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與奴才
李承志
二次大戰(zhàn)時,美國駐菲律賓的總統(tǒng)軍事顧問麥克阿瑟,手下有個叫艾森豪爾的將官要求調(diào)走,麥克阿瑟開始舍不得,最后還是忍痛割愛了。麥克阿瑟的妻子問丈夫為什么不以軍人的命令留住他。麥克阿瑟袒露了他的“用人觀”:“艾克是個人才,卻不是奴才——我既要人才,也要奴才。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沒有用,最好是人才兼奴才?!?/p>
不應(yīng)懷疑,麥克阿瑟是愛才的。作為高級軍事指揮官,他當(dāng)然懂得,一個有才華的將士,可以成功地組織攻城略地、斬關(guān)奪隘的戰(zhàn)斗,創(chuàng)建奇功;而一個不堪重負的駑駘之輩,則要貽誤戰(zhàn)機,喪師辱節(jié),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無論是為政之本,還是為軍之道,皆在于得人和用人。問題的癥結(jié)是用什么人,用人才還是用奴才?是要有用的,還是要好用的?
這是一個尖銳的現(xiàn)實問題。人們都懂得,市場競爭,說到底是人才之爭,所以當(dāng)今市場上愛才、惜才之聲不絕于耳,似乎人人都是護才的“花神”,薦馬的伯樂,大有求賢若渴之態(tài),“筑壇拜將”之誠。其實,有些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人才呀,人才,成天喊人才,可人才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視而不見,棄之不用,有的干脆氣跑了,擠走了。
有些人放著人才不用,偏用無用的“奴才”,他是傻子?其實,一點不傻,凡是重奴輕才的人,大抵有兩種情況:一是作風(fēng)不民主,剛愎自用,不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在他那一畝三分地里,他一言九鼎,誰敢道個不,他便認為對自己不尊重,管你什么才,不聽話就不用,于是一些宵小之徒便乘虛而入。另一種是,自己有私心,手中有權(quán)要謀私利,就得用幾個信得過,靠得住,托底的人。
同窗的影響
何立偉
我在湖南師范大學(xué)讀書時有兩位同窗好友,一叫湘生,一叫順久,我感念的是大學(xué)生活里他們對我的影響要勝于師長。
湘生是好讀書又情感豐富之人,且愛詩歌同時寫作。湘生對詩歌的熱愛迅速傳染了我,使我于懵里懵懂間一下子有了人生的一個方向。我于是見賢思齊,也拿過小本子來偷偷涂鴉。我后來走上職業(yè)文字客的人生路,現(xiàn)在想起來應(yīng)是從偷看湘生的詩歌開始的。
順久是另一類型的好友,世面見得多,閱人閱世廣,看人看事??吹焦亲永?。然他世故卻不網(wǎng)滑,有辯才卻口不損德,有極強烈親和力與接人待物能力。這樣的人物你跟他日日相處,開心之外料必要受到潛移默化的人格影響,我如今愛同朋友笑鬧相處,料必亦有他的人性影子。這些影響皆大于書本的影響,也大于學(xué)校師長的影響。年輕時結(jié)交了什么樣的朋友,你有可能從此就成了什么樣的人格,有了什么樣的人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