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上,61歲的老爺子伊恩·米勒來了;50歲的欒菊杰來了;69歲的“一代國嘴”又開始播音……他們?yōu)閵W運的光芒所吸引,也書寫著奧運史上不老的傳奇——
欒菊杰:50歲了卻心愿
曾經(jīng)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奪得過女子花劍冠軍的欒菊杰,獲得了以個人名義代表加拿大參加北京奧運會擊劍比賽的機會。50歲的欒菊杰在體能上已難與年輕運動員抗衡,為此她不斷在實戰(zhàn)中摸索,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戰(zhàn)術。女子花劍在加拿大只有兩個名額,卻有十余人競爭。欒菊杰要參加京奧需獲得國際擊劍聯(lián)合會認可,在世界性比賽中拿到足夠的積分才能入圍。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欒菊杰從最初的第131位積8分打到現(xiàn)在積分62排位第42名。該成績列加拿大第一名,欒菊杰如愿以償。她對記者說,“如果在其他國家舉辦奧運會,我早就放棄了”,“我覺得中國一定能辦世界上最好的奧運會,我這個50歲的人才有勇氣參加”。在奧運賽場,當欒菊杰在一次賽后連汗水都未擦就向全場觀眾展示“祖國好”的橫幅時,深深地感動了場內(nèi)和電視機前的觀眾。
3位六旬老翁:聚集馬術賽場
加拿大馬術盛裝舞步選手伊恩·米勒是絕對的“奧林匹克活化石”,自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后他幾乎沒有缺席任何一屆。如果算上1980年因為加拿大政府抵制莫斯科奧運會沒有參加的那次,生于1947年的伊恩·米勒今年是第九次參加奧運會,他已追平澳大利亞帆船選手休伯特·勞達舍爾的參賽紀錄。
從10歲跨上馬背,到今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澳大利亞選手勞瑞·雷沃的奧運夢足足做了50年?!澳軌蛟?0歲時拿到奧運參賽資格,實在讓人興奮,更何況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崩孜终f。
44年前的1964年東京奧運會,只有23歲的日本運動員法華津弘就出現(xiàn)在賽場上,如今67歲的法華津弘成了北京奧運會上年紀最大的運動員,這是他第二次出現(xiàn)在奧運賽場上。法華津弘在從事馬術運動的同時,也是一個藥物公司的總經(jīng)理。除法華津弘外,本屆奧運會最年長的女選手同樣來自日本,也是一名馬術選手,名叫八木美枝子,今年58歲。
58歲納特拉斯:六次奧運征程
北京是58歲的加拿大飛碟射擊選手蘇珊·納特拉斯第六次奧運之旅。最早的一次,還要追溯到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當時26歲的她跨越性別界限,成為第一位參加奧運會多向飛碟射擊項目的女運動員。1992年,女子飛碟多向和雙向被排除在奧運會比賽項目之外。為了重新讓女射手們獲得參與奧運會的機會,納特拉斯四處奔走,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宣傳女子飛碟項目。2000年,女子飛碟多向和雙向重歸奧運大家庭。納特拉斯也重新扛起槍,只是身為七屆世錦賽冠軍的她,終究沒能在奧運會上有所斬獲。2009年,納特拉斯將結束自己40年的職業(yè)生涯。
53歲以色列運動員:
跑步為減肥
薩塔因是以色列最優(yōu)秀的長跑運動員之一,這位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7年田徑世錦賽都進入男子馬拉松前20名的運動員,已是位53歲的“超級老將”。薩塔因走上職業(yè)運動之路純屬偶然。他1991年移民到以色列,體重從52公斤升到64公斤,他決定跑步減肥。這一跑就是16年。這位已有8個孩子的“超級老爸”說:“50多歲可不算老,我打算至少再跑20年,跑步是我生命的一部分?!?/p>
69歲宋世雄:再度出山
自從1999年退休,宋世雄已經(jīng)9年沒有解說比賽了。這次奧運,考慮到宋世雄年事已高,只會選擇部分重要場次讓他解說,比如說女排的揭幕戰(zhàn)、“和平大戰(zhàn)”、中巴、中古之戰(zhàn)等。宋世雄的出山意義非凡,也體現(xiàn)了奧林匹克精神。
68歲陳曉泉:
為非洲體操發(fā)揮余熱
今年68歲的中國籍教練陳曉泉擔任埃及體操男隊的教練。由于自己有一名男弟子晉級北京奧運會,陳教練也來到奧運賽場。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中國就向包括埃及在內(nèi)的非洲國家輸送了一批體操教練,其中就有陳曉泉。在中國教練的幫助下,埃及體操隊如今在非洲的地位已不容置疑。陳曉泉的弟子穆罕默德·蘇魯爾是整個非洲唯一一名參加北京奧運體操項目的男選手。
82歲日本“奧運爺爺”:
北京送“笑臉”
在柔道比賽現(xiàn)場外,人們會看見一位身穿和服、手執(zhí)一把印有中日兩國國旗的紙扇的日本老人。他就是日本著名的“奧運爺爺”、82歲高齡的山田直稔,這是他第12次參與奧運會。山田直稔是日本一家經(jīng)營鋼絲繩集團的董事長,但他的出名,卻與自己的業(yè)界地位沒有絲毫關聯(lián)。
1964年東京奧運會,山田直稔出任一支民間助威團的團長,此后的44年里他從沒有錯過一場奧運盛會!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山田更是“一舉成名”。在觀看5000米比賽時,山田直稔扯開嗓子吼著:“墨西哥!加油!加油!加油!”在他友好行為的感動下,現(xiàn)場的墨西哥觀眾,不約而同地同時喊:“日本!日本!加油!加油!”這件事被傳為奧運會國際友好交流的佳話。
這次奧運會,老人專門做了4萬張笑臉大頭貼送人。大頭貼上有老先生自己的肖像,一身標準的拉拉隊打扮,笑容可掬地搖著扇子,下面同樣寫著“笑臉的交流”。老人希望用這種方式,倡導大家多用笑容溝通和交流。
104歲曹佐政:
臉貼小紅旗現(xiàn)場助威
1904年出生的曹佐政身體硬朗,愛好運動,還對奧運會情有獨鐘。她在家人的陪伴下觀看了中國男子體操隊的比賽,只見她坐在輪椅上,身著一件印有福娃的白色T恤,胸前貼著一顆紅心。她的手里拿著一面小國旗和一面有“北京印”圖案的旗幟,臉上像年輕人一樣貼上了國旗。升國旗時候,她也在家人的攙扶下站了起來,行注目禮。
66歲的成秉仕:
設計海上火炬
66歲的成秉仕從上世紀70年代起投身大型火炬設計與制造工作,曾設計出世界上第一臺以柴油為燃料的體育場大型火炬。在30多年的火炬設計生涯中,成老創(chuàng)造了多個“第一”。與火炬的淵源使得他被媒體譽為“中國火炬王”。2006年,他又披掛上陣,擔綱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征集活動評審會評委及青島分會場火炬設計顧問。成秉仕與海爾集團的6名研制人員共同參與設計了青島分會場的火炬的核心——燃燒器,抗風、抗雨的要求非常高。8月9日晚,香港著名帆板運動員李麗珊駕帆船點燃青島奧帆中心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