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八極拳界。保留著一套由李書文前輩親傳的易筋經(jīng)。這套易筋經(jīng)、靜以練氣為主,動(dòng)與技擊相結(jié)合,高、中、低三盤結(jié)合,柔剛相濟(jì),符合八極拳自身特點(diǎn)。其運(yùn)用吐納之法,調(diào)動(dòng)自然之氣與丹田之氣相結(jié)合,練氣、養(yǎng)氣、用氣,氣力運(yùn)轉(zhuǎn)周身,練精化氣,方可強(qiáng)身健體,祛病延年,是八極拳習(xí)練中的秘中之秘。今筆者打破保守的怪圈。把全部內(nèi)容公布于眾,以饗讀者。
第一趟
1、起式,雙拳腹前對(duì)齊、屈膝半蹲。2、看書式。3、斜步坐盤。單鞭。4、右掌變勾手提左腿。右步金雞獨(dú)立式。5、左手下操,馬步兜襠。6、馬步亮式。7、左弓步插掌。8、左轉(zhuǎn)身并步指天劃地。9、左手平放式。10、左掌變勾手,提右腿,左步金雞獨(dú)立。11、右手下操,馬步拗襠。12、馬步亮式。13、右弓步插掌。14、右轉(zhuǎn)身并步指天劃地。15、右手平放式。16、右弓步抱球式。17、撥云望日。18、左弓步打掌。19、指天劃地。20、下勢削拳。21、立式削拳。22、左弓步抱球。23、海底針,野馬分鬃。24、右弓步抱球。25、撥云望日。26、十字手。27、橫推八匹馬。28、弓步金針指。29、馬步金針指。30、弓步金針指。31、前后金針指。32、打虎式。33、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4、如封似閉。35、右弓步拿鐵掌。36、雙手扶地。37、滾背。38、猛虎歸山。39、猛虎推山。40、騎龍式。41、左金雞獨(dú)立抱球式。42、如封似閉。43、左弓步拿鐵掌。44、雙手扶地。45、滾背。46、猛虎歸山。47、猛虎歸山。48、穿掌。49、看書式。50、收式。
第二趟
1、起式,雙拳腹前對(duì)齊。2、看書式。3、斜步坐盤,童子拜佛。4、右轉(zhuǎn)身童子拜佛。5、右弓步童子降香。6、童子拜佛。7、左弓步童子降香。8、童子拜佛。9、右弓步童子拜佛。10、童子拜佛。11、左弓步童子降香。12、海底針。13、左弓步霸王頂門。14、斜步坐盤抱球。15、右轉(zhuǎn)身馬步撥云望日。16、右弓步打掌。17、并步指天劃地。18、雙手平放式。19、前攆猴。20、前攆猴。21、前攆猴。22、倒攆猴。23、倒攆猴。24、倒攆猴。25、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26、如封似閉。27、右弓步拿鐵掌。28、雙手扶地。29、滾背。30、猛虎歸山。31、猛虎歸山。32、騎龍式。33、左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4、如封似閉。35、左弓步拿鐵掌。36、雙手扶地。37、滾背。38、猛虎歸山。39、猛虎推山。40、穿掌。41、看書式。42、收式。
第三趟
1、起式,雙足并立,屈膝半蹲,雙拳對(duì)齊。2、看書式。3、右轉(zhuǎn)身。右弓步雙插掌。4、左轉(zhuǎn)身,左弓步雙插掌。5、海底針。6、野馬分鬃。7、左弓步打陽掌。8、左轉(zhuǎn)體回身望月式。9、右弓步打陽掌。10、右轉(zhuǎn)體回身望月式。11、右弓步插掌。12、馬板半圈。13、并足雙插掌。14、滾背,童子拜佛。15、雙手托天。16、右弓步下插手。17、右轉(zhuǎn)身推掌。18、左轉(zhuǎn)身推掌。19、右弓步橫推八匹馬。20、左弓步橫推八匹馬。21、右弓步橫推八匹馬。22、右馬步運(yùn)球三圈。23、左馬步運(yùn)球三圈。24、抱球式仆步下勢前攆猴。25、前攆猴。26、前攆猴。27、抱球式仆步下勢倒攆猴。28、倒攆猴。29、倒攆猴。30、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1、如封似閉。32、左弓步拿鐵掌。33、雙手扶地。34、滾背。35、猛虎歸山。36、猛虎推山。37、騎龍式。38、左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9、如封似閉。40、右弓步拿鐵掌。41、雙手扶地。42、滾背。43、猛虎歸山。44、猛虎推山。45、穿掌。46、收式。
第四趟
1、起式,雙足并立,屈膝半蹲,雙拳對(duì)齊。2、看書式。3、雙插手,右仆步雙手大掠變野馬分鬃。4、野馬分鬃。5、野馬分鬃。6至8、雙插手、左仆步雙手大掠變野馬分鬃(三個(gè))。9、右轉(zhuǎn)體馬板半圈。10、左轉(zhuǎn)體馬板半圈。11、左轉(zhuǎn)體馬板半圈。12、旱地?fù)未?3、右刁手掠下插掌。14、左刁手掠下插掌。15、右弓步推掌。16、左弓步推掌。17、左弓步雙插手。18、轉(zhuǎn)身橫捆雙纏。19、馬步雙推掌。20至22、左轉(zhuǎn)體,左右朝陽手(三個(gè))。23、橫推八匹馬。24、橫推八匹馬。25、橫推八匹馬。26、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27、如封似閉。28、左弓步拿鐵掌。29、雙手扶地。30、滾背。31、猛虎歸山。32、猛虎推山。33、騎龍式。34、左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5、如封似閉。36、右弓步拿鐵掌。37、雙手扶地。38、滾背。39、猛虎歸山。40、猛虎推山。41、穿掌。42、看書式。43、收式。
