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剛從青島來紐約居留不歸的小伙子,三句話里有一句必是“這可是名牌啊”
我出生成長的年代沒有名牌。這么說也不對,至少那個年代鳳凰牌自行車,紅燈牌收音機,紅棉牌吉他還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用現(xiàn)在名牌的眼光來衡量,似乎又稱不上名牌了。
總而言之我成長在一個沒有名牌的時代,對名牌沒有感覺,因而當我看到日本的辦公室女郎(OL)為了名牌包,名牌衫,可以不吃飯,喝一罐100日元的飲料要左思右想,那些高中女生為了買一個包可以和父親年齡的男人睡覺,美其名曰援交,真的是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記得剛到紐約時,有個從廣州來的朋友一身行頭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都是名牌,名表一天換一個,辦公室的意大利進口西裝一掛就是十套,可他不過是個打工仔,家里老婆孩子一家四口擠在唐人街憋仄的通倉里,還是租的。一個剛從青島來紐約居留不歸的小伙子,三句話里有一句必是“這可是名牌啊”,他把OLD NAVY,GAP,HM都稱之為名牌。
在東京、紐約這兩個世界時尚都市呆了18年,身上有些東西變了,更多的是沒變,對名牌的感覺就沒變,依然是沒感覺,無動于衷,在我看來一個GUCCI包不如一頓法國大餐,一套ARMANI西裝不如一趟三天兩夜的巴黎之旅,后者比前者更能給我?guī)頋M足感。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一個老土的人,這個定論剛到東京的時候,我的老鄉(xiāng)就給我下了,他說我是鄉(xiāng)下來的,為了給我這個鄉(xiāng)下來的人一點顏色看看,一拳打碎了我那塊很土的上海手表,那是母親特意拿給我看時間的。若干年后,當我踏著用公司置裝費買的GENT BOSS皮鞋登上了去洛杉磯的飛機的時候,他在為能不能繼續(xù)留在日本而掙扎。當然這是不太熟的人說我是老土,很熟的人也說我是鄉(xiāng)下人。比如夫人,從認識到現(xiàn)在一直說我是鄉(xiāng)下人,老土一個,穿了十年的衣服還在穿,人人像我這樣衣廠都要關(guān)門了云云,天可憐見這么個老土卻被她縱容了十年,將來N個十年應(yīng)該還會被縱容下去。
我也很奇怪自己為什么對名牌這么不感冒,想了想后可能是以下兩個理由:
一是地位身份不夠級別,不在圈子里面,有身份有地位在圈子里的話,名牌就是另一張臉了,一張比本人的素臉更符合現(xiàn)實的臉,這張臉沒辦法不要,就像制服一樣,不穿人家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干得好不好。
二是沒有因為別人認同后才感覺自己活得很好的心理習慣,也就是沒有那種通過名牌讓旁人刮目相看的榮譽感。換另外一個說詞就是,名牌不能給我增值,我也不能給名牌加分。
這樣看來做一個邊緣人真的是一件幸事,至少可以和名牌的高成本生活無緣,活得自在。但是如今的社會到處都是名牌,真要和名牌絕緣也難,所以凡是看不出名牌的衣服都是我的選擇,此舉絕不是仿效伊達政宗把金繡在破爛衣服里面,那是優(yōu)雅的矯情,我只是想恪守一個邊緣人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