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澤明武士系列電影作品在亞洲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拍攝的《七武士》表現(xiàn)了日本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特有精神,是日本國民深層文化心理的反映。黑澤明所宣揚的武士精神就是人們對人性的“真、善、美、勇、毅”的永恒追求以及對“忠、義、仁、禮、誠”的崇尚。
[關鍵詞] 黑澤明 《七武士》 武士精神 日本文化
黑澤明是日本著名的電影導演和大師,在日本無聲電影時代,就執(zhí)導了電影《踩虎尾巴的男人》。在50年代日本電影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黑澤明創(chuàng)作的《羅生門》,獲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大獎,從此,日本電影受到世界影迷的重視。
黑澤明電影的風格主要是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的現(xiàn)代劇,如《生之欲》,另一種是時代劇史詩,如1954年的《七武士》。電影是文化的載體,黑澤明的《七武士》中體現(xiàn)的武士精神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也是日本精神的象征。影片中武士那種忠于自己的團體、盡職、勇敢、正直、富于獻身的精神,自律和克己以及粗獷的性格,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展現(xiàn)。
《七武士》是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代表作品之一。影片以無懈可擊的結構,磅礴宏大的氣勢,令人嘆為觀止的戰(zhàn)斗場面和洋溢全片的陽剛之氣,講述了一段日本戰(zhàn)國時代七位無名武士為農民而戰(zhàn)的故事?!镀呶涫俊吩谌澜绔@得了極高的聲譽,其影響不在黑澤明的另外兩部代表作《羅生門》和《亂》之下。《七武士》已經成為劍俠動作類影片的經典作品,并為其彰顯的武士精神乃至日本精神進行了極好的詮釋。
黑澤明的電影作品中表現(xiàn)了深厚的日本文化,他的電影是日本文化在中國傳播和影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日本影壇乃至亞洲和世界影壇占有重要位置的黑澤明電影作品,以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向觀眾呈現(xiàn)屬于本民族的生動文化,受到觀眾的喜愛。
黑澤明是一位地道的男性藝術家,其影片多以日本武士生活為對象,集中反映日本精神的象征,表現(xiàn)武士和男性的陽剛之美,其風格是濃烈的,充滿激情和強烈的戲劇沖突。黑澤明的電影具有十分強烈的影像感和深刻的日本文化內涵,他的電影藝術風格獨特,表現(xiàn)在場面的恢宏,視覺形象鮮明、強烈的動感、大量特寫鏡頭的大膽使用,給觀眾帶來心靈震撼和視覺革命的雙重享受。黑澤明的影片的特色和風格征服了很多觀眾,但也有部分中國觀眾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中日在文化上的差異,也就比較難以理解和感悟影片的文化底蘊。
黑澤明被譽為國際電影大師,他代表著東方電影,他的影片打著日本民族的烙印,帶有濃厚的日本傳統(tǒng)文化特色。黑澤明心目中的武士精神,清晰地體現(xiàn)在他所拍攝的電影作品中?!镀呶涫俊繁环Q為日本娛樂片的頂峰之作。他在作品中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的憤恨以及對弱者的同情,堅持了正義感和道義。影片描寫身處古代亂世的村民,委托七個流浪的武士剿滅山賊的故事。戰(zhàn)國時代,一個小山村的村民因難以忍受強盜團伙經常性的燒殺掠搶,雇用七名武士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七名武士憑借經驗和智慧,在村民配合下,打敗并全殲了來犯之敵。電影敘事手法雖然模仿了美國西部片,但是勝于西部片,可以說是日本電影表現(xiàn)武士文化的一個典范。黑澤明以超人的導演技巧,以千軍萬馬的氣勢來展現(xiàn)七武士與山賊的博殺,黑白影像突出了生存的險惡和人性的堅韌勇敢。黑澤明電影對人道主義、個人主義的思考的力度非常之深。他生動地刻畫了傳統(tǒng)的日本武士形象,表現(xiàn)了武士及日本文化。《七武士》中,七位武士性格迥異、各有所長,共同譜寫了一部令人崇敬、耐人尋味的英雄篇章。他們曾各自擁有一片藍天,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相互尊重和信任,融合成一個整體,打敗數倍于自己的頑敵,取得了最后勝利,也留下了四座插著武士刀的新埋墳墓。
武士及武士文化在日本已經存續(xù)了近千年,漫長的文化積淀,造就了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素材源泉。日本電影從誕生初期,就不斷有武士題材的作品出現(xiàn),這類影片主要是憑借人物激烈的廝殺和武打場面吸引觀眾。其中,也有很多不失為日本電影史上的優(yōu)秀佳作。《七武士》正是這樣的作品。黑澤明在他的一系列武士電影中都體現(xiàn)了強烈的武士精神,在這種精神體現(xiàn)的背后,是黑澤明自身對武士文化的認識和理解。他將他的觀點通過電影的方式,告訴了整個日本民族,并將日本文化的深刻內容傳播到日本之外,讓世界了解了日本文化特有的魅力。