第五趟
1、起式,雙足并立,屈膝半蹲,雙拳對(duì)齊。2_看書式。3、右轉(zhuǎn)體弓步雙插掌。4左轉(zhuǎn)體馬步左托掌,右托掌。5至10,右獨(dú)立步,左朝天蹬,仆步下勢,懶龍翻身(左右各三個(gè))。11、右弓步雙插手。12、陰陽硬插手。13至18、左右童子拜佛(各三個(gè))。19、左弓步玉女穿梭。20、右弓步玉女穿梭。21、仆步雙插手。22、雙手托天。23、燕子三抄水、左右各三圈。24、馬步拿鐵掌。25、左弓步拿鐵掌。26、右弓步拿鐵掌。27、張飛撐船。28、左刁掠手劈掌。29、右刁掠手劈掌。30、右弓步橫推八匹馬。31、左弓步橫推八匹馬。32、右弓步橫推八匹馬。33、右馬步橫捆雙纏。34、左馬步橫捆雙纏。35、_右馬步橫捆雙纏。36、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7、如封似閉。38、左弓步拿鐵掌。39、雙手扶地。40、滾背。41、猛虎歸山。42、猛虎推山。43、騎龍式。44、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45、如封似閉。46、右弓步拿鐵掌。47、雙手扶地。48、滾背。49、猛虎歸山。50、猛虎歸山。51、穿掌。52、看書式。53、收式。
第六趟
1、起式,雙足并立。屈膝半蹲,雙拳對(duì)齊。2、看書式。3、右轉(zhuǎn)身弓步雙插掌。4、左轉(zhuǎn)斜步坐盤單鞭。5、右轉(zhuǎn)身斜步坐盤單鞭。6、右轉(zhuǎn)身斜步坐盤單鞭。7、右轉(zhuǎn)身斜步坐盤,雙塔掌。8、右轉(zhuǎn)身斜步坐盤單鞭。9、左轉(zhuǎn)身斜步坐盤單鞭。10、分絲提抑(打虎式)。11、上右弓步雙托掌。12、右轉(zhuǎn)體右弓步雙托掌。13、左弓步橫推八匹馬。14、右弓步橫推八匹馬。15、左弓步橫推八匹馬。16、左步黃鷹反爪加雙撞。17、右步黃鷹反爪加雙撞。18左步黃鷹反爪加雙撞。19、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20、如封似閉。21、左弓步拿鐵掌。22、雙手扶地。23、滾背。24、猛虎歸山。25、猛虎推山。26、騎龍式。27、左金雞獨(dú)立抱球式。28、如封似閉。29、右弓步拿鐵掌。30、雙手扶地。31、滾背。32、猛虎歸山。33、猛虎歸山。34、穿掌。35、看書式。36、收式。
第七趟
1、起式,雙足并立,屈膝半蹲,雙拳對(duì)齊。2、看書式。3、右轉(zhuǎn)體雙插手。4、左轉(zhuǎn)體邁左腿高飛腿,右腿后盤,滾背,童子拜佛。5、邁右腳,左腿后盤,滾背,童子拜佛。6、邁左腿、右腿后盤,滾背。童子拜佛。7、撤右步,虛步劈砸。8、上左步雙撞。9、邁左腳高飛腿,右腿前盤,滾背,童子拜佛。10、邁右腿,左腿前盤,滾背,童子拜佛。11、邁左腿。右腿前盤。滾背、童子拜佛。12、撤右腿,落步劈砸。13、出左步弓步雙撞。14、上右弓步橫捆雙纏。15、上左步橫擱雙纏。16、上右步橫擱雙纏。17、上左步橫推八匹馬。18、丁字步劈掌。19、上右步雙撞。20、左轉(zhuǎn)磨身掌。21、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22、如封似閉。23、左弓步拿鐵掌。24、雙手扶地。25、滾背。26、猛虎歸山。27、猛虎歸山。28、騎龍式。29、左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0、如封似閉。31、右弓步拿鐵掌。32、雙手扶地。33、滾背。34、猛虎歸山。35、猛虎推山。36、穿掌。37、看書式。38、收式。
第八趟
1、起式,雙足并立,屈膝半蹲、雙拳對(duì)齊。2、看書式。3、撤右步雙插手。4、抽身雙掠手,上右步橫捆雙纏。5、上左馬步十字手馬步下蹲。6、雙手拄地(鐵牛耕地)。7、馬步老虎抖毛。8、左掠手,右打掌。9、右掠手,左打掌。10、上右步馬步。十字手下蹲。11、雙手拄地(鐵牛耕地)。12、老虎抖毛。13、右掠手,左打掌。14、左掠手,右打掌。15、上有步雙插手,十字手,馬步下蹲。16、雙手拄地(鐵牛耕地)。17、老虎抖毛。18、左掠手,右打掌。19、右掠手,左打掌。20、拿鐵掌。21、旱地行龍。22、活步溜穴三個(gè)。23、上右步圈抱掌。24、上左步圈抱掌。25、撤右步十字手,上左步馬步雙削。26、上右步馬步雙削。27、上左步馬步雙削。28、馬步單撞掌。29、右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0、如封似閉。31、左弓步拿鐵掌。32、雙手扶地。33、滾背。34、猛虎歸山。35、猛虎歸山。36、騎龍式。37、左金雞獨(dú)立抱球式。38、如封似閉。39、右弓步拿鐵掌。40、雙手扶地。41、滾背。42、猛虎歸山。43、猛虎推山。44、穿掌。45、看書式。46、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