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漫畫剛滿二十年的我,以前有兩種題材從來不碰:一種是動物,一種是小孩。不畫動物是因為我太愛動物了,以至于無法在它們身上開任何玩笑;不畫小孩是因為我太討厭小孩了,以至于我根本排斥畫他們。
我討厭小孩,因為我不想再想起我的童年。小時候的我,是個非常自我的小孩。我不做我不喜歡做的事,不交我不喜歡交的朋友。當(dāng)然,我絕不是那種會討師長歡心的小孩,反而比較像《絕對小孩》漫畫里披頭、五毛和討厭的綜合體。想想就該知道當(dāng)時我活得多么艱難了吧。
而非常奇特的是,當(dāng)我在腦海中再一次看到那個坐在幼兒園窗邊三年只會看云的小孩、那個放學(xué)路上遇到陌生人總是偷偷發(fā)笑的小孩、那個寒暑假蹲在院子角落悄悄玩蟲的小孩、那個被老師、學(xué)校因為意見太多踢來踢去的小孩,我卻突然發(fā)現(xiàn):幾十年后每逢我面臨人生轉(zhuǎn)折點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答案,其實都沒有超過童年時“那個小孩”對許多事情的反應(yīng)。
原來,我們每個人童年時那個孩子,并不像我們以為的那樣脆弱,比起大人,小孩甚至在心理上更強韌,尤其是他們的本能。你會發(fā)覺面臨各種抉擇時,小孩永遠(yuǎn)能最快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這是大部分成人無法做到的。因為“大人”的選擇,往往只是符合身邊眾人的期待,而不是自己的真實需要。
我開始明白:原來在不知不覺間,我已經(jīng)被成人世界毀壞的如此之深,連自己的思考模式都一天天、一步步被推向相反的自己。而我以往不愿再想起的那段童年,累積的就是小孩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間,我孤獨的對抗和妥協(xié)。
終于了解這些,是我自己的孩子十歲那年。那年初春,我陪他在北京古老的四合院里一面玩雪,一面開始畫《絕對小孩》。
是的,小孩是有一個屬于小孩自己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截然不同。他們能以奇特的想法看待任何事物,所以他們對整個世界總是保持著詼諧荒謬的眼光。在《絕對小孩》里,我畫的是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的拉拉扯扯。
我相信,這兩個世界的拉扯會一直繼續(xù)下去;但我也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不是常有會飛翔起來的感覺?
每個人都有一次童年,每個人也都會長大。我們每個大人每天都以各自努力的方式活在這世界上,每個小孩每天卻以他們各自不可思議的方式活在這世界上。如果,我們讓自己的內(nèi)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議每天將會在我們身上再流動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