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了英美文化和漢文化在按照自己的文化習(xí)慣進(jìn)行思辨、推理、以及在跨文化交往中的遣詞造句所帶來的理解上的障礙,從而說明,要從根本上達(dá)到兩種文化的理解,應(yīng)重視英、漢語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關(guān)鍵詞] 文化差異 稱贊 謙虛詞
中國與西方,在為人處事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由于中國受教育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影響,驕傲自滿是沒有教養(yǎng)和禮貌的表現(xiàn)。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中國人好謙虛,喜歡說客套話,以自謙為美德,信守“謙虛不為過”哲學(xué),覺得啥時候謙虛也不為錯。相反,英美人則崇尚自信,認(rèn)為自信是優(yōu)秀品德,是能力的象征,是情商的主要部分,是成功的基礎(chǔ),自信心使事業(yè)成功了一半。比較中國人和英美人日常會話、寫文章,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人的漢語里有很多自謙詞,英美人的英語里有很多自信詞??偟膩碚f,中國人對別人的贊揚傾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回答,表現(xiàn)出拒絕、否定、害羞或反問;反過來,英美人對于別人的贊揚是傾向于肯定和接受的,表現(xiàn)出自信、高興、得意的態(tài)度。
例如,在被提拔到新的領(lǐng)導(dǎo)崗位時,中國人則說:“本人水平有限,恐怕難以勝任,肯定有不對之處,到時還請大家海涵?!庇⒚廊寺犃诉@句話,則認(rèn)為,這人信心不足,肯定無能,很難勝任以后的工作。反之,英美人在接受一項新職務(wù)時則說;“對于這項工作,毫無疑問,我是最佳人選。就我的能力而言,我相信,我一定能干好這項工作?!?/p>
20世紀(jì)80年代我國剛改革開放時,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事情: 在國內(nèi)某機場, 一位紳士派頭十足的英國長者, 在即將離開中國回國之際, 為了感謝一位剛畢業(yè)的女導(dǎo)游的熱情接待和精彩講解, 特意拉起導(dǎo)游的手要吻她的手背,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姑娘很生氣地說“No, Rascal!”(不, 流氓!)還甩開手要打人家的耳光, 幸好有人勸解, 才避免發(fā)生沖突,但弄得雙方都不愉快。
其實, 這位女士遇到這種情況大可不必緊張、生氣,用地道的英語正確、委婉地表達(dá)自己的反對就行了。當(dāng)他拉起你的手要吻時,你順便說一句“Thank you, It’s not our cup of tea.”(謝謝!這不是我們的習(xí)俗)如果這樣,外國紳士肯定會小心地放下你的手,后退一步,向你深深地掬一躬,表示敬意和感謝。這句話西方人很常用、很流行,主要用于對對方行為的委婉謝絕。造成以上不愉快的原因是兩者對對方的文化不了解,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外文化差異造成的沖突。
那麼如何巧妙回答別人的稱贊和翻譯中國的謙虛話(modest remarks)呢?當(dāng)英美人贊揚你的時候,千萬不要按照漢語的客氣詞來表達(dá)。否則,英美人會認(rèn)為你在懷疑他贊揚你的誠意和判斷力。如果別人稱贊你長得漂亮或英俊,不要說:“哪里?哪里?”或“丑死了,不行,一般,差不多吧”。例如:“;——How beautiful /smart you are !”(你多美/英俊?。。啊獁here, where.”(哪里,哪里)應(yīng)說:“Thanks a lot”(多謝!)It’s very nice of you to say so. I’ glad to hear that.” 如果實在不好意思,可用反意疑問句: “Are you serious?”真的嗎?這里需要說明一下,“真的嗎”?中國人往往翻譯不好,容易錯誤表達(dá),譯成 “Really?”?!笆軐櫲趔@”、“不敢當(dāng)”可譯為“I’m honored. Not really.”“不好意思”可譯為 “Is my face red?”。再比如,當(dāng)有人夸獎你英語講得好時,不要這樣回答:“不好,差勁,哪里,不一定,你過獎了,你在抬舉我,不行,水平低,差得遠(yuǎn)”等等諸如此類的答詞。正確的表達(dá)應(yīng)該是“Thank you very much.”(多謝!) 如果實在想謙虛,可以說:謝謝,但還需要進(jìn)一步加強學(xué)習(xí),有待提高(Thanks a lot, but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另外,英美文化和漢文化在贊揚準(zhǔn)則和贊同準(zhǔn)則的方式和表現(xiàn)形式方面也有差異。 漢文化的贊揚既包括上對下、長對幼的贊賞,如“這是個很好的姑娘”、“那個司機很能干”,也包括下對上、少對長的肯定,如“這是個好上級”、“多和藹的老人”等,但贊揚的方面主要是人們的才能、人品、修養(yǎng)、道德等,并且多限于男性或上年紀(jì)的婦女。漢族女性,特別是青年女性非常不習(xí)慣異性在公共場合中對自己的恭維。然而,英美文化中的贊揚卻無所不至。年輕的女性特別喜歡別人在公共場合對自己的容貌或服飾的贊美,因此像“How beautiful your dress is!”“What the latest fashion hat you got!” 諸如此類的贊美詞頗受女性欣賞而且她們也欣然接受。
然而受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影響,漢文化思維方式是螺旋形的,并非直接涉及到主題。贊揚大多采取先褒后貶、先禮后兵的模式,即先贊美對方,肯定對方的優(yōu)點或成績后再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和需要改進(jìn)的地方,如“你是一個任勞任怨的同志,沒料到在這件事情上,你這么較真”、“你是個有理性的人,為什么不好好想想呢”等;與此相反,英美文化思維方式是直線形的,體現(xiàn)了有話直說的文化理念。
總之,英美文化和漢文化的不同導(dǎo)致了他們各自的思維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又導(dǎo)致了他們各自按照自己的文化習(xí)慣進(jìn)行思辨、推理以及在跨文化交往中的遣詞造句所帶來的理解上的障礙。因此,我們建議在今后的英語教學(xué)實踐中應(yīng)當(dāng)更加重視英、漢語兩種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參考文獻(xiàn):
[1]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2]程裕楨:《中國文化要略》[M].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