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專家警告,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將顛覆人們的閱讀習慣,“手不釋卷”的閱讀形象可能會成為歷史。但加拿大遺產(chǎn)文化部最近所做的專項調(diào)查表明,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高度發(fā)達的國家,人們對讀書的熱愛依然不減當年。
這項關于加拿大人讀書、買書和借書習慣的調(diào)查顯示,讀書和看電視并列為加拿大人的首要娛樂方式;過去十幾年間,每個加拿大人平均每年讀17本書;網(wǎng)絡對加拿大人傳統(tǒng)閱讀習慣的影響微乎其微。在渥太華街頭,你不時能看到捧書而行的人們。
加拿大人愛讀書的原因很多。首先與這個國家注重“從娃娃抓讀書”的教育方式有關。在加拿大,從學前班開始,孩子們就被老師灌輸了快樂借書、快樂讀書的概念。除每天在校閱讀外,他們每天放學前都在老師的引導下從本班的“圖書角”或從校圖書館,選取喜歡的書帶回家。
這些圖文并茂的書,都是由加拿大著名教育家或兒童文學家按不同年級學生的識字量而創(chuàng)作的。只有老師確認某學生徹底掌握了某一級別書的內(nèi)容后,該學生方可再借高一級別的書。不同級別的書每頁的閱讀量也不同,從每頁一個字,到一行字,再到兩行、三行、五行……內(nèi)容從社會文化到天文地理,無所不包,而且配圖都十分賞心悅目。
為了鼓勵學生們多讀書,有的老師在班里設計了“閱讀樹”,定期檢查,看哪位同學能最快爬到“樹頂”。筆者女兒在渥太華一所學校借讀,她每天回到家都要先自豪地宣布自己已到了“閱讀樹”的某某位置,距離“樹頂”還有幾根“樹枝”,然后展示老師新獎勵的貼畫。
完善便捷的公共圖書服務系統(tǒng)也是加拿大人愛讀書的原因之一。以渥太華為例,不到80萬人口,卻擁有33個公共圖書館和2個流動圖書館,幾乎每個社區(qū)都有一個圖書館。
圖書館還經(jīng)常舉辦免費的讀書座談和講座,特別是舉辦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多種寓教于樂的活動,對家庭充滿了吸引力。
(摘自《黨員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