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是容易入睡的人,所以特別羨慕很能睡的人#65377;印尼人的睡功就非常了得#65377;他們普遍上都很會睡,但睡的卻不多#65377;
他們大多數(shù)很早就起身,清晨五六點就起床,七八點開工,四五點回家,卻也多半搞到晚上十一二點才上床睡覺#65377;但他們很會偷時間小憩#65377;
于是在雅加達,到處都可以看見在睡覺的人——做司機的趁等候空檔把頭伏在駕駛盤上小睡,白領員工在辦公室里可以找到無人打擾的小角落閉眼安神,清潔工工作累了干脆躺在垃圾車里睡著了#65377;無論什么環(huán)境#65380;時間,無論周圍多嘈雜,印尼人都睡得下,而且入眠速度極快,從打鼾聲還聽得出來睡得夠深#65377;
印尼人的睡眠習慣,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也是宗教#65380;交通現(xiàn)象#65377;
回教徒清晨四五點就起身禱告,每一天開始得特別早#65377;記得初到亞齊工作,住在八人同房的女宿舍#65377;身邊的印尼房友天未亮就起身,習慣八點起身的我,成了房間里最懶惰的人#65377;印尼人分化時間的方式,反映在他們的語言上,“早上好”只能用到上午10點,11點過后就換“下午好”,3點已經是“傍晚”,只有晚上的定義最合乎國際標準,天一暗就可以說“晚安”#65377;
雅加達的堵車現(xiàn)象嚴重,如果問距離,印尼人往往會以公里來回答,而不會告訴你開車要花多少時間#65377;同樣的距離有時開車15分鐘就能到達,有時卻要耗上一小時#65377;因為要看交通的臉色,加上多數(shù)人都住在城市外圍,雅城人習慣一大清早就出門上路#65377;辦公處許多同事,每天上班來回可以花上4小時在路上#65377;不學會快速入眠法,怎能應付這樣勞累的生活?
印象最深刻的“睡覺”畫面是:兩個年紀不到10歲#65380;衣服破爛骯臟的小孩,面向地趴在天橋上睡覺#65377;這座天橋正好連接市中心一家五星級酒店和一座高檔的購物商場#65377;除了天橋,行人道和公共巴士站也是許多人的床#65377;
這座城市的貧困,就睡在繁華中間#65377;
(選自《聯(lián)合早報》2007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