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談
打鐵先要本身硬
陳靜雅
“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就是下屬的一面旗幟,就是無聲的命令。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為人師表,身體力行,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表率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它可喚起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共鳴。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注重自身的思想作風建設,提高自身素質。勤奮學習,錘煉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強有力的保證。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走在群眾前面,為群眾帶路,指明正確的方向。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德,是一個成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本質特征。有了這種高尚的品德,才能堅持真理,公道正派,關心群眾,以誠待人,團結同志,秉公執(zhí)法。
好鼓也需重捶,好鐵百煉才成鋼。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錘煉出自身的過硬本領,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得到大家的擁護。
(海門衛(wèi)生職工中等專業(yè)學校)
出租車停運的感想
余 暉
日前,一些城市發(fā)生出租車集體停運事件,給城市運行帶來不便。表面上看,停運的原因是“份兒錢”高,黑車數(shù)量太多,使得出租車司機的利益受到擠壓,從而引發(fā)不滿。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出租車“?!毕聛?
我國出租車行業(yè)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最初個人和企業(yè)進入出租車行業(yè)并不難。1994年前后,為規(guī)范經營,實行出租車準入數(shù)量管制。
目前,中國大多數(shù)城市的出租車行業(yè)采取承包經營模式,即出租車公司從政府獲得出租車的經營權,公司或司機則出資購車,司機承擔運營費用,按月給公司上繳管理費。
出租車行業(yè)本來是競爭服務行業(yè),公民有駕駛和服務的能力,買得起車,符合出租車市場準入的門檻,就有權進行出租車運營,運營者掙不到錢或不愿干時就可以退出市場,這應該完全由市場來調節(jié)。而這種數(shù)量管制的制度,才是造成“份兒錢”高、黑車泛濫的真正原因。如取消數(shù)量限制,雖可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yè)問題,但道路交通將更加緊張,這無疑給政府出了一個難題。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俊 初
國務院公布了約需4萬億元投資的擴內需、促增長措施后,國家發(fā)改委門前人頭攢動,地方企業(yè)紛紛帶著項目來尋求支持,或來尋找機會,希望分一杯羹。
從一些地方準備項目的情況看,其行動的指導思想,仍然沒有擺脫“跑步錢進”的樊籬。有的地方提出的“爭、拼、擠、搶”等口號,看似非常積極主動,其實也只有向中央“進軍”一條路可走。在地方政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強力攻勢面前,中央項目審批的重心會不會偏移,資金分配的公正性會不會受到影響,也就成了當然的問題。如果沒有法律作依據(jù),沒有制度作保障,沒有配套措施及時跟進,那種“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為了分得一杯羹,到中央部委“求神拜佛燒高香”的現(xiàn)象似乎在所難免。
如果能以此為開端,規(guī)范中央投資渠道,加快轉移支付立法進程,讓“跑部錢進”止于新一輪投資,則又是民主法治社會的一大進步。
公開信息的難度
蕭 銳
近日,沈陽一公民向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和市政務公開辦等部門遞交了一份《沈陽市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要求公開辦公費、招待費等財務賬目以及政府各部門年度財務審計結果。沈陽市政務公開辦相關負責人對此說,該申請雖符合《條例》規(guī)定,但因為“沒有先例”且“政府財務信息極其敏感”,所以“公開的難度極大”。
按理說,信息公開申請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這應該是政府部門公開相關信息的唯一衡量標準。但從沈陽市政務公開辦相關負責人扭捏、晦澀的說法中,似乎發(fā)現(xiàn)了另外兩條潛在的標準:是否有公開的先例,需公開信息是否“敏感”。
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于納稅人,“作為一名公民和納稅人,有權利知道每一筆錢是如何花掉的”。這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賦予公民的權利。這既是行使公民對政府信息的知情權,也是對政府工作的一種社會監(jiān)督。相反,財務信息的不透明,才使得暗箱操作行為有機可乘,使得部分官員有了各種各樣的借口去假公濟私、去揮霍國家和人民的財產。
政府信息公開為什么會這么難?其實說白了,真正的根源在于錢花得太容易了,所以信息公開才這么難。
心理錯位
笑 逢
一名文化水平只有小學五年級的木匠搖身一變成為香港某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假借來大陸投資建設,空手套白狼詐騙某市17億人民幣。最終,假港商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騙子的詐騙幌子極其簡單,僅僅是一家1萬元港幣注冊的“三無”公司和諸多虛假的顯赫光環(huán),他取得了信任并最終得逞。
招商引資是發(fā)展地方經濟的重要途徑,歷來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然而,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暴露出急功近利的弱點,一路為外商開“綠燈”,盲目相信外商背景,缺乏對計劃進行詳細論證,為不法份子趁虛而入留下漏洞。
對這場蹩足的騙局,如果稍加調查與論證,就能在其行騙之始將其識破。究其得逞的原因,是官員及企業(yè)“求發(fā)展之心”過于迫切,以至把“港商”當成“貴賓”般侍候。
招商引資沒有錯,錯的是一見臉上貼著“港商”,某些官員的心理便錯位。如果能不卑不亢地對待招商引資,冷靜地分析、判別對方身份,自然就不會鬧出這么一個天大的笑話。
滑稽的宣誓
劉永濤
“我們向饅頭起誓:忠于饅頭,愛惜糧食……”日前,300名河南大學學子手舉饅頭,在該校大禮堂廣場對著饅頭莊嚴宣誓……
雖然組織者用心良苦,但300名學生集體向饅頭起誓高喊“愛惜糧食”,怎么看,都有點滑稽,甚至充滿了黑色幽默的味道。宣誓的畫面中,同學們笑容燦爛,或許正好昭示了他們的內心:這是個有趣的好玩的事情。
用一次集體的宣誓來重溫愛惜糧食的道理,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如果宣誓真的有用,其他的生活常識、普世真理,也都可用宣誓來解決了。
宣誓和愛惜糧食其實是兩碼事。愛惜糧食,用不著宣誓。就好比你要決定做一個好人,你只要暗暗地用力,朝著這個目標邁進,行動自然會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