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臺灣電影史,就不能不提向云鵬,他曾是臺灣婦孺皆知的金馬影帝,他最紅火時拍攝一部電影就有60萬元臺幣的收入;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是臺灣三部“法拉利”轎車的車主之一……然而,在大紅大紫之后,向云鵬似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那么,這十幾年向云鵬去了哪里?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日前,記者在上海的一家小飯館里采訪了年屆花甲的向云鵬,了解了這位昔日影帝鮮為人知的辛酸打工歷程。
一朝成名,年少曾經(jīng)好得意
1978年10月,向云鵬因出演電影《太極拳》的成功,從此正式踏入影壇。
1980年,向云鵬的事業(yè)達到頂峰,憑借《鄉(xiāng)野人》獲得第1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配角獎;1981年,他因《同班同學》獲得了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此后兩年,向云鵬的事業(yè)更加風生水起,先后主演了《秋潮向晚天》等40多部電影,飾演的都是第一主角。最忙時,他同時出演6部電影。其中,他還在第一版《神雕俠侶》電視劇中飾演郭靖,在第一版《射雕英雄傳》電視劇中飾演楊鐵心,這些角色都為后來者提供了范本。向云鵬的片酬也隨之成倍翻番,由最初的幾千臺幣增加到每集60萬元臺幣。
向云鵬的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他每頓飯都在臺灣屈指可數(shù)的大飯店里消費,甚至經(jīng)常莫名其妙地為飯店的所有食客買單。
向云鵬本來不擅飲酒,但是禁不住朋友們的規(guī)勸,漸漸地他到了無酒不歡的地步。常常是這一撥朋友正在喝,下一撥朋友又打電話來約了,他最多時一晚上接連喝過5場酒。從開始的一杯就倒,到后來每頓飯可以喝兩瓶白酒、六瓶黃酒,他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酒桶”。他于1988年在臺北開了一家“川娃兒”餐館,生意非?;鸨客淼臓I業(yè)額都在十幾萬臺幣以上。自己家有了酒店,他常常是從天黑喝到天亮,根本無心演戲。最離譜的一次,有個導演提了20萬臺幣的定金來找他演戲,向云鵬卻舉著酒杯告訴他:“不演!演戲有什么意思,哪有我喝酒來得痛快!”開了4年酒店,向云鵬賺了至少1億臺幣。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新人輩出,向云鵬的事業(yè)開始走下坡路。但是好酒的向云鵬每天依然至少要喝兩瓶XO。1986年,他接拍了電影《最毒婦人心》,拍攝的大部分時間他都與一些朋友和劇組演員在外面喝酒,醉醺醺地根本無法正常工作,原定3個月的拍攝時間延長了兩個月才結(jié)束,影片映后反響平平。
起起落落,遍嘗人間冷與暖
由于“酒”名在外,向云鵬的片約逐漸減少。1989年,他只拍攝了《角頭兄弟》一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而且既不叫好也不叫座。1990年,他拍攝的《冰冷的太陽》票房依然欠佳。向云鵬的名聲在一些導演眼里越來越差,以至于很多人稱他是“票房毒藥”。沒有了片約,又高消費不斷,經(jīng)濟壓力很快撲面而來,他拼命酗酒,脾氣也變得異常暴躁。
向云鵬的行為大大傷害了太太袁智蕙,她對向云鵬的酗酒和濫交酒肉朋友一直持反對態(tài)度,但無論怎么苦勸他都聽不進去,有時甚至揮拳相向。袁智蕙忍痛寫好了離婚協(xié)議書,并毅然決然地搬回了娘家。
妻子要離婚?向云鵬猶如遭當頭一棒,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他反復問自己,酒真的比老婆孩子更重要嗎?沒有了片約,我的人生就完蛋了嗎?向云鵬終于想通了:沒有哪個演員的藝術生命能長久不衰,而他,也絕不能因為沒有片約而讓老婆孩子受罪!
在向云鵬的請求下,袁智蕙帶著孩子又回到了他的身邊。而經(jīng)過一番痛苦思考后,他的生存觀念終于從半空落到了實地,決心以實際行動開始自己“再就業(yè)”之路。
1992年初,他和一位叫樊日行的著名演員,合伙在臺北市開了一家很大的“川娃兒麻辣火鍋”。以兩人的影響力,再加上向云鵬的精心打理,“川娃兒麻辣火鍋”的生意很快火紅起來。但是,向云鵬是個愛面子的人,只要認識的人來,或者有些人說句“向老師啊,我可是你的影迷”,他就大手一揮說:“今天的單,我請了!”——再大的酒店也禁不住這樣折騰,酒店很快就陷入了財務危機。半年之后,樊日行無奈撤資,“川娃兒麻辣火鍋”走到了盡頭。
“川娃兒麻辣火鍋”幾乎耗盡了向云鵬的既有家底,而此時,除了電臺請他做一點活動會有一點出場費之外,再無別的收入。酒店關張之日,一家四口的生活陷入了窘境。1992年底,身無分文的向云鵬不得不搬進了姐姐家的三居室……可謂朝不保夕,江河日下!
