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美洲的熱帶低地地區(qū),即從墨西哥東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的原始熱帶雨林中,生活著一種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鷹,它英武威猛,不僅是飛鳥之王,而且也是無可非議的飛鷹之王。森林中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都非常怕它,猴子為了躲避它,有時會像牛頓頭上的蘋果一樣,從37米高的樹上垂直落下。它就是有“空中美洲豹”美譽的鳥中之王——哈佩雕。
“哈佩”一詞源于古希臘神話,原指一種半人(女人)半鳥且嗜殺成性的妖怪,早期到達美洲的西方探險家見到哈佩雕的威猛彪悍就為它取了這個名字。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猛禽,哈佩雕確實名副其實,它頭具雙冠,羽毛整體呈黑白兩色,頭部為淺灰色,后面還豎立著分成兩列的白色硬羽,仿佛是古代武士英武的頭飾;淺灰之下,前胸有一圈黑色的飾羽,而緊接其下的胸腹則是一片純白。乍一看,哈佩雕有些類似貓頭鷹,但只要稍加辨認,就會發(fā)現(xiàn)它少的是鶚的陰險,而煥然生輝的是群鷹之尊的一派王者之相,以及那種無可抗拒的尊貴和威嚴。
成年哈佩雕身長可達一米多,體重可達9公斤,渾圓寬闊的雙翼展開可達3米。它還有所有猛禽中最強大有力的腳爪,雌雕的小腿與小孩的手腕一般粗壯。抓捕獵物時,哈佩雕經(jīng)常使幼小獵物一爪斃命,因為利爪可深入獵物的內(nèi)臟。所以,不難想象,哈佩雕的非凡威力。
獨身的哈里
觀測哈佩雕對于年近50歲的動物學家阿爾瓦雷茲可不是件易事,因為哈佩雕喜歡選擇雨林中最高大的樹木筑巢,這些參天大樹有時可高達70米。一般情況下,哈佩雕的巢常常筑在大樹主干的分叉處,巢內(nèi)覆以干草和落葉,有的哈佩雕還將巢筑在懸崖絕壁之上。所以阿爾瓦雷茲只有請當?shù)厣朴谂实且瑯?、采集椰果的土著人將攝像頭安裝在雕巢對面的一個樹權上。阿爾瓦雷茲要觀測的是只雌哈佩雕,它剛飛到這片熱帶雨林不久,因為它的巢還沒有修筑成功,僅僅是一些干枯的樹葉疊在一起,看來它是只剛離開父母不久的年輕哈佩雕。為了研究的方便,阿爾瓦雷茲將它命名為“哈里”,希望它不僅能像《哈里·波特》里的哈里一樣自由飛翔,還能像哈里·波特一樣擁有超群的智慧。
清晨和傍晚時分,是哈里最繁忙的時刻,因為這也是熱帶雨林中的動物們最活躍的時刻。各種動物都出來覓食,叢林里頓時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一天,阿爾瓦雷茲和助手又一起來到從林的觀測點,突然,他聽到一陣響亮而綿長的叫聲“喂——哦——”,這是哈佩雕特有的叫聲,抬頭一看,哈里英姿颯爽地盤旋在藍天上。如果哈佩雕總是在一個地方盤旋,就表明它已發(fā)現(xiàn)了目標,正在找時機下手。果然,哈里盤旋了一陣,突然猛地向下俯沖,當阿爾瓦雷茲意識到它的獵物就是一只離他們不遠的吼猴時,哈里已經(jīng)抓住不知所措的吼猴騰空而去,只留下吼猴的同伴不停地朝天吼叫。
當阿爾瓦雷茲趕到觀測點觀察哈里時,哈里正在悠閑地啄食著剛捕來的獵物。對于常以負鼠為主食的哈里來說,今天的獵物似乎很合它的胃口,嘴里不斷發(fā)出音調(diào)柔和而短促的“呱呱”聲,它好久沒有像今天這么興奮了。吃飽了的哈里氣定神閑地用喙整理著羽毛,梳理完畢后便趴在巢里,展開它寬大的翅膀,享受片刻的日光浴。
突然,一陣響亮的呼嘯聲從遠處傳來,驚醒了夢中的哈里。哈里警覺地抬頭一看,一只體形略小的哈佩雕入侵到哈里的領地,在屬于哈里的領地上空盤旋。哈里振翅而起,向它飛去。阿爾瓦雷茲拿著望遠鏡一會兒看看哈里,一會兒看看入侵的哈佩雕,然后對助手說道:“那是只雄哈佩雕,看來哈里將要開始它的浪漫之旅了?!?/p>
哈里的愛情生活
哈佩雕王國是大妻子小丈夫的世界,雌雕往往要比雄雕大出三分之一,一只雌雕能捕獲形體4倍于雄雕大小的獵物。當哈里出現(xiàn)在入侵的雄哈佩雕面前時,雄雕馬上表現(xiàn)出逃竄的架勢,但它又似乎不甘心放棄這一塊富饒的土地,又或被哈里貴婦般的氣質(zhì)迷住,它總是在哈里不遠處盤旋、徘徊,同時不停發(fā)出悅耳的叫聲。哈里似乎瞧不起眼前的雄雕,見它并不想搶占自己的地盤,便又飛回自己的巢中。而雄雕依然緊隨其后,在離哈里的巢不遠的樹頂上繼續(xù)朝著哈里鳴叫,看來,這只已發(fā)情的雄哈佩雕想獲取哈里的歡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連幾天,雄雕都沒有飛離哈里的領地。當哈里出去捕獵時,雄雕也尾隨其后,而哈里對這只陌生的哈佩雕在自己的領地上捕獵也不加阻攔,任其尾隨其后。雄雕也很珍惜這份寵幸,總是默默地配合著哈里。一次,哈里在前面逼著一只到處蹦躥的美洲小浣熊,幾次抓捕都被小浣熊靈巧地躲過。
