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須備才、學、識,讀史詠史又何嘗不如是焉。徜徉歷史長廊時間隧道的詩人吳琦,往往能抖落遮蔽視線的歲月煙塵,別具只眼,面對行走浮現(xiàn)于我華夏幾千年古道上的人與事,站在現(xiàn)實的高地,發(fā)乎胸臆,賦作新聲。自漢班固《詠史》詩發(fā)端以來,歷代詩家于此體綿延未斷,古今無二致,我們擷取吳琦慷慨諷詠之作若干,編為戔戔一輯,雖是吉光片羽,也粲然可觀。
——編者
寒食詠介子推※
功高不受賞,
綿山日月長。
文公一把火,
千古慟人腸。
※介子推,晉文公重耳之臣,為重耳流亡19年追隨之“五賢士”之一。文公返國,為晉君,介子推隱于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焚山,介子抱樹而死。文公哀悼,令三月五日為火禁日,此即寒食節(jié)由來。
詠季札※
延陵老祖重然諾,
掛劍高樹不欺心。
至德天下傳風范,
追慕我亦后來人。
※季札,春秋時吳國人,賢明博學,吳王壽夢少子,封于延陵。嘗聘魯觀周樂,過徐,徐君好其佩劍,因季札出使各國,未即獻,及還,徐君已死,乃掛劍于墓樹而去。
讀商鞅
政行賴誠信,
一言抵百金。
重典雖積怨,
十年且強秦。
讀荊軻
無須厚非少遠慮,
七尺男兒當重義。
凜然圖窮匕首見,
拼將一死報知己。
讀項羽
蓋世雄兵掃秦關(guān),
鴻門施仁霸業(yè)殘。
青史從來重成敗,
誰憐垓下楚聲寒。
詠虞姬
恨虧一簣功,
忍聽楚歌重。
莫教輕顏色,
吻劍酬英雄。
讀劉邦
鴻門鴻溝信誓長,
鐵券丹書頒忠良。
誰言功業(yè)信而立,
天教山河歸劉郎。
讀晁錯※
休養(yǎng)生息安天下,
實塞削藩固集權(quán)。
文景中興狂飚起,
棄市謝敵殊堪憐。
※晁錯,曾為太子家令,主張重農(nóng)抑商、募民實塞,漢景帝時請削諸侯以尊京師,吳楚七國反,帝紿錯殺于東市。
讀李廣
漢之飛將軍,
絕技博勛名。
揮戈日月暗,
引弓鬼神驚。
將兵輕法紀,
災(zāi)禍起矯情。
壯心付塵跡,
到底意難平。
有感武帝納諫※
東方犯顏也擢用,
汲黯鯁直更能容。
不冠不見多厚遇,
上林依然沐春風。
※東方朔,西漢滑稽派代表人物。機智幽默,剛直敢言,曾上諫武帝,請勿造上林苑。
及黯,武帝時人,性耿直,多次諍諫,武帝稱其為社稷之臣。
讀司馬遷
因諫遭酷刑,
忍辱著鴻文。
誰知千古恨,
成就史論真。
讀蘇武
殘照無情十九年,
孤心日夜向中原。
節(jié)杖銷磨志不改,
千秋漢魂壯凌煙。
子陵※
子陵隱高臺,
浮云遠俗塵。
文叔動漢鼎,
三公待故人。
曲張自有術(shù),
貴賤不移心。
隨性各遂志,
何必高下分。
※嚴子陵,東漢高士,曾拒絕光武帝劉秀之召,隱居垂釣于富春江。光武帝劉秀,字文叔。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讀楊震※
傳家惟清白,
為官不虧心。
四知堪警世,
錚錚猶在今。
※楊震,東漢弘農(nóng)華陰人,經(jīng)學大師,有“關(guān)西夫子”之稱,為官清白,嘗有受惠于楊者贈黃金十斤,楊卻之,贈者云:“深夜無人知曉?!睏畲鹪唬骸疤熘⒌刂?、我知、你知,怎說無人知曉!”因稱四知先生。
謁武侯祠
趨謁錦官武侯祠,
功參造化百代師。
臨秋嘆無程門雪,
長共松柏低徊姿。
謁李白故居
幼讀龍吟三百篇,
傾將余閑步謫仙。
不為權(quán)貴半折腰,
長使山川俎豆懸。
云錦詩句出靈境,
明月胸懷殊人間。
莫道大音賡絕響,
新紀鼓角又掀天。
詩書兩襄陽※
詩書兩襄陽,
風流性情人。
浩然意悠遠,
米芾勢縱橫。
尋跡避城市,
趨步凈俗塵。
入門胸襟寬,
敬事須精神。
※兩襄陽,即詩人孟浩然和書畫家米芾。
讀《資治通鑒》卷四
七國爭雄天下亂,
縱橫翻覆說其間。
舉重若輕競韜略,
千載知誰是愚賢。
杜甫草堂
浣花溪水頭,
草堂舊時處。
疏篁接柴門,
足音滿空谷。
孤憤百姓懷,
沉郁篇章苦。
茅屋不見人,
秋白照今古。
東坡赤壁
烏臺無辜屈蘇子,
黃州有幸遺雅音。
一詞二賦真絕唱,
至今猶覺意境新。
讀陸游※
沈園悲情傳千古,
劍南珠光傾萬斛。
最是令人心動處,
臨終猶作示兒書。
※陸游,南宋詩人,浙江紹興人。有《劍南詩稿》等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古代存詩最多的詩人,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詩人與唐琬留下了沈園絕戀的愛情故事,陸游題沈園壁上的詞曰《釵頭鳳》。《示兒》詩則表達彌留之際的詩人強烈的愛國之心。
訪沈園
心期沈園釋悲懷,
無言獨向舊池臺。
春波不復(fù)驚鴻影,
釵鳳一吟一低徊。
謁岳墳
策馬中原壯懷烈,
長纓直向賀蘭月。
千年沉冤三字獄,
至今教人心滴血。
責任編輯胡翔
標題書法葛昌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