世紀后期,歐洲各封建君主為了使各級貴族在騎士精神的感召下建功立業(yè)、效忠國王,除了利用貴族爵位賞賜臣下之外,還別出心裁地設(shè)立了劃分為不同等級名分的勛章勛位,獎賞他們的戰(zhàn)功政績。
在英格蘭,最著名的勛位是創(chuàng)立于14世紀中葉的嘉德勛位(the Order of Garter)。
嘉德勛位是英國騎士制度中最古老和最尊貴的榮譽。它始于1348年前后,由英王愛德華三世發(fā)起,最初只包括君主和24個騎士。獲得嘉德勛位是皇家恩惠的象征,是對忠于君王,軍績突出的嘉獎。
傳說中,嘉德勛位的起源與索爾茲伯里女伯爵瓊有關(guān)。故事說道,女伯爵是有名的美人,并謠傳是愛德華三世的情婦。一次皇家聚會上,瓊舞時不小心掉了一只藍色襪帶(英語中g(shù)arter即是“襪帶”的意思)。愛德華借機大獻殷勤,把襪帶撿起來系在了自己的腿上。當愛德華發(fā)現(xiàn)周圍人都在竊笑時,說:“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以此為辱者,自取其辱,即凡是認為這是壞事的人可恥)。這樣隨口的一句話后來成為國王在 1449年建立的嘉德騎士團和頒發(fā)勛位的格言,它同藍色襪帶和圣喬治十字架圖形一起出現(xiàn)在勛章上,激勵武士們在戰(zhàn)爭——當時主要是百年戰(zhàn)爭——中蔑視死亡,奮勇廝殺。
一些當代學者認為嘉德勛位可能從固定盔甲的帶子演變而來。由于此勛位關(guān)乎軍事,這種說法雖少了些浪漫色彩,但也具有極大的可能性。
沒有特別的證據(jù)可以說明這些故事不屬實。但另外一種說法,也具有同樣的可能性,即愛德華試圖用授予嘉德勛位的辦法提高其貴族們對王室的忠誠度。他認為將一位民族圣徒和君主聯(lián)系在一起,必定有助于鞏固王位,讓以往搖擺不定的貴族全心效忠。
嘉德勛位的標識。于是,幾乎在設(shè)立嘉德勛位的同時,愛德華就宣布圣喬治(傳說中的殺龍英雄)為英格蘭和嘉德勛位的守護神。嘉德勛位的第一個標識就是圣喬治徽章,它戴在左腿膝蓋下方藍色的襪帶邊,上面畫著喬治砍殺猛龍的圖案。而位于溫莎堡的圣喬治教堂成為了嘉德勛位的精神家園。
幾年之后,嘉德勛位成員的服裝上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標識。16世紀,除了藍色襪帶和喬治徽章之外軍服上使用了同一的領(lǐng)口。除了不能鑲寶石,每位嘉德騎士可根據(jù)個人喜好對領(lǐng)口隨意裝飾。
到了17世紀,又加入了紅色肩帶,至此,加上我們熟悉的圣喬治徽章,再加上藍色的絲絨帶,就是最后完整的嘉德勛位標識。
嘉德勛位的成員。18世紀之前,嘉德勛位的成員由君王指定。后來議會政府會向君王推薦成員。1946年,這項權(quán)力又由君王一手掌握,不受政府干涉。因此,如今能獲得此勛位就象征著皇家的恩惠,與其最初的意義相同。
英格蘭的臣民中,對公眾或國家有突出貢獻者,或僅作為為君王進行了個人服務的獎勵,可被提名為嘉德騎士。
對嘉德勛位成員的要求也隨歷史的發(fā)展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中世紀時,女性可以獲此稱號,但不能成為正式成員。從1509年至1701年,就僅限于男性了,當然女王除外。1987年后,女性亦可成為正式成員,享有此勛位帶來的一切特權(quán)。
歷史上,也有大量外國貴族成為嘉德勛位成員。授此殊榮,有利于加強和鞏固英格蘭與外邦的聯(lián)盟。受封的外國皇室或貴族被稱為“外來騎士”,單獨列在規(guī)定的英王及24個騎士名額之外。
嘉德勛位成員的義務。盡管現(xiàn)在嘉德勛位僅是一種儀式了,但所有成員都必須在圣喬治教堂展示他們的“成就”,這些“成就”包括繪有他們皇家盔甲圖形的徽章,一個琺瑯質(zhì)的教堂捐獻盤,劍,羽飾和頭盔。成員過世后,勛位標識將歸還君王,但捐獻盤仍會留在原處,以作紀念和見證。
每年6月,這些成員都會在溫莎堡舉行正式聚會,也會同時為空缺位置接納新成員。君王和皇室成員在滑鐵盧會所共進午宴,然后列隊前往禮堂參加宗教儀式。如今嘉德勛位的皇家成員有伊麗莎白女王,菲利普王子,查爾斯王子,安妮公主和威廉王子。
編譯自英文網(wǎng)站
責編: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