這時,原本在后面的雄哈佩雕突然從前方迎面而來,小浣熊似乎還沒分清敵人到底是在前還是在后,就被隨后趕來的哈里一把抓上天。不一會兒,雄雕也抓著一只負鼠飛到哈里的巢邊。哈里依然不加理睬,只顧低頭啄食捕來的獵物。雄雕試探性地將負鼠扔到哈里巢中,并站在哈里身邊用嘴為哈里整理背上的羽毛,哈里先是退后一步,后來就沒有再拒絕。哈里畢竟是個大姑娘,它這是在害羞呢。
第二天,哈里沒有出巢去捕獵,而是在巢中守候著雄雕將獵物帶回。雄雕個頭雖小,卻比雌雕更為敏捷,飛得更快,捕食效率也比哈里高很多,看來哈里已完全接納了雄雕,開始在“家”做“全職太太”了。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哈里也會和雄雕一起出去捕獵,當捕獵歸來時,雄雕總是看著哈里,眼里充滿了溫柔,等哈里吃飽了,它才開始進食。而這時,哈里則一反常態(tài),幫雄雕整理起羽毛來。
雨季就要來臨了,叢林里的動物開始陸續(xù)遷往密林深處,大水將淹沒大部分地區(qū),許多低矮的樹木都將浸泡在水里。一些動物如蛇、山貓都遷到樹上生活,以躲過漫長的雨季。
阿爾瓦雷茲發(fā)現(xiàn),哈里一連幾天都呆在巢里,一日三餐都是雄雕外出捕獵,而哈里的胃口也不怎么好;每次吃幾口就不再吃了。阿爾瓦雷茲欣喜異常,他預計,哈里將在這幾天產(chǎn)卵。要知道哈佩雕每三年才交配一次,生殖率很低,所以,對“人丁單薄”的哈佩雕王國來說,意義自然不同尋常。
果然,到了第三天,哈里開始和雄雕一起出去覓食,阿爾瓦雷茲發(fā)現(xiàn)巢里已躺著兩枚雞蛋大小的卵。從此,阿爾瓦雷茲發(fā)現(xiàn),無論何時,哈里總會花上半天的時間孵卵,看來,初為人母的哈里還是個盡職盡責的母親呢。
哈佩雕的孵化期是34天,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孵化,小哈佩雕終于要出世了。而哈里也非常急切,不時地把巢里的卵翻來覆去,以調(diào)節(jié)溫度。這天中午,第一只小哈佩雕終于出世,它渾身無毛,紅彤彤的,發(fā)出微弱的、類似小雞的鳴叫聲。
當哈里把初生的孩子安置在自己溫暖的翼下后,它就不停地用嘴拱另外一只卵,幾經(jīng)努力終于將它拱到巢邊,并從此對那只卵不聞不問,只將所有的關愛傾注在長子身上。
和大多數(shù)猛禽一樣,作為食物鏈最上層的哈佩雕,需要獨占很大的狩獵領地才能滿足自己的食物需求,嚴格的自然法則使哈佩雕只能作出這樣無情的選擇。
人類槍聲何太急
小哈佩雕9個月后身上才開始長羽毛,但小家伙長得很快。哈里和雄雕又開始每天奔波捕獵了,幸虧雨季已過,叢林里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經(jīng)過漫長雨季的煎熬,動物們似乎都已饑腸轆轆,它們盡量吃下能吃的食物以補充體力,即使危險就潛伏在附近也全然不顧,這給哈里一家增添了不少食物。經(jīng)過9個多月的往返哺育,小哈佩雕開始褪去身上的絨毛,長出又粗又硬的羽毛,但是依然無法自己捕食,不過已不再需要父母將獵物撕碎來喂食了。它開始學著父母的樣子用腿踩住獵物,用嘴去啄食獵物身上最柔軟的部位。每次吃飽后,小哈佩雕便會發(fā)出悅耳的、令聽者心動的叫聲。
經(jīng)過觀察,阿爾瓦雷茲發(fā)現(xiàn),小哈佩雕出羽后,哈里和雄雕的喂食間隔逐漸拉長,剛開始兩天喂一次,到后來大約每周只喂食一次,有時甚至要間隔10天。隨著間隔期的拉長,小哈佩雕的活動能力也越來越強,它甚至幾次走到巢邊,想像父母一樣振翅飛翔,它的羽毛顏色也越來越深,頭頂已開始長出兩列黑色硬羽。小哈佩雕就要獨立了,這個時間正好是兩年。
這兩年多來,阿爾瓦雷茲和助手幾乎走遍了整個中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通過統(tǒng)計,他不禁為哈佩雕的命運擔憂起來。據(jù)他統(tǒng)計的數(shù)字顯示,整個中南美洲現(xiàn)在已確認的哈佩雕的野外巢穴僅40個。如同大熊貓一樣,哈佩雕已是極其珍貴的瀕危動物。
另外,非法偷獵哈佩雕的行為日趨猖獗。在歐美黑市上,一件哈佩雕做成的裝飾標本售價高達l萬美元,在暴利的驅(qū)使下,人類獵殺哈佩雕的槍聲此起彼伏,一派王者之相的哈佩雕也因其英武的外貌日趨成為孤家寡人。
(選自《科學之友》2008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