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吱嘎嘎的噪雜聲及顛簸,公交車像個醉漢,搖搖晃晃地在凹凸不平的石子地上隆隆地行走。汽車輪胎壓在溝槽和坑洼處使車更加搖擺。我坐在車上,去往危地馬拉北部山區(qū)的一個村莊。從車窗望去,遠方是著名四千米高的塔胡穆爾科火山。火山巍峨聳立,陽光照耀下,山頂四周反射出銀灰色,景色十分壯觀??墒枪卉嚴锏碾s亂環(huán)境使我無暇欣賞。為了將車塞得滿滿的,每當車開到一個村莊,掛在車門外的售票員就揚著胳膊不停地喊叫:“快上,快上!”其實車內(nèi)的空間早已“飽和”。待車擁擠達到“極限”的程度才開車。車內(nèi)空氣渾濁,汗臭煙酒氣味充斥著車廂。車開動后,售票員“攀爬”過車廂內(nèi)的乘客,其中包括我,賣票收錢。對于乘客他一律不找零錢,車票上面涂寫著草模糊不清的字跡可能就意味著他欠錢的數(shù)目。對于這樣的賣票方式,乘客似乎早已習慣,用沉默表示認同。
在危地馬拉,交通工具十分匱乏,而國內(nèi)大部分道路在山區(qū),崎嶇陡峭,因此乘公交車是窮人外出的惟一手段。所以車內(nèi)總是擁擠不堪并事故頻出。經(jīng)常發(fā)生以公交車開到半路發(fā)動機突然冒煙而宣告“旅行”結(jié)束的場面。司機前面的擋風玻璃迷糊不清時,售票員索性開著車門,身子探出車外,指揮司機從懸崖峭壁邊繞過去。
黎明時分乘公交車別有一番“滋味”。清晨,我使足力氣才擠進公交車。暗淡的燈光下滿是用毯子裹著的婦女和將羊絨帽壓在草帽下的男人。他們用圍巾捂著臉,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為了給丈夫做飯,婦女們大概在凌晨3點左右就得起床。當她們將呀呀學步的孩童放在膝上,將嬰兒背在后背時,浮在臉上的沉默神情,幾乎把身體的疲憊與心靈的痛苦都體現(xiàn)出來。
在危地馬拉乘公共汽車,最糟糕的莫過于遭遇搶劫了。這件事曾降臨在我朋友的身上。有一次他乘公共汽車,有兩個年輕人坐在他前面的位子上,吃著冰激淋。當汽車進入到一片茂密的樹林時,兩個人跳起來?!皳尳佟保∷麄兒暗?。其中一個人用槍對著司機的腦袋?!案覀兒献?,要不我們就殺了這個司機?!彼麄兺{道。面對歹徒,乘客無一反抗,乖乖交出錢。兩個歹徒很得意,他們從乘客手里斂錢那種輕松表情,好像是在教堂里搞募捐活動。10分鐘過后,兩個歹徒將錢基本收光就下了車,跟什么都沒發(fā)生似的,從容地走掉了。
司機們經(jīng)常舉行周期性的罷工以抗議這種搶劫行為。但是效果甚微。面對危地馬拉犯罪率的上升,警方也有些無能為力。因此罪犯犯罪后總能跑掉。
[編譯自美國《華盛頓郵報》]
(責任編輯魯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