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之邦,而周代是禮儀集大成的時代,中國古代婚制的定型就是在周代,在《儀禮》中對婚禮有詳細規(guī)制。此后各朝婚禮雖有特色,但都是以周禮為基礎(chǔ),在漫漫三千年的歲月中成華夏婚禮之模板,貫穿始終。
中國古代舉行婚禮的時間是在黃昏時分,因此故稱“婚禮”。此時日月交替,含陰陽調(diào)和之意。華夏婚禮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jié)發(fā)之恩,天地相合,從此后生死相依家族延續(xù)。這樣的婚禮成了中華禮儀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延續(xù)千年直到幾百年前因歷史原因戛然消失。曾經(jīng)是那么美好的婚禮形式,今卻蕩然無存,追溯那份記憶只能回首夢中。
2008年5月24號,在揚城有這樣一對新人在眾好友的幫助下,為我們重新展示了那份消失已久的華夏傳統(tǒng)婚禮,他們以周禮為基礎(chǔ)借鑒了唐代婚禮的風(fēng)格,融合了揚州的人文風(fēng)景舉辦了這場唐韻婚禮,再現(xiàn)盛世中揚城婚禮的別樣風(fēng)情。
揚州與唐代永遠有著不解之緣,隨著隋煬帝開通南北大運河,在唐一代,中國國力鼎盛,揚州也達到了極高的巔峰。揚州不僅在江淮之間“富甲天下”,而且是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時有“揚一益二”之稱。揚州成為了唐代的代表城市,如同今天的上海。
在今天的和諧社會之中,隨著中國的不斷發(fā)展,我們越來越重視屬于自己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復(fù)興與傳承,重新回歸文化本位。回歸文化文本,不是頑固,不是墨守,而是希望保持我們自己傳統(tǒng)的活力,為人類開創(chuàng)更充實飽滿的文化。唐韻婚禮的特色就是注重儀禮、富含深意、動靜相宜,禮樂相合?,F(xiàn)在讓我們隨著他們共同來感受一下我們?nèi)A夏之唐韻,走進揚城那段盛世華章。
清晨新郎龐義凡拜別父母,由伴郎青松陪伴,手捧彩絲和大雁來迎親。而此時,雙喜映著,紅妝描眉,三千青絲靜待今朝。在古婚禮中大雁是男女雙方忠貞不渝的信物,是夫唱婦隨的象征。目前學(xué)習(xí)借鑒中國文化的朝鮮韓國依然在婚禮中保持這樣一個傳統(tǒng)。而“彩絲”日后演變成了“彩禮”。
按照禮儀新娘的父親在門口迎接新婿上門。此時,伴娘和新娘的表妹們早就攔在房門口,不讓新郎進來。因為他要經(jīng)過過伴娘等人的考驗方能接新娘,這個是揚州的當(dāng)?shù)氐囊粋€風(fēng)俗叫做攔門。而這個風(fēng)俗又和唐代婚禮上一個風(fēng)俗不謀而合,在唐代婚禮中,新郎得對答唐詩才能接走新娘——這個叫做催妝詩。
新娘家9歲的小侄女,一個勁地讓新郎背毛澤東的詩詞,整個房間都笑翻了天。后來在伴郎和朋友的幫助下,新郎扯開嗓門唱了一首“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然后逐個地給姐妹們?nèi)思t包才算過關(guān)。
接下來,新郎給新娘點梅花妝,他的神情很專注。梅花妝,唐代典型的一種額頭裝飾。新郎理科出身,壓根對這些東西一竅不通,但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
夫妻禮畢之后,新郎新娘吃完媽媽準(zhǔn)備好的紅棗蓮子湯,臨出門前行奠雁禮之后,接過爸爸媽媽的茶一飲而盡,媽媽還要幫新娘系上紅兌巾。
樓下的花車早已待發(fā)。百合玫瑰花露沁香,香在蕊,香在萼,香徹骨。而20米的紅色長綢從二樓樓梯直鋪車前。新郎新娘牽著紅繡球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