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作為宣傳手段,是商品銷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的就是要引起人們對商品的注意并理解其傳遞的信息,從而說服人們購買這種商品。在中國,由于市場經(jīng)濟制度不斷發(fā)展與完善,對外開放中的經(jīng)濟活動日益增多,國際廣告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因此,廣告英語的翻譯已經(jīng)成為翻譯學中的主要分支。廣告英語常用多種修辭手法,但由于中西某些修辭傳統(tǒng)的差異會給翻譯帶來一些困難,其中最難處理的是雙關(guān)語的翻譯。本文主要介紹一下英語廣告中的雙關(guān)修辭與翻譯。
一、英語廣告中雙關(guān)修辭的種類:
英語雙關(guān)與漢語雙關(guān)一樣,是利用某些詞語的語意或語音條件,使其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具有雙重含義。
1.諧音雙關(guān)
諧音雙關(guān)是利用同形異義詞,即發(fā)音、拼寫相同但意義不同,或者發(fā)音相同但拼寫、意義不同的詞,使其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具有雙重含義。例如: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在這則廣告中,制作者運用了sun-son, air-heir這兩對諧音字,使廣告語言朗朗上口,風趣、幽默,具有感召力。
2.語義雙關(guān)
語義雙關(guān)是利用一詞多義現(xiàn)象來達到雙關(guān)效果。例如: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這則冰淇淋廣告是專為節(jié)食者生產(chǎn)的。其中的spoil是雙關(guān)所在。spoil oneself意為“盡興”;而spoil one’s figure則意為“破壞了體形”。
3.成語或俗語雙關(guān)
廣告語言特別善于引用一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某烧Z或俗語。這些廣告以人們原有的社會、文化知識為基礎,以鮮明、獨特的語言形式形成雙關(guān)。 例如:Where there is a way, there is a Toyota.制作者巧妙地利用了“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這一明言警句的模式吸引消費者的目光。當消費者想要買車時,便自然而然地想起“there is a Toyota”。
4.詞性雙關(guān)
詞性雙關(guān)主要是由于詞性變化所致,一個詞匯通常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詞性。利用這一特性,使廣告具有雙關(guān)的作用。例如:Coke refreshes you like no other can.句中的“can”一詞雙關(guān),既可以看作是省略句中的情態(tài)動詞(can refresh you),又可理解成是各種罐裝飲料,這時can=tin。
二、英語廣告雙關(guān)修辭的翻譯
英語廣告雙關(guān)修辭的翻譯應根據(jù)廣告的內(nèi)容和特點,選用適當?shù)臐h語表達方式,既要充分照顧到原文的語體風格,又要盡量傳達出原文的信息。英語廣告雙關(guān)語的翻譯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直譯法
直譯是保留原文句子結(jié)構(gòu)和修辭,努力再現(xiàn)其形式、內(nèi)容和風格,“從語義到文體在譯語中用最切近而有最自然的對等語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边@是廣告雙關(guān)語翻譯的最高境界。例如:Easier dusting by a stre-e-etch!譯文:“拉拉拉長,除塵力強。”stretch一詞除了作為除塵布的品牌名稱“拉長”外,其拼寫還被別出心裁地拉長,傳達出該詞的本意“延伸”。譯文中“拉”字的重復再現(xiàn)了原文中stretch一詞被拉長的效果,形成感覺上的延伸。
2.意譯法
為了使譯文傳達的信息自然、貼切、可讀性強,有時不得不舍棄原文雙關(guān)的形式,采取意譯法,傳達其確切意義。例如:Catch the Raincheetahs and cheat the rain.譯文:“有了Raincheetah 牌雨衣,你就可以與雨嬉戲?!边@是一則雨衣廣告, Raincheetah 是雨衣的牌子,與raincheater 同音,raincheater 是從windcheater(防風上衣)衍生而來的。下半句又用了cheat 這個同音動詞,構(gòu)成雙關(guān)。但是很難翻譯出相應的漢語雙關(guān),所以不得不舍棄原文雙關(guān)的形式,采取意譯法。
3.彌補法
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對于不能翻譯的雙關(guān),盡可能補救。這種方法稱為彌補法。例如:Shhhhh…… 譯文:“聽!……在洗碗!”這是一個洗碗機的廣告,當消費者單純看到“Shhhhh……”這樣的廣告時,通常會覺得不知所云,搞不清楚推銷的是什么產(chǎn)品。這時一些彌補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利用聲音語言來吸引大眾的注意,或利用視覺上的效果——通過電視或雜志畫面來補充了,單是這樣可能沒辦法引起某些人的注意。因此翻譯時多用一些說明文字來作“彌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此廣告可譯為“聽!……在洗碗”,用這樣的背景文字進行補充說明。
4.套譯法
英語中有不少廣告借用現(xiàn)成的成語、諺語、短語等來獲得文體效果,以達到預期目的。因此,套譯法就是套用英語在漢語中已經(jīng)沉積下來的固有模式,對英語廣告進行翻譯。例如: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譯文:“煙蒂好,煙就好?!边@則廣告實際是一條英語成語“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意思是“結(jié)局好,全都好”。但廣告制作者把它用于香煙廣告中,ends就具有了雙重意義:動詞“結(jié)束”和名詞“香煙蒂”。這句香煙廣告詞可以套用原來成語的翻譯模式,譯成“煙蒂好,煙就好”。
5.創(chuàng)譯法
創(chuàng)譯又稱再創(chuàng)型翻譯,是指已經(jīng)基本脫離翻譯范疇,是重新創(chuàng)造。
例如:Good to the last drop !譯文:“滴滴香濃,意猶未盡!”
總而言之,雙關(guān)語是英語廣告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但同時也是一個翻譯的難點。為了達到“信、達、雅”,翻譯工作者在注重字面翻譯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目標消費群體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
參考文獻:
[1]崔 剛:廣告英語.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2]譚載喜 奈達論翻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