武士電影是日本電影的國粹,就像武俠電影是中國電影的瑰寶一樣?!镀呶涫俊肥侨毡疚涫科械囊徊拷茏?,也是黑澤明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他塑造了七位英勇的武士形象。在《七武士》中,黑則明塑造了幾種不同的武士:一是墮落的武士,他們是洗劫山莊的墮落的武士。他們選擇的是違背武士精神的道路,將武士的能力用于違背道德的行徑上,必為真正的武士所不齒:二是變異的武士,他們擁有權利,卻并不為賦予他們權利的百姓做事;三是迷失的武士,擁有武藝卻不將武藝施展于正途的武士,是迷失的武士。他們或原地彷徨,或與惡人同流合污,但卻很難悔悟,成為真正的武士。真正的武士:七位為農民而戰(zhàn)的武士才是真正的武士。他們不是在為主君攻城掠地,而是為保護大地的主人——農民,使其不受侵犯而戰(zhàn)斗。他們保持了武士精神的真義,所以是真正的武士。就連菊千代這樣假扮的武士也因體現(xiàn)出了武士精神而被承認為武士。
七位武士代表著真正武士的全部美德。在《七武士》中,武士精神的真諦通過武士們的表現(xiàn)得到充分的闡釋。他們并非完美無缺,他們的身上同樣具有人性的弱點。但是,只要武士以武士精神的規(guī)范要求自己,并且在武士精神的一個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現(xiàn),他就有資格被稱為一名真正的武士。
《七武士》是日本武士電影史上的一部以人物性格見長的力作。其中七個武士的出場,顯示了諳熟電影敘事技巧的黑澤明對人物的精心塑造。他們有的是以機智、通用性、謙遜的品質亮相;有的是以展示精湛超群的武功的動作入場……這使人物形象開始就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尤其令人叫絕的是黑澤明對于騎馬的山賊與徒步的農民的交戰(zhàn)的展現(xiàn),格外逼真、精彩,賦予了影片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七個武士形象代表了武士精神的七個方面,表現(xiàn)了武士文化?!镀呶涫俊返娜宋镌O置蘊含深意??北l(wèi)是武士的領袖,是武士精神的一個標志。他曾多次參戰(zhàn),武藝高強,戰(zhàn)術精通,但是卻無法逃脫變成浪人的命運。他十分正直,甘愿削發(fā)扮裝和尚,且順利完成計劃。他誠實。真誠,精明,善戰(zhàn),指揮若定,戰(zhàn)術多變。最終大破人多勢眾的山賊。他非常睿智,在擊敗山賊取得大勝之時,并沒有得意忘形,而是清醒地說出了農民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的箴言。勘兵衛(wèi),是優(yōu)秀武士的集中體現(xiàn)。其他五位武士則分別代表了武士精神的一個方面。五郎兵衛(wèi)代表了智慧。他的預見能力極強,無論是被勘兵衛(wèi)試探還是與山賊作戰(zhàn),其智慧都得到體現(xiàn)。他后來成為七武士的一員,因戰(zhàn)死沙場而成就了武士的業(yè)德。七郎次的行動代表了友誼和忠誠,對正義事業(yè)的選擇,體現(xiàn)了他身上真正的武士精神,而對友誼的忠誠更顯示了作為武士的道德準則。久藏則代表了武功。作為武士,他擁有高強的武藝,追尋劍道的真諦。他不事炫耀,立下大功后也不夸口居功。平八代表了樂觀。別的武士失意后會選擇其他的道路,平八卻心甘情愿地與普通百姓一樣,靠砍柴為生,這需要很高的思想境界。而樂觀精神也是武士精神中重要的方面。沒有樂觀,身處困境中的武士是難以生存的。勝四郎是未來的象征。他在第一次擊殺山賊時還會瑟瑟發(fā)抖。他也有人性的弱點,無法抑制自己的欲念使他結下了一段孽緣。但他能明辨是非,選擇真正的武士去學習和追隨。菊千代是武士世界中身份最為特殊的,在一群真正的武士中,他是一個的冒牌武士。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富于正義感和向上精神,卻不具備德操和武功。但他在奮不顧身救援農民,繳獲火銃,鼓舞士氣,與敵拼殺的行為完全像一個武士,甚至比真正的武士還要出色。在影片塑造的性格迥異的七個武士中,以菊千代的形象最為鮮明。他吃苦耐勞、憨厚樸實,也樂觀風趣,不高興時會聳聳肩,會學驢叫。他不在乎在馬棚里睡覺,握刀的姿勢也荒謬可笑。武士所不恥的行為他都有嘗試,被同僚認為是“冒牌”的武士。然而,他骨子里所散發(fā)出的正義氣息,使他的身價高漲,比之那些不知所謂的武士更是好上幾倍。他是個勇者,天性對馴馬極有天賦,有一副熱心腸,同情和幫助勞苦民眾,同時又機智英勇。實際上是個“真正”的武士。
七位武士各有所長,構成了《七武士》的英雄群像。黑澤明通過電影《七武士》所塑造的武士形象和對人性的挖掘,向人們表現(xiàn)和傳達了日本文化和武士精神,使人們理解了日本武士文化和民族精神所在。他贊美武士精神的高尚,極力完成武士的人格升華,使之放射出誘人的精神感召力和震撼力?!镀呶涫俊肥呛跐擅鲗ξ涫烤襁M行的正面闡釋和褒獎。七武士遵從傳統(tǒng)武士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表現(xiàn)了日本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特有精神,是日本國民深層文化心理的反映。傳統(tǒng)武士文化中的服從、獻身的精神在影片中也得到了體現(xiàn)。人們通過黑澤明的電影看到了日本武士的責任感、使命感、自尊心、獻身精神,以及面對死亡時無畏無懼的勇氣等。從而更能理解黑澤明的電影《七武士》所表現(xiàn)出來的武士文化和精神。黑澤明所宣揚的武士的精神應該長存,這就是人們對人性的“真、善、美、勇、毅”的永恒追求以及對“忠、義、仁、禮、誠”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