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實習記者楊燕最恨街上隨處可見的乞丐了,不管是老的少的,還是病的殘的一概遭她白眼;她不僅不施舍,還要唾液相加。這源于她曾被乞丐騙過兩次。一次是她大二期間,路遇一位正奶孩子的婦女向她乞討,說是要些錢作路費回老家去。當時,楊燕二話沒說就給了她三十塊外加一袋奶粉,她千恩萬謝地走了。楊燕以為沒事了,并為自己做了一件善事而滿懷高興。可過了一星期,楊燕又在街頭見到了這位婦女,當時她很納悶,一問旁人才曉得上當了,因為這婦女在此行討已有半年多了。楊燕聽了氣得差點沖上去扇她耳光。另一次是她大三那年,見一腿部嚴重傷殘的年輕小伙跪在街頭乞討,楊燕念他可憐,一出手就給了他五十元,眼睛都沒眨一下??烧l想晚上楊燕應酬朋友,在飯店與那殘疾年輕小伙不期而遇,只見他西裝革履的獨自在餐桌上猛吃海喝,搖身一變一副公子哥兒的尊容。楊燕那個氣啊,真想一刀宰了他。自此之后。楊燕發(fā)誓一輩子再不跟乞丐打交道。可前不久,她就出爾反爾,自食其言了。她不僅救助了一個乞丐,還把乞丐送醫(yī)院去檢查和治療。這一舉動不亞于油鍋里掉進幾滴水——炸開了,沸沸揚揚,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震動和反響。特別是她的同事和朋友們更是大惑不解:楊燕的腦子是不是進水了?
那天,楊燕急著去采訪,在她前面行走的一個人引起了她的注意,他衣著破爛,拱著背,右腿有些跛,行走緩慢。他擋著她的去路,她心里不滿地嘀咕:好狗不擋道!她繞過他不禁回頭瞅了他一眼。他污頭垢面,手里端著只碗,兩眼卻炯炯有神。他迎著她目光看過去。楊燕愣了愣:怎么這人有點面熟?!她一時又想不起來了。她走出幾步又回頭看了他一眼:隨即她干脆轉(zhuǎn)回來攔住他問:“你是桂城人?”乞丐愣了愣,然后點點頭。她又問:“兩年前桂城發(fā)生了一起大火災,當時你在干什么?”乞丐身子不禁抖了一下:“姑娘,你是——?”楊燕趕緊說:“你別問我!你如實回答我的問題,答對了,我就幫你!”說著她掏出張百元大鈔在他面前晃了晃。他眼睛亮了亮,又深深地點了點頭。楊燕問:“當時,你是不是做了件大好事?!”乞丐聽了激動得面孔有些泛紅:“我說是,你會相信嗎?!”這時,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楊燕望著他堅定地說:“我信!”乞丐感動得整個身子不由顫抖起來,他說了聲“謝謝”,兩行熱淚就汩汩地流了下來。
突然,楊燕拽住他的手說:“你跟我走,我?guī)闳€地方!”他沒反應過來,便被利索地塞進了出租車。在車上,楊燕對他說:“我一定幫你,但條件是,你必須把當時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一點不落地告訴我!”乞丐同意了。楊燕先帶他到商場從里至外購了一整套服裝。然后到飯店開房讓他洗換一新。接著,送他去醫(yī)院檢查和治療。這期間,她接到多個電話,有同事的,有朋友的,都責問她為什么要攬個乞丐自找麻煩?她的回答一概是:現(xiàn)在無可奉告,過幾天你們就知道了!心想,這些家伙嗅覺蠻靈嘛!她找到在譬城醫(yī)院做醫(yī)生的老同學,要求他為病人做認真仔細的檢查,并在老同學耳邊悄悄說了幾句什么。老同學醒悟似的說:“是這樣啊!我一定盡力?!比缓螅瑢@位叫羅亮的病人格外熱情起來。檢查結(jié)果是,羅亮的右腿骨折錯位,需住院做重接手術(shù)方可復原。羅亮不同意住院,因為醫(yī)療費讓他望而卻步。可他拗不過楊燕,楊燕說:“費用的事你別擔心,你只管安心住院好了?!钡纫磺卸及仓猛桩斨?,楊燕對躺在病床上的羅亮開始了詳盡的采訪。
兩年前,羅亮從農(nóng)村到桂城打工,干的是建筑工地的活兒。一天晚上,他收工很晚,當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路過華燈閃爍、人聲鼎沸的繁華街道時,突然一娛樂城失火,樓道里的人流蜂擁而出,呼喊聲、哭叫聲不絕于耳;二樓已是濃煙彌漫,烈火熊熊,火苗時不時從窗臺躥出。羅亮奔過去,只聽得一個年輕姑娘竭力地嘶喊道:快救人啊!206包……羅亮迎著奔出的人流沖了進去。他上二樓好不容易從煙火中辨出206包,他破門而人。整個包間已充滿了煙火味,朦朧中他發(fā)現(xiàn)兩個醉得不省人事的小伙子斜仰在沙發(fā)上:他抱起一個沖向包門,可一股煙浪從走廊席卷進來,他不管不顧地沖了出去……把第二個年輕小伙救下來,正想歇口氣的時候,只聽那年輕姑娘聲音沙啞地喊道:“還……還有個女的。”羅亮一聽,又奮不顧身地沖入火海。他再次進到206包間,地毯上的火苗已燒到了包間的木門上,并且越燒越旺,已封住了出口。