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歲歲年年的工資條、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庭賬單、緊缺經(jīng)濟時代的購物票證、生活中缺不了的月票地圖,都被一位叫柯富海的工人師傅悉心收藏了。更為可貴的是,這位年屆花甲的退休老人利用家庭收藏舉辦了“個人改革開放30周年展”。
近一個時期,國家檔案局領導同志多次倡導要引導百姓建立家庭檔案,要求檔案部門扭轉(zhuǎn)看重事務類檔案、資產(chǎn)類檔案而忽視涉及人的檔案的觀念,以及看重著名人物檔案而忽視普通人物檔案的觀念??赂缓煾档募彝n案工作實踐在這方面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如果沒有來自“草根”的記載,我們的社會記憶將是殘缺不全的。
媒體故事:
工資條記錄收入漲60多倍
在柯富?!皞€人改革開放30周年展”的一塊展板上,貼著密密麻麻的一片小紙條。細看之下,原來是老人的工資條。這些工資條整齊地粘在一本舊雜志上,前前后后總共粘滿了20頁。
“凡是我領到的工資條,都在這里了?!笨赂缓=榻B。在辦理退休手續(xù)時,柯富海特意從廠子的檔案部門復印了一張自己的工資檔案。
在這份檔案中,記者看到,柯富海1969年每月的工資為32元,1970年上漲到40.5元。此后直到1978年,柯富海的工資一分未漲?!啊母铩切┠辏ぷ鞲刹桓?、干好干壞,全都是那些錢,好像也沒人議論工資是多是少?!笨赂缓Uf。
2003年9月,是柯富海工作經(jīng)歷中工資最高的一個月,“實發(fā)合計1455.01元”??赂缓;貞洠嵌螘r間他所在的北京起重機廠搞了個“百噸吊車大會戰(zhàn)”,他完成任務突出,光獎金就拿了900多元。
2004年,柯富海退休。他把自己退休金的領取單也復印了出來。第一年,他的退休金是每月1091元,現(xiàn)在已經(jīng)漲到了每月1800多元,比他上班時的工資還要高,比他剛工作時的工資高了60倍。
家庭賬單被一一保存
由于一家人的收入、支出非常明確,柯富海還成了市統(tǒng)計局的調(diào)查員,每個月為統(tǒng)計局報家庭賬單。這些賬單也被柯富海一一保存。記者看到,這個三口之家每個月收入在5000元至6000元之間??赂缓Uf,家里掙錢最多的是兒子,每個月3000來元。
對股票、基金這樣流行的投資方式,柯富海從來不曾參與。不過,他并不反對兒子炒股:“去年賺了不少,不過今年好像又給套了。”這也就是柯富海不炒股的理由——“有賺就肯定有賠,風險太大?!?/p>
三個小本決定生活質(zhì)量
在一塊展板上,并排擺放著三個小本子,灰皮的是《居民購貨證》,紅皮的是《糧食供應證》,藍皮的是《居民生活購煤證》。
“別小看這三個小本兒,當年我看待它們比結(jié)婚證都重。”柯富海笑著說。它們是“票證時代”里居民購買各種食品、生活用品的有效憑證。比如《居民購貨證》,憑這個證每個月每個人可以買一塊肥皂、一斤芝麻醬、一盒火柴……
與各種“證”對應的,是糧票、米票、面票等各種票據(jù)。
那時候糧票和錢在食品流通中發(fā)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板X表示購買的價格,糧票管著購買的數(shù)量?!笨赂缓=榻B,“當然,沒有糧票也能買到糧食,不過是‘議價’的,比有糧票要貴得多了?!?/p>
說不完的30年生活巨變
各種票證的旁邊,貼著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一個小男孩正抱著有他一半高的大白菜開心地笑著。照片旁邊,柯富海用筆寫著:“大白菜曾經(jīng)是居民的當家菜”。照片中的男孩是柯富海的兒子,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多少保留著一些大白菜當家歲月的記憶。
“每年的11月1日,準時開始銷售冬儲大白菜?!痹诤笄诓块T工作多年的柯富海對此記憶深刻,“放在以前,眼下的北京大街小巷全是排隊買白菜的市民。每家都要買上幾百斤。冬天存儲這么多的大白菜也是難題,隔一段時間,就要把白菜垛倒一遍,擇掉腐爛的葉子……”
這張照片下,貼著一張家庭聚餐的照片,一家人圍坐在盤碗層疊的圓桌邊。照片寫明“現(xiàn)在的家庭餐桌豐富多彩”??赂缓Uf,自己的展覽就想表現(xiàn)改革開放30年的變化,但是這樣對比太過簡單了,“也就是點到為止。沒辦法,光是餐桌的變化就不是一個展覽能夠說得完的?!?/p>
類似的還有交通的變化??赂缓U钩隽怂以?jīng)使用過的公交月票,1994年時的學生月票票價僅2元。后來隨著物價上漲,漲到30元,還是比較便宜?!澳且矝]有現(xiàn)在的公交一卡通實惠啊?!笨赂缓Uf。現(xiàn)在他每天乘公交去公園,一個月也花不了30元。
幾本已經(jīng)卷邊兒的北京地圖也是展品。這并非收藏,而是不同時期為實用而買。在柯富海保留的最早的1983年版北京地圖上,地圖的邊界只到三環(huán),三環(huán)路還沒有完工,很多路段用虛線連接著……而比較新的一本地圖是去年的,柯富海說,這本地圖又不適用了,好多道路、地鐵線路都沒有標上。
30年過去,回望時,滄桑巨變讓人頓生感慨。展品或許有些瑣碎,但多少人的日子就是這樣瑣碎疊加,平淡度過??赂缓R彩沁@樣。也正是因為他的普通,展覽所展示出的巨變,才更讓每個觀者覺得溫暖親切。
媒體文章來源:
董少東:退休工人自辦改革開放展,《北京日報》2008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