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學生 閱讀訓練 能力培養(yǎng)
為了落實好新課標的精神我們對學生的閱讀活動進行大膽嘗試和探索,把小學生作為活動對象,開展了對比性閱讀活動。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給學生提出要求,包括詞語運用、文章的結構行文思路、內(nèi)容及人物刻畫、事件和表達的作者情感等進行比較。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各抒已見,達成共識;學生在讀悟交流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在熟能生巧的過程中有所創(chuàng)新。
一、對比性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增強閱讀興趣
對比這一邏輯思想方式,直觀好鑒別,符合青少年認知的心理特征,也是學生學習時常用的一種思維方式。對比性閱讀有客觀材料、文章做對比對象,再加上教師有針對性的提示和要求,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比較,很容易就能找到一處、幾處、甚至十幾處符合教師對比要求的內(nèi)容。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比較多,成功感、成就感時時激勵、吸引著他們獲得更大的成功,閱讀的喜悅和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二、對比性閱讀活動,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
對比性閱讀活動,是教師推薦或給予學生一定的文章材料作為對比對象,學生根據(jù)教師給定的文章、材料,認真地去閱讀、去思考、去揣摩以達到理解。在閱讀活動過程中,學生會根據(jù)對比的要求、目標,一項一項地對比,尋找理想的答案,激勵著學生一遍一遍地讀書。從理解、體會作者思想情感方面來講,學生所學知識不需要教師慷慨激昂、口若懸河地去講,只是讓學生兩種材料互相對比著閱讀,整體感悟、體會、討論、領悟。
三、對比性閱讀活動,有助于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
對比性閱讀活動,給學生營造了交流的機會和場合。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反復自讀自悟后,教師要有目的組織學生交流對比后的心得、體會及成果。交流的方式,可以小組交流,可以全班性交流,也可以先小組后小組代表交流。在交流時,教師也是參加討論的一員,可以和同學們一樣各抒已見。這樣一個探討性,合作性學習氛圍就自然地形成了,學生的思路也就自然開闊了。在討論過程中,同學們還都做了討論筆記,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還可以繼續(xù)查資料。在一個學校,我看到這樣一句格言:“你聽了就忘了,你看了就記住了,你做了就理解了”。對比性閱讀是給學生一個讀比的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做了又做。
四、對比性閱讀活動,利于學生積累知識
只要經(jīng)常給學生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可供對比閱讀的文章或對比性的材料讓學生閱讀,多思、多悟,語文知識,寫作知識,就會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積累就會越來越豐厚。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在教師組織的多次交流討論中,學生的口語表達力也不斷增強。語文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規(guī)律的東西只有在實踐中去體會、去揣摩,才能去理解,才能掌握它,為我所用。
總之,從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出發(fā),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突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的理解,感悟過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山東曹縣曹城辦事處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