在煙火漫延的包間里他找了一圈也沒見人影,最后在洗手間發(fā)現(xiàn)了昏迷的姑娘,他又叫又推,姑娘只睜開眼看了看他,說了句“救我”,就又昏過去了。望著涌來的火浪,他抱著姑娘躍上了窗臺。樓下的救援人員奔忙著,有的鋪氣墊,有的抬擔架;消防隊員正展開滅火行動。他抱著姑娘縱身跳了下去;著地時,他覺得右腿劇烈地震了震,痛得他直冒冷汗,好在他并沒摔倒。當他看著姑娘躺到擔架上,被人們簇擁著離去的時候,他終于舒了一大口氣。現(xiàn)場的人們爭先恐后地忙碌著,忙著滅火,忙著救援,沒有誰注意到一個叫羅亮的民工舍身救出了三條人命;也沒有誰會相信一個小小民工會是救火英雄。所以他悄悄離開了現(xiàn)場,忍著饑餓、拖著傷腿回到了工棚。工友們見他跛著腳,問他怎么回事,他謊說不小心摔的。如果他說是救火摔的,工友們會信嗎?工友們不說他是神經(jīng)病,也會說他是傻瓜。這又何苦呢?這天晚上,傷腿疼得他齜牙咧嘴,哼哼直叫;次日,傷腿腫得像饅頭,他不能下地干活了。因此,工頭辭退了他。他拖著傷腿離開了工地,一邊弄草藥自己療傷,一邊到處找工作。他這種情況誰會用他呢?所以他四處碰壁。這時他也想過到有關(guān)部門去反映情況,可誰相信?誰能證明?別人不把你當猩猩看那才是怪事!他想來想去,只好自種的“苦果”自己吃了??伤依锏睦细改负妥x書的妹妹正翹首盼著他往家寄錢呢,他該怎么辦!他想來想去,最好的出路是乞討!所以從桂城到省城,他一路走來:靠乞討來維持著家里和他的生計,直至遇到楊燕。
聽到這里,楊燕早已淚眼婆娑,泣不成聲:心像被碾碎了般的疼痛。
翌日,省報的重要位置刊登了一篇催人淚下發(fā)人深思的文章:《昨天救火英雄,今日叫花乞丐》。把英雄淪為乞丐的過程作了實事求是的報道,并呼吁社會群體對這樣的無名英雄要給予應有的尊重和關(guān)愛。結(jié)尾處還披露了主人公羅亮住院接受治療的情況。一時間,在整個省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和反響。趕往醫(yī)院看望救火英雄羅亮的單位和個人,絡(luò)繹不絕,源源不斷。次日,省長也帶著各部門的領(lǐng)導趕來看望了英雄。并說,英雄值得我們學習,發(fā)現(xiàn)英雄的人也應得到表彰……
一時間,羅亮和楊燕都成了名人。然而,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羅亮和楊燕出名了,麻煩也跟著來了。不知什么時候有風言風語傳出:這是蓄意的惡炒!網(wǎng)絡(luò)上也貼出帖子:子虛烏有之事,誰能證明?!楊燕的同事、朋友看了都很氣憤,紛紛為她打抱不平。楊燕卻冷靜沉著,為澄清事實,她在醫(yī)院舉行了記者招待會。那天,各路媒體記者紛至沓來,濟濟一堂。當記者問:你怎么這么肯定他就是救火英雄?楊燕堅定地說:因為我是烈火中的目擊證人!
原來,楊燕快大學畢業(yè)時,省報社到桂城中文學院招人,由于學習成績優(yōu)異,內(nèi)定名額中,楊燕榜上有名。同班幾個要好的同學非要逼她請客:到娛樂城去K歌。楊燕只好認“宰”。當時二男一女加楊燕四個人要了個包間,點了一瓶紅酒和小吃。那女同學先搶過話筒亮喉:兩個男同學卻拉著楊燕劃拳喝酒。沒多久,就見兩個男同學暈乎乎地倒在了沙發(fā)上,喝得少一點的楊燕也頭暈目眩,心慌作嘔,剛到洗手間就暈倒了。恰巧這時,娛樂城一處電線短路燃燒起來,火勢沒控制住。所有的人都嚇得往樓下跑。那女同學推了兩個一動不動的男同學,便急著出來叫人幫忙??蓸堑览镆魂嚮靵y,誰還顧得上她?她只好跑出樓外叫人。這時,一個民工模樣的年輕人聽了她的叫喊,便沖上樓去把她的三個同學救了出來。他們被送到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是酒精中毒,誰會想到娛樂城提供的竟是充裝的劣質(zhì)酒。遺憾的是,他們醒來就再也沒找到救他們性命的年輕人了?!安贿^,”突然楊燕很自信地說,“這年輕人救我時,我看了他一眼,他的模樣已深深印在我心里了,因為他眉宇間有一顆醒目的黑痣!”
這時,楊燕身后有二男一女推著一輛輪椅車走了出來,車上坐著一位眉宇間有顆黑痣的年輕人。無疑,二男一女是楊燕的同學:車上坐的正是救火英雄羅亮。此時此刻,各路記者的鎂光燈閃爍,照相機、攝像機紛紛對著羅亮一陣狂掃。之后,有記者問楊燕:當你見他是乞丐時,你完全可以一走了之,可你為什么還要這么做?楊燕回答得很干脆:“一個記者的職業(yè)責任感和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再說,在和諧社會里,決不能讓英雄當乞丐!”隨即,臺下響起了一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