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花玻璃燈確實有這種奇妙、動人心弦的力量。它們的絢爛設計,來自19與20世紀之交,即新藝術(Art Nouveau)與裝飾藝術(Art Deco)華麗式樣風行的年代。
路易#8226;康佛#8226;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是新藝術運動的主導人物。嵌花玻璃是令他聞名的眾多藝術專長之一,除了燈罩,還應用在窗門及其他飾物上。如今真品盡是各大藝術館和拍賣公司爭搶的對象,坊間可購得的,雖仍昂貴,已是復制再復制的兒孫輩了。
許多人對新藝術運動并不很了解,倒是看了嵌花玻璃燈就叫得出蒂凡尼燈(Tiffany Lamp)。有人仍會好奇地問:這個蒂凡尼,和那世界聞名的Tiffany Co.,有沒有關聯(lián)?
答案是有的。
如果形容富人家的孩子是“含著金湯匙”出世的,那么蒂凡尼所含的金湯匙應該是最珍貴、漂亮的一把。因為他的父親,正是名店Tiffany Co. 的創(chuàng)始人查爾斯#8226;劉易斯#8226;蒂凡尼(Charles Lewis Tiffany)。
路易自幼喜愛畫畫,極有藝術天分。父親希望他未來能從政,因此送他進了軍校。但他對軍事正課毫無興趣,只愛繪畫課,并在這段期間,結識了名風景畫家喬治#8226;英尼斯(George Inness)。他努力學畫,完全不顧軍政前途。
如同每一位父親,查爾斯雖然遺憾于兒子不肯加入政圈,仍盡全力幫助他走藝術的路。
19 世紀下半期,巴黎仍是世界藝術中心,查爾斯做生意富有國際觀,找到珠寶家Gideon Reed合伙,1850年在巴黎開了分店。他又延攬專才愛德華摩爾負責設計,后請寶石學家喬治孔玆負責鑒定及開發(fā)稀美寶石。
摩爾經常往返巴黎、紐約店間,尋找設計靈感與技高藝匠,更帶回各種歐洲新藝術訊息,比如蘇伊士運河開通、法國時尚界流行中東及埃及風……這些聽在熱愛藝術的少年路易耳中,真是心向往之。
摩爾對路易如父如師,特別陪他去巴黎求藝,又傳授給他設計經驗,和自己收集回教、東方藝術品的專精知識。被譽為“美國寶石學泰斗”的孔茲,更是悉心地從頭教導路易認識各種礦石,尤其是本來不甚出名、不被賞識的奇石,或美國土產的寶石。
摩爾與孔茲當然對路易幫助良多,但其他進出Tiffany Co.店的,也都是珠寶行業(yè)中的佼佼者。譬如來自制玻璃師安東尼#8226;莎維亞蒂(Antonio SaLViati),他做的彩玻璃馬賽克無人能比;還有做琺瑯的約翰#8226;卡蘭(John Curran);做陶瓷的……
少年路易最初只想成為水彩畫家,卻因得天獨厚的家庭背景,受教于珠寶業(yè)界的最佳師資,耳濡目染,想不投入設計這一行也難。
在當時,舉辦世界博覽會是熱潮,在倫敦、在巴黎、在維也納……每個名牌名店名設計家,都鉚足勁去參展、比賽。一旦得獎,名利雙收。蒂凡尼店在摩爾的指導下拿了許多大獎,爭足鋒頭。得獎也給漸成年的路易很大的鼓勵,他雖不斷以畫作參展,但也從1872年開始跨行試做玻璃藝品,1876年完成他的第一面嵌花玻璃窗。
1879年,路易與朋友合開了一家室內設計公司,在往后的40年中,為紐約數(shù)百富貴人家、公私組織,做了反映當代藝術風格的華麗設計。1893年,再開一家專制嵌花玻璃的公司,還參加了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展品中有一座小教堂,處處是嵌花玻璃與馬賽克拼畫,人人驚艷。展覽結束,路易一共得了54個獎。
此后,路易繼續(xù)設計出七彩玻璃瓶(Favrile Glass Vases),大受歡迎。接著他做起琺瑯藝品來,后再加上陶瓷、銅器……
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中,路易一口氣展出了嵌花玻璃、馬賽克、七彩玻璃瓶、琺瑯藝品等新作,獲得“應用藝術類”首獎。
1902年,查爾斯過世,Tiffany Co.的大家業(yè)傳到路易手上。
路易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只扮藝術家,他除了擔下行政的責任,還兼Tiffany Co.的設計總監(jiān)一職,開始設計首飾。他將過去所有的藝術經驗全匯集在一起。摩爾曾引領他欣賞埃及、回教和東方藝術,現(xiàn)在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靈感大河??灼澖榻B的罕見礦石和美國土產寶石,他也精于選用。他更混用嵌花玻璃、馬賽克嵌畫、琺瑯、銅器、陶磁等在首飾設計里,作品呈現(xiàn)華麗的氣氛,正是新藝術的風格。