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三人,三輛山地自行車,齊齊地停在路邊上。傍晚,田野上的風,徐徐吹過,清涼涼的,似乎可以消去一整天流汗后所帶來的疲倦。
三個人,三輛車,在田野里,站成了一處風景。
戴著卷沿帽,颯爽短發(fā)的馬曉威還頗有點女運動健將的風范。而話語,從她口中說出來,不論多難的事兒,仿佛都是輕松加愉快。她說:運動,就是帶著孩子一起玩。微微一笑,牽起了唇角。
是的,就是那么簡單,就是那么愜意,就是那么快樂!
大兒子行行喜歡滑雪、足球、攀巖、騎馬,小兒子SALVA還是個只有7個月大的嬰兒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是個登山baby了。從那個時候起,媽媽就把他背在自己的背上,將許許多多的山峰征服,踩在腳下。而他們的媽媽馬曉威說,奧林匹克是希望讓大家參與和體驗運動,從不把競技當成目的,而是把運動當成一種自然,一種習慣,一天不運動就覺得不舒服。因為運動,就是帶著孩子一起玩。是的,就是那么簡單,就是那么愜意,就是那么快樂!
我們和孩子在一起,也不和他們說是要做各種運動,也不要求他們要得第一,也不講很多大道理,我就是說要帶著他們玩!
馬曉威喜歡玩,她開玩笑說孩子們也什么都跟著她玩?!昂⒆觽儾煌?,我們自己也沒有辦法玩了。這可能也是我的點私心吧!”在她看來,如果孩子身體不健康的話,生活的愉快程度也會大打折扣。
從幾年前到現(xiàn)在,即使工作再忙,馬曉威也會在每個周末帶著孩子參加戶外運動。“我小的時候不愛看風景,但長大了以后卻越來越感覺自己從心底里渴望著那些風景。在城市里,我們接觸的環(huán)境都是離自然很遠的東西,大多經(jīng)過人工的雕琢,但我要讓我的孩子們從小就貼近大自然,感受到真正的大自然?!闭驗樵谧约盒r候留下了一個也許無法彌補的遺憾,馬曉威更不希望再給自己的孩子留下這種遺憾。
比如爬山,“我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爬山的時候也覺得有點怵。等到了一定的年齡,才體會到了爬山的樂趣,美麗的景色吸引著我們一次次走進大山。而當SALVA小時候我背著他去爬山的時候,一轉到山腳,他就能大喊,真漂亮!那種對大自然的熱情,對天地之間的美已經(jīng)有自己的感受。”兩個帥哥從小就開始爬山了,從7個月到3歲的時候,都是馬曉威背著他們爬。當然帥哥們后來都是以在山峰上留下自己的腳印為榮。
去年,去貴州爬梵凈山。山路很遠,有6000多個臺階。“很多人都覺得不應該讓這么小的孩子獨立爬這么高的山,但其實孩子的身體爬上去應該沒問題,他們的潛力是無限的?!笨墒?,小孩子們每爬幾十個臺階的時候就會覺得累,我們大人也一樣的,就不愿意繼續(xù)。怎么辦呢?馬曉威就這樣鼓勵小兒子SALVA:先堅持爬到500個臺階!然后再來500個臺階 就這樣的,1000個、2000個、3000個、4000個……攀登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聽小蟲鳴叫,看綠樹紅花,清風拂面而過,再加上在爬山的途中,還常常在路上聽到大人的夸獎:“這么小就能爬這么高的山呀!”小小的SALVA的心中就蓄積了越來越多的動力。這個過程自然很累,爬到一半的時候就有很多大人都虛脫了,但是最后,只有4歲的SALVA竟然一直爬到了頂峰。
旅途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一種體驗。即使很多東西忘記了,但當他們長大了,在某一個情景下他們會回憶起那些曾經(jīng)相似的感覺。
現(xiàn)在有種流行的教育方式叫“運動+音樂”,有人開玩笑對馬曉威說,你家的教育太失衡了,簡直就是8+0!但是,毋庸置疑,速度、力量,發(fā)掘自身無限的潛能……運動對孩子,尤其是對男孩子來說,它能帶來的好處無法一道出。
旅行也是如此。想想大兒子行行能夠這么獨立,也是這幾年來媽媽一直帶著他四處旅行的功勞。第一次的旅行,是在他剛剛到世上報到兩個月時。馬曉威自己做公司,為了在出差的時候也能自己喂寶寶,她買了個籃子,將行行放在籃子里,然后將這個小寶寶一路擔到了深圳。
那么,那么小的孩子會記得這些嗎?“其實,記得不記得并不重要,”馬曉威說,“即使很多東西忘記了,但當他們長大了,在某一個情景下他們會回憶起那些曾經(jīng)相似的感覺,會對大千世界有特別的向往?!?/p>
在馬曉威看來,一個孩子所遇到的人和他所經(jīng)歷的事對他性格的形成影響最大。因為常常有機會到不同的地方接觸不同的環(huán)境認識不同的人,馬曉威的兩個孩子都顯得比同年齡的孩子更能適應環(huán)境,更“皮實”,幾乎沒怎么病過。
在行行7歲的時候,馬曉威曾經(jīng)讓他在暑假的時候去美國的一個朋友家住了40多天?!霸谀?0多天中他只有5個晚上睡不著給我們打了電話,回來之后,孩子變得特別的獨立?!睕]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坐飛機會怕嗎?行行搖搖頭,憨憨地說:“不怕。”
那么一個人在外會有不高興的事嗎?行行興奮地說:“有,但也有很多高興的事?!迸笥鸭以诿绹膫€山谷里,行行足踏馬靴,頭戴草帽,每天在山谷里與馬為伴。騎馬,喂馬,簡單又快樂。一副小小“美國牛仔”的范兒。后來,行行回家,還帶回了一頂草帽?!斑@個草帽還在他騎馬的時候被馬咬了一口,有一個洞,但是他卻一直保存著,說今年去的時候還要戴這頂帽子。”
人重要的是找到生活中的“平衡”,真正地學會生活。這也是我想讓孩子們在運動中體會到的道理。