此后,向云鵬在臺灣各地輾轉(zhuǎn),再也沒有覓到合適的工作。
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向云鵬來到了廣州——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大陸,內(nèi)地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給了向云鵬很大啟示,到大陸發(fā)展會不會比在臺灣好一些呢?
1996年,向云鵬夫婦帶著11歲的小兒子向朋友借了7萬元人民幣輾轉(zhuǎn)來到上海,在靜安寺附近租了一套公寓住下來。此時的向云鵬心態(tài)已經(jīng)平和下來,不再追求表面的奢華,只想開個小店,一家人能平安幸福地生活。
洗盡鉛華,平平淡淡才是福
1997年初,向云鵬在井亭苑社區(qū)對面租了一間小門面,開了一家“老巷牛肉面店”。對于這家小店,向云鵬格外用心,小店開業(yè)的第一個月,他回臺灣品嘗了味道最好的幾家牛肉面,并請教了做法;回上海后,他又考察了上海的絕大部分面館,每到一家都親自品嘗,有時候一上午他就得吃10大碗面,吃得直想吐。在反復比較中,向云鵬學到了不少做牛肉面的訣竅,掌握了經(jīng)營的主動權。
每天向云鵬6點鐘準時起床,簡單吃點早飯就去附近的菜場采購上好的牛肉——這樣的牛肉煮出來味道才會好。從菜場把牛肉扛回來,他馬上就趕到店里去處理牛肉,炒好后加上各種作料放進鍋里燉——一位臺灣師傅告訴他,早晨炒出來的牛肉用燉上十幾個小時的牛骨湯泡到中午才能入味。
為了省錢,也為了很好地把住質(zhì)量關,向云鵬每天總是親自動手炒牛肉。聽說紅酒能入味,在燉牛肉的過程中,向云鵬也嘗試著把紅酒加進去,果然牛肉吃起來有一種特別的香味,而牛筋更是煮得入口即化……一直到中午11點40左右店里陸續(xù)有了人,向云鵬這才松口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袄舷锱H饷骛^”由于地理位置不錯,再加上味道好,很快就名聲在外了??腿硕?,生意就忙,因為不放心,向云鵬只招了兩名小工——這些小工是不能進廚房的,廚房的事情全歸向云鵬一人管。向云鵬每天忙著為客人煮面,面煮硬了容易夾生,煮軟了又沒有嚼頭,火候必須控制得恰到好處,所以一碗面下鍋他就得全神貫注地盯著,廚房里溫度較高,數(shù)九寒冬光著膀子也汗流浹背。
那時大陸經(jīng)常播放一些臺灣的經(jīng)典電視、電影,向云鵬的《鄉(xiāng)野人》、《同班同學》等在中央六臺先后播出,不少食客認出了他。向云鵬對來訪的影迷總是笑臉相迎,對往日的輝煌卻很少提及。有一位因為事業(yè)不順而落寞的顧客在認出了向云鵬之后,感慨地對他說:“向先生是一位非常非常不簡單的人物,因為從絢爛走向平淡,這是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p>
飯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而向云鵬卻一點兒也不敢大意。他的牛肉從來不過夜,當天用不完的牛肉一定倒掉;他總是想著如何提高飯菜質(zhì)量,有時候連做夢夢到的都是牛肉面……因為成本高,他的一碗面賣到25元,開業(yè)的前幾天,每天只能賣出去幾碗,隨著食客的增加,他每天至少要用6大袋面粉,做上500碗面。2001年,“老巷牛肉面店”還進行了擴張。
生意盡管好了很多,但是守著自己一碗一碗面賺來的錢,向云鵬怎么都舍不得亂花,他不喝酒了,也不買稍微奢侈一點的物品,夫妻倆最奢侈的消費就是買點水果。
2006年6月,向云鵬的店搬到了上海徐匯區(qū)與長寧區(qū)的交界處——這是上海的繁華地帶,有很多臺資企業(yè),但年租金要2.7萬元,他雇了6名工人,大兒子也從臺灣過來幫忙。
為了搞好經(jīng)營,向云鵬想了很多辦法??紤]到客人吃面時需要一些涼菜,但一次又不可能點幾份,他就把三四種涼菜做成拼盤,讓客人節(jié)約四分之三的成本,這一招很受歡迎;向云鵬還為附近寫字樓里的客人提供外賣,只要一個電話,各種好吃的蓋澆飯和面點隨時送到。
餐廳的生意蒸蒸日上,每天的營業(yè)額可達7000多元。為了方便,夫婦倆在離店不遠的紅梅路租了一處套房。向云鵬說他一天的凈收入大概只有做演員時的百分之一,但他覺得非常踏實,他說自己已經(jīng)有了接受變故的勇氣和能力。
采訪結(jié)束時向云鵬告訴記者:“我一定要把我的牛肉面店經(jīng)營得更好,一來是為了報答太太的苦心,二來可給兩個兒子做個榜樣。我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誡他們,人生得意時切莫輕狂,否則一定會受到生活的懲罰?!毕蛟迄i還說:“我目前最大的愿望是給太太在上海買套房子,讓一家人過上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