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篇小短文,愛不釋手,它將我的思緒之門撞開,加深了我的思親之情——子欲孝親健在的感覺真好!不惑之年、甚至花甲之年仍能有這份牽掛,那該是人生多大的樂事?。?/p>
文章不長,摘錄與欲孝之人共享:
春節(jié)前,我去郵局發(fā)信,坐在我旁邊的一位60多歲的老人向我借筆填寫匯款單,他在匯款單上寫下1000元,我猜想,他可能是給正在外邊上學(xué)的兒女匯款吧。
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填完匯款單后,又在附言欄中端端正正地寫道:“祝父親、母親大人節(jié)日快樂!”原來他是在給父母匯款。我一陣驚異:這老者竟然還有雙親健在。接著心中便涌起一陣感動:老人這年紀應(yīng)該是兒孫滿堂了,也到了被兒孫孝敬的年紀,卻仍然不忘盡兒女之孝!
當(dāng)老人把鋼筆還給我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的眼眶竟然濕潤了,那神情,完全像是一個想家的孩子。莫非每個人都是這樣,只要父母健在,無論多大年紀,他仍然是一個孩子!
走出郵局,我的心情很不平靜。是啊,一個人在青年時期忙于愛情和事業(yè);到中年時,又為自己的家庭、工作、兒女勞苦奔波;等到人生之秋時,可能才會想起自己多年來對父母的疏遠。而在這個時候,絕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是“子欲孝而親不在”了。試想,若人到花甲、古稀之年,仍有機會在節(jié)日的時候,恭恭敬敬地說上一聲:“父親、母親節(jié)日快樂!”那是怎樣的一種人生的圓滿??!
母親去世后,父親在老家獨居。我們姊妹幾個擔(dān)心父親孤單,勸父親輪流住,但父親拒絕了。他說,不給兒女們添麻煩,再說身體很好,圖個清靜。我們依了父親,但從此更加牽掛。
近幾年生活條件好了,父親的身體也發(fā)福了,去年秋冬換季時,父親的血壓突然上升,差點兒摔倒,經(jīng)查他患上了血壓高、血脂稠。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診治,父親的身體恢復(fù)正常。他聽了醫(yī)生的話,從此便不再吃那些高營養(yǎng)的東西,而吃起了粗茶淡飯,并一再叮囑兒女們今后不要花錢再買。
年初回家,看到父親瘦了,心里一酸,感到?jīng)]有盡到孝心。沒想到父親笑著說:“瘦了好,有錢難買老來瘦?!蔽覠o語,心中再一次平添了幾分牽掛,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問父親身體咋樣,他總是簡單地說上一句“沒事,身體好著呢”。我總感覺老人家有事沒說,這幾乎成了我的一塊心病,只要一有閑暇便打電話,可他老人家還如例行公事說一句“沒事,身體好得很”。
可能老人家確實如此,但我心中總是不安,總猜想著會不會有啥事瞞著我,做夢也會夢到老人家這樣那樣了,便急著回家瞧瞧。
回到家看到父親身體硬朗,依然如故,心中的一塊石頭便落了地。
回家后不久,便又打電話,便又回父親家,日子就在這一個個循環(huán)中度過。愛人有時取笑我神經(jīng)不正常,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神經(jīng)質(zhì)?有時我還自問:“這就是孝心嗎?”當(dāng)看完《永遠的孩子》這篇文章后,我才真正找到了答案,這是人性親情的一脈相連的牽掛。
我想對天下的人說:子欲孝親健在的感覺真好!
(責(zé)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