“現(xiàn)在很多孩子喜歡玩電腦游戲,我不讓他們玩很多游戲,因為游戲很容易讓人沉迷。而我更愿意讓他們在運動的流汗中體會一種樂趣?!?/p>
馬曉威全家都喜歡運動。冬天,滑雪;夏天,爬山,潛水,騎自行車;春天秋天呢?踢球,玩輪滑……而游泳則是全家一年四季都喜歡的運動,尤其是爸爸,每天早上必要暢游一番權當“充電”。
兩個孩子的“運動齡”,真是比其他孩子都要久得多:孩子們幾乎是剛出生就開始游泳,不到3歲就滑雪,2歲多的時候玩輪滑,3歲多開始騎兩輪的自行車……
老大行行是10月出生的,3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游泳。而老二更是從剛出生1個月就開始游泳。記得那個時候孩子用的套在脖子上的游泳圈還很難買。以前她以為孩子從出生就有游泳的本能,把他放在水里就行了。老大行行就是這樣。后來,她才知道其實這樣對孩子的身體并不好,尤其是小孩特別小的時候。說起這些的時候,馬曉威覺得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挺大膽的,但是孩子就是這樣很皮實地長大了。
“去年我們?nèi)ケ焙5阑P行袕?歲開始滑單板,但在北海道,要求13歲以上才能滑單板。我就和行行說,萬一別人問你,你就說自己14歲了?!笨墒悄翘?,行行滑得特別高興,一高興就忘記了媽媽的叮囑,從山上滑下來,教練問起,才知道他剛剛9歲。教練當時的表情可想而知,以他接觸滑雪這么多年的經(jīng)驗來說,他是真的很難想象, 一個9歲的孩子竟然可以將單板滑得那么好。
挑戰(zhàn)極限、他人的夸贊……這些當然都會令人心生快意,但是運動帶來的樂趣,真的不止這么多。馬曉威說,她能從中發(fā)現(xiàn)很多樂趣、獲得很多感觸,對一種活動只有從中發(fā)現(xiàn)樂趣、得到享受才能熱衷。喜愛運動的她并不是想讓孩子做運動員,而是給了孩子們一種享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一個選擇,她覺得這樣孩子們的人生才會比較的完整,不會成為工作狂?!艾F(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很多老板,也沒有人逼他們工作,但是他們卻是整天想著工作,活得很累。當然天天玩也不行,人重要的是找到生活中的一種平衡,真正地學會生活。這也是我想讓孩子們在運動中體會到的道理?!?/p>
哥哥行行憨厚內(nèi)斂,弟弟SALVA卻淘氣活躍,這也是極端幸福的小哥倆,馬曉威說,他們從小就比別的孩子更多地接觸到了外界。也許很多年以后,當他們站在人生的頂點上回想過去,一定也會由衷地感謝媽媽從小帶給他們這么多體驗的機會吧。
提問馬曉威
母子健康:你不僅是個媽媽,而且是個有自己事業(yè)的女人,你怎樣平衡“同孩子玩”和工作之間的關系?
馬曉威:有的時候周末陪他們?nèi)ヌ咔?,從上?點半到下午4點,客觀上講也花費很多的精力。有的人不愿意做這樣的犧牲,但是我覺得孩子有孩子的樂趣,我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也有我的樂趣,等孩子們踢球的過程中,我自己可以跑跑步,鍛煉一下,即使在那里曬半天太陽也是挺好的。我發(fā)現(xiàn)有了孩子以后,周末運動的時間反而更多了。我覺得個女人有了孩子,在孩子身上花多長的時間也不算多。其實如果一個人沒有孩子,很多的時間也是白白耗過去的。
母子健康:最近看到本書,叫《養(yǎng)育男孩》,你覺得在男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是怎樣的?
馬曉威:在中國傳統(tǒng)的家庭中,一般都是嚴父慈母的組合,這兩種角色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底線。孩子在小的時候需要心理的安全感,他們需要慈祥以及關愛。但我小時候就怕我媽,而我爸脾氣特別好。
我覺得在男孩的成長中可能更需要父親的榜樣作用,因為男性和女性各自有自己不同的特征。我和爸爸沒有明確的分工,都盡量多一點時間陪孩子。我們兩個一個人出差,另一個人就盡量不出差。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
在我們家,爸爸嚴厲一些,英文特別好,指導孩子多一些。我的數(shù)學比爸爸好,孩子們有了什么問題就來問我。我覺得孩子學習更重要的是要自己領悟,我們只是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他們些幫助即可,因為父母不可能永遠陪孩子,本身孩子就有獨立性。
父母更多的是側面觀察孩子有什么問題,再想辦法引導他們。因為孩子在12歲以后引導他們挺困難的,那時候他們第一聽的并不是家長,而可能是他們的老師、朋友或者是來自社會,而家長可能更多的是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引導他們。
母子健康:奧運會就要到了、會不會帶孩子去觀看?怎樣讓孩子理解奧林匹克的精神?
馬曉威:孩子們對游泳、田徑和馬術都很感興趣。如果有機會,當然也希望他們能現(xiàn)場感受奧運氣氛。
我會跟他們說,其實從古希臘開始,體育也不是專門為了競技而競技,人們本身就有一種對體能的要求,希望有強健的身體。奧林匹克是希望讓大家參與和體驗運動,從不把競技當成目的,而是把運動當成一種自然,一種習慣,一天不運動就覺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