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生 閱讀興趣 閱讀環(huán)境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因此,課程標準中對每個年段閱讀都制定了目標要求,不僅對課內閱讀教學進行了具體的目標指導,而且十分強調語言的積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了量化。
課標中就閱讀情感態(tài)度而言,首先強調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特別是低年段學生,激發(fā)閱讀興趣尤其重要。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舞?!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去閱讀,課外閱讀目標的實現(xiàn)就指日可待了。
一、營造閱讀的環(huán)境
眾所周知,良好的環(huán)境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良好環(huán)境。閱讀環(huán)境包括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兩種,所謂硬環(huán)境就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外在閱讀條件,比如:提供圖書閱覽室,內藏足夠的可供閱讀的圖書,配置足夠容納量的書桌;教室四壁張貼關于讀書方面的標語,這些標語在語文教材中隨處可見,如“好讀書,讀好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大量標語充斥在學生的視野,經(jīng)常看到或誦讀到,都會激發(fā)起學生極大的閱讀興趣。那么什么是軟環(huán)境呢?軟環(huán)境就是教師在與學生的閱讀交流中建立的一種美好的情感氛圍。比如,教師對學生閱讀成果的贊同和肯定。我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對于課外知識比較豐富的學生,總是毫不吝惜贊美之詞,“小書迷”、“小博士”、“成語大王”、“字典通”成為我對這些同學的昵稱。其次,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讓學生輕松的閱讀。所謂輕松的閱讀,就是讓學生在沒有過高要求、沒有過重壓力的環(huán)境下閱讀??傆幸恍├蠋熆傁矚g布置課外閱讀任務,就會伴有諸如讀書筆記、閱讀訓練題、閱讀小練筆等一系列閱讀作業(yè),讓學生望而生畏。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我們要讓學生輕松地從事閱讀活動,讓他們盡情享受閱讀的美,而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閱讀興趣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低年級的孩子認識的字比較少,對閱讀本來就有畏難情緒,如果教師提出太多的閱讀要求,便會打擊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是記憶力優(yōu)于理解力,明確了這一特點,教師更應該降低理解的要求,不求一步到位。積累是學好語文的重要途徑。古人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讀書經(jīng)驗也告訴我們積累的重要性。兒童記憶力處于全盛時期,教師應該花大力氣引導學生廣泛讀書,多積累。只要學生愿意讀書,無論他們的收獲是大是小,教師都要給予大力的表揚。
二、激發(fā)閱讀的需要
當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適應課內學習的需要時,就會引起他們新的閱讀需要——課外閱讀。因此,教師必需通過多種途徑引起學生閱讀的需要。課內交流匯報課文中沒有介紹的相關資料,會激發(fā)學生課前閱讀的興趣,課中讓學生欣賞名著的精彩情節(jié)也能誘發(fā)他們的課外閱讀激情。
三、教會閱讀的方法
閱讀方法是學生解決閱讀問題的靈丹妙藥,閱讀方法是學生打開閱讀大門的金鑰匙。一個會讀書的人,能從平實的字里行間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從閱讀中得到巨大的精神享受,于是越來越愛讀書;而一個不會讀書的人,再動聽的文字也無法敲開他(她)心靈的門扉,于是讀著讀著便沒有了興趣。因此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汲取更多的知識。
(作者單位:山東鄆城縣鄆城鎮(zhèn)陳路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