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兒時覺得最為美味的,便是過年待客最后擺上桌來的那一碗粉蒸肉。揭開碗蓋,待熱氣徐徐散去,看,一粒粒米粉油光锃亮、晶瑩剔透;一片片切肉外酥里嫩、肥瘦分明;一團團菜面筋中藏綿、入口即化。當正宗的郫縣豆瓣醬與地道的陜西辣子醬聯(lián)袂,剛下籠屜的蒸饃也前來助陣時,一道絕世美味便無懈可擊地被傾力締造。
那時做粉蒸肉是父母的專利。他們終年奔波在外難有閑暇,只有過年才能回家小憩幾日,匆匆于除夕之際做上幾碗令兒時的我魂牽夢縈念念不忘的粉蒸肉。剛過完年,他們便又要離家遠走,只留下我和奶奶這不會做肉的一老一小。于是,垂涎之際,就只有用回憶來打磨。怎奈越回憶,那味道就越勾人脾胃,引人津液。
現(xiàn)在想來,兒時粉蒸肉的美味,或許夾雜著幾分合家團圓的醇醇味道。
于是,在那個買肉尚需肉票的日子,漸漸懂事的我對終日辛勞的奶奶許下小小卻鄭重的諾言:“長大以后我一定天天給您做粉蒸肉!”
之后,父母的生意漸漸做大,每月寄回的存款也漸漸豐腴,國家日益興旺供給富足,買肉再無需肉票。我學會了做粉蒸肉,論色香味形,不比父母遜色,而父母生意繁忙,以致過年時節(jié)亦無暇歸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縱有千般廚藝,也烹不出那一盤合家團圓的味道……
不知哪一年,父母從北京帶回烤鴨。我相信烤鴨的美味足以使絕大多數(shù)人一見鐘情。打開包鴨油紙,頓時金黃盈目、烤香撲鼻。以鋸齒餐刀劃之皮肉,充耳酥脆之聲也別是一番享受。待一片片黃皮白脂紅肉在吃碟中壘齊,一家人咽涎與桌圍,舉箸與盤際,三五來回之后,薄如蟬翼的蒸餅上已碼好一排肉片。于是置箸挽袖,以瓷勺舀醬覆于肉上,再勻撒青白兩色蔥絲,匆匆卷之,急急入口:一咬,酥脆;二咬,滑嫩;再咬,則餅香之中醬香蔥香傾裹著皮香脂香肉香一時間充盈滿口,綿綿不絕。這六香渾然一體獨到天成,徐徐下咽,再咂上一口文火熬煮的椒鹽蔥花鴨架湯,就更是受用不盡,回味無窮。妙哉此肉,絕哉此湯!
然而當時北京烤鴨尚不多見,家鄉(xiāng)竟尋不到一家店鋪。忍津難奈之余,奶奶便攜我從市場買來黑褐黃雜色野鴨,活殺洗凈,內(nèi)置蔥姜去腥遮臊,外抹黃油滋皮潤肉,再切成大塊兒于微波爐高火中碳烤,直至烤香飄逸而出。沒有薄如蟬翼的蒸餅就用奶奶烙的煎餅;沒有小蔥就用家鄉(xiāng)本地大頭蔥;沒有正宗的北京甜面醬,嘿嘿,就用做炸醬面的咸面醬!至于味道嘛,呵呵,不想也知。
后來京味普及,城里城外烤鴨店鱗次櫛比,終于又可以重溫那久違的味道了!可此時的我因怕豐腴,只能對肥肉敬而遠之不敢染指。六味六香于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再也湊不齊那渾然一體之味了。
光陰飛逝,流年似水。轉(zhuǎn)眼我上了大學,奶奶眷戀故居,搬回鄉(xiāng)下。二十年點滴的養(yǎng)育之恩重于泰山,我絕不敢淡忘。每每回鄉(xiāng),我總會把獎學金盡數(shù)花去,將美食小吃塞滿大包小袋。奶奶回鄉(xiāng)之前從未吃過西餐,那時也沒有什么肯德基麥當勞。于是我跑遍東西南北買來比薩漢堡牛排,熱狗沙拉雞腿,匆匆搭上一輛高速,于一小時之內(nèi)讓老人家趁熱享用。
奶奶讓我與她同吃,我執(zhí)意不肯。并非我已厭倦了這些口味,只不過覺得,看著她將美味一口口下咽時幸福的笑容,竟比自己享用更為快慰。忽然想起兒時,奶奶坐在一旁,一如此刻般幸福的微笑,笑著看我抱雞腿狼吞虎咽,我讓她吃,她卻笑著搖頭,只是看我。我不解,緣何她不吃卻勝似我吃了的開心,此刻才明白,原來美味只能讓齒舌快慰,且只有些許片刻,而愛意卻足以令整顆心靈快慰,并經(jīng)久不衰。
再后來讀了營養(yǎng)碩士,自然對研究飲食頗為上心。此時的美味已絕不是焦炭上作響的烤肉串,也不是過年時滿嘴肥膩的粉蒸肉,更不是快餐店油中翻滾的炸雞腿。幸而此時的老爸老媽終于退休得閑,可以掌勺弄鏟,以烹調(diào)為樂。于是我千叮嚀萬囑咐,多吃鰣魚鱖魚鲆魚沙丁魚,海帶海參海蜇海蛤蜊,貽貝河蚌牡蠣梭子蟹,文蛤海蜆縊蟶北極蝦,并一定要隔三差五的喝些墨魚章魚魷魚烏雞湯;早餐中最好有芝麻醬花生醬沙拉醬,炒菜里記得放黑木耳白木耳黃花菜,熬粥時要撒些燕麥片枸杞子薏苡仁。
時常有人羨慕地問我為什么眼光長遠早有先見,能未卜先知營養(yǎng)學會熱門。我的全部所想僅僅是為家人,為朋友,為身邊的每一個人多學一點,再多學一點,用我的所學,來筑建他們堅實的健康壁壘。
時值節(jié)假,我忙里得閑去看奶奶。三頭鮑魚,五條墨仔,一只烏雞,再加上幾根黨參麥冬和些許黃芪枸杞,噢,差點忘記了冰箱里的阿膠。在我喋喋的嘮叨之下,這一款滋心潤脾、養(yǎng)顏生血的鮮湯如今已是家常便飯,那調(diào)羹上縈縈繞繞的清香是再熟悉不過的味道。蘆筍青豆炒蝦仁,腐乳豆瓣蒸鱖魚,嗯,再來個海帶排骨薏苡粥和一個最拿手的豉汁翡翠醉鮮蠔!二三十元一斤的菜料,比不上魚翅燕窩奢侈昂貴,也不如蒸肉烤鴨滑膩肥美,然而合理搭配,卻能給家人送來無價的健康。
享用完畢,信手翻開專為家人制定的營養(yǎng)菜單,忽然覺得人的一生亦如食譜,可以分為許多篇章。每一部篇章里都會有各自愛不釋手百嘗不厭的美味。這美味不一定非要是山珍海味瓊汁玉露,但一定是我們深藏于記憶之中,戀戀不舍、刻骨銘心的味道。當一部篇章中的各式風味都被一一品嘗,我們?nèi)松穆臍v便又豐富了幾成。
每個人都有過兒時鐘情的粉蒸肉,然而白駒過隙,流光似水,數(shù)十年后我們的最愛一定也換了容顏。從兒時的一解口舌之快到成年的權(quán)衡營養(yǎng)利弊,我們漸漸疏遠了僅能解饞但無益健康的美味,而青睞于風格平淡卻滋補身體的菜肴。這不是喜新厭舊,更絕非三心二意,如同所有菜料在烹調(diào)之中所要歷經(jīng)的艱辛旅程,我們的人生亦正在歲月的油溫中漸漸成熟!當你的最愛一度被替代,你的人生也一定翻越了又一部精彩的篇章!
閑話之間,聽到鮑仔雞湯在紫砂煲鍋里翻騰沸叫。忽然想起兒時要給奶奶天天做粉蒸肉的承諾,不覺莞爾。我知道,雞湯熟了。鍋蓋振顫,頃刻間香飄四逸,我聞到了,那是,成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