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大觀通寶”系北宋徽宗大觀年間(1107—1110年)所鑄。面文為徽宗御書瘦金體,計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數(shù)十種版式,分銅、鐵、錫等幣質。小平錢又以“通”字部位結構,有“昂通”、“降通”、“斜通”、“楷通”、“大字小通”之分。其中以當十大錢最為精美,尤以小平行書及樣錢、母錢為珍貴。折十銅母當屬精美之品。
該枚“大觀通寶”折十銅母,直徑4.05厘米,穿徑1.3厘米,重13克,銅質精良,錢肉細膩,通體呈栗褐色,包漿自然,老到熟舊,手感潤澤,朱砂綠銹隱現(xiàn)于身,由背向面呈微凸狀,應為作模敲打留下的烙印。其錢面文字精細流暢,高挺堅勁。
古幣專家孫仲匯先生在談到瘦金體時曾給以高度評價:“這種書體勁瘦飄逸,如大匠運斤,庖丁解牛,生意盎然?!痹搸艅?chuàng)意獨到、獨樹一幟、獨具一格的書體襯以精湛的鑄工,相得益彰,雖歷經(jīng)近千年滄桑巨變,仍神采奕奕,富麗堂皇,其直徑大于正常同版式流通錢2至3毫米。拔模斜度格外清晰,且雕痕明顯,立體感極強。
今借貴刊將這枚“大觀通寶”折十銅母展示給諸位泉友。請專家指教,請同好雅正。
(按:未見實物)
(責編